浙江冬季灾害天气_浙江冬天气温一般是多少°c
1.杭州冬天最冷的时候是几月份,最冷到多少度?
2.杭州冬天气温一般是多少
3.南方冰雪灾害简介
4.简述浙江冬季 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5.浙江几月份开始回暖
杭州冬天最冷的时候是几月份,最冷到多少度?
杭州冬天最冷的时候在一年中的1月或2月份,可以达到零下。
12月22日是冬至,也是冬九九的起步日。此后每隔10天就过“一九”。1-2月份属于“三九严寒”,三九是农历节气中最冷的一天。
杭州处于亚热带李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星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到18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是新四大火炉之一。相反,冬李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气候解释:
浙江冬季,东亚冬带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蒙古冷高压的活动情况,浙江天气受制于北方冷气团(即冬季风)的影响,天气过程种类相对较少。 浙江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
全省冬季平均气温3~9°C,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由东向西递减;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东北部海岛偏少明显外,其余各地差异不大:全省各地雨日为2841天。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冻害、大风、大雪、大雾等。
冬季的浙江早晚温度会低一些,白天温度会达到十度以上,而且挺朗天气居多,气候非常的舒服,阳光灿烂,暖融融的感觉。
但是如果大家早晚要出行的话,一 定要带上厚点的衣服,可以选择一件非常轻薄的小棉服,保暖效果好一些,也可以带上一件羊绒大衣,或者是一件毛呢大衣,这些都是可以的,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来的。
杭州冬天气温一般是多少
杭州冬天平均温度是4~12度,天气寒冷,杭州湿冷湿冷的,深入骨髓的冷。白天平均12度,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夜间平均4度,建议穿风衣、大衣、夹大衣、外套、毛衣、毛套装、西装、防寒服等保暖衣服。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8℃,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是新四大火炉之一。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相关说明
杭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6℃,夏季平均气温33.8℃,冬季平均气温3.6℃,年日照时数1912小时,年均降雨量1449毫米。
杭州历史最高温度42.9℃,历史最低温度-17.4℃.总之是很冷的,湿度比较大,北方人是受不了杭州的这种冷的,羽绒服一般人肯定是要穿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杭州
南方冰雪灾害简介
2008年1月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
严重的气象灾害,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
中国全国上下紧急动员,全力抗击灾害。
这次灾害的特点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强度大、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
二是损失是历史罕见的。
三是住房倒塌和损坏的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任务量非常大。
四是公路和铁路滞留旅客的应急救助任务非常艰巨。
五是电力和通信网络受损严重。
关于原因
一、1月10日以来我国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灾害
1月10日以来,我国天气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去冬以来的晴暖、少雨天气转变为低温、多雨雪天气。
这次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主要由四次天气过程造成,发生的时间段分别为1月10日至16日,18日至22日和25日至29日,31日至2月2日。
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长,长江中下游及贵州雨雪日数为1954/55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冰冻日数为历史同期次大值。
其中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贵州43个县(市)的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了历史记录。
江淮等地出现了30—50厘米的积雪,贵州、湖南的电线结冰直径达到30—60毫米。
总体上看,这次气象灾害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影响重的特点,很多地区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百年一遇,属历史罕见。
范围广。
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了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重庆、广东、浙江、福建、四川、陕西、江苏、云南、甘肃、河南、青海、 *** 、山西、上海等20个省(区、市)。
强度大。
1月10日以来,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6省区降水量达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值。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低气温降至-6—0℃,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接近。
武汉和长沙两市已连续半个多月日平均气温接近或低于0℃;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和贵州5省大部的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4℃,湖北中东部、湖南大部、贵州东部偏低达4℃以上;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甘肃、陕西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低值,江西、重庆、宁夏为次低值。
江南、华南及西北大部地区过程最大降温幅度达10—20℃,其中华南西北部超过20℃。
浙江暴雪是1984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积雪深度创近50年极值。
持续时间长。
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长江中下游(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上海)及贵州日平均气温小于1℃的最长连续日数仅少于1954/55年,持续时间为历史同期次大值;长江中下游及贵州雨雪日数超过1954/55年,为历史同期最大值;冰冻日数接近1954/55年,为历史同期次大值。
其中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
灾害影响重。
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20个省(区、市)造成重大灾害,特别是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设施、农业生产、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00多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近期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类似的气象灾害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正处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期,包括极端暴风雪和冷冻灾害的频繁袭击。
今年1月29日至31日,一场极为罕见的强烈暴风雪天气袭击了素以气候温暖著称的地中海东部的中东国家,叙利亚和黎巴嫩交界处积雪厚度超过1米,狂风掀起地中海大浪高达10米左右,恶劣天气造成以色列国内航班停飞,并有数十人冻死街头。
1月8日,伊朗遭到十多年来最大降雪影响,北部和中部积雪有55厘米厚,至少造成21人死亡、88人受伤。
1月中旬,阿富汗遭遇罕见的全国范围持续降雪并引发雪灾,一些地区积雪深达2米,60多人死于山区雪崩和交通事故。
另外,在1月11日伊拉克也降下了100年以来的第一场雪。
去年11月底至12月初,北美西北部沿岸高压脊异常发展,引起北极冷空气向南暴发,与来自副高南侧的热带暖湿气流交汇,造成暴风雪袭击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以及加拿大东部地区,受其影响,美国部分机场关闭、航班延误或取消、公路交通瘫痪,缅因州北部积雪厚度达到51厘米。
2007年1月中旬,美国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受暴风雪和大幅度降温影响,有68万户家庭或商店断电,65人在恶劣天气中丧生。
与此同时,1月17—18日,强风暴“西里尔”席卷了欧洲北部地区,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等多个国家遭受严重影响,至少有47人死亡,同时导致大面积断电和交通中断,上万人出行受阻。
此次灾害的强度和影响范围以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均为近年来北欧地区所罕见。
三、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
近20天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这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根本原因。
近期大气环流异常形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今年1月以来,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呈现西高东低分布,这种环流异常型已持续19天,是多年气候状况的3倍以上,为1951年以来该环流型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有利于冷空气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连续不断入侵我国。
其次,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亚偏强偏北,强大副高的位置稳定维持在我国东南侧的海洋上空,并多次向西伸展,使冷暖空气交汇的主要地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
第三,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压槽活跃,是近十多年来少有的,促使暖湿空气沿云贵高原不断向我国输送。
第四,在冷暖空气交汇区,由于暖湿空气位于上部,形成对流层中低层稳定的逆温层,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主要原因。
上述这种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组合自1月中旬初以来已经维持了20多天,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出现罕见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拉尼娜事件对这次灾害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入拉尼娜状态后迅速发展,至2008年1月,已连续6个月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0.5℃以上。
分析表明,这次拉尼娜事件是1951年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次,也是前6个月累计强度最强的一次。
入冬以来,我国出现的降水异常分布特征和历史上较强拉尼娜事件发生后的冬季气候特征非常相似。
这种情况表明,当前的拉尼娜事件是影响我国东部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后期灾区天气阶段性转好,但仍需防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的预报结果,今年2月4—5日,南方地区将有一次弱的降水过程;6—9日,南方大部地区的降水将阶段性停止,以晴好天气为主,但气温仍然较低,积雪和冰冻仍难以融化。
因此,要继续做好防范低温积雪和冰冻灾害,并要警惕雨雪之后的大雾天气的影响。
北方地区天气晴好,有利于物资向南方运输。
灾区要利用天气转好的有利时机,抓紧做好煤电油运和救灾及灾后恢复工作。
气象部门将根据、的部署,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和灾害影响评估工作,主动及时向各级 *** 、部门和公众提供气象服务,为夺取抗灾救灾的最后胜利做出贡献。
简述浙江冬季 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主要
浙江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地形特点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以盆地平原为主;地形类型多样,有丘陵、山地、平原、盆地。
详细
春季,东亚季风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交替季节,南北气流交会频繁,低气压和锋面活动加剧。浙江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全省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正所谓“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浙江春季平均气温13~18℃,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全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为由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逐步递减;全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冰雹、大风、倒春寒等。
夏季,随着夏季风环流系统建立,浙江境内盛行东南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浙江天气有重要影响,而北方南下冷空气对浙江天气仍有一定影响。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暴雨、大暴雨出现概率增加,易造成洪涝灾害;盛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浙江易出现晴热干燥天气,造成干旱现象;夏季是热带风暴影响浙江概率最大的时期。浙江夏季气候特点为气温高、降水多、光照强、空气湿润,气象灾害频繁。全省夏季平均气温24~28℃,气温分布特点为中部地区向周边地区递减;各地降水量290~750毫米,东部山区降水量较多,如括苍山、雁荡山、四明山等,海岛和中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全省各地雨日为32~55天。夏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干旱、高温、雷暴、大风、龙卷风等。
秋季,夏季风逐步减弱,并向冬季风的过渡,气旋活动频繁,锋面降水较多,气温冷暖变化较大。浙江秋季气候特点:初秋,浙江易出现淅淅沥沥的阴雨天气,俗称“秋拉撒”;仲秋,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即所谓“十月小阳春”天气;深秋,北方冷空气影响开始增多,冷与暖、晴与雨的天气转换过程频繁,气温起伏较大。全省秋季平均气温16~21℃,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气温度偏高,西北山区气温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区降水量较多,东北部地区虽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际变化较大;全省各地雨日28~42天。秋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低温、阴雨寡照、大雾等。冬季,东亚冬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蒙古冷高压的活动情况,浙江天气受制于北方冷气团(即冬季风)的影响,天气过程种类相对较少。
浙江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全省冬季平均气温3~9℃,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由东向西递减;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东北部海岛偏少明显外,其余各地差异不大;全省各地雨日为28~41天。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冻害、大风、大雪、大雾等。
望采纳~~
浙江几月份开始回暖
一般而言,浙江的冬季一般持续到2月下旬,3月初开始出现温暖的气候,4月开始全面回暖。
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2200小时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100—2000毫米之间。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
因受海洋和东南亚季风影响,浙江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变化,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气候资源配置多样。同时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双重影响,气象灾害繁多,是中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浙江美食推荐:
1、杭州片儿川
杭州片儿川是浙江杭州最出名的小吃汤面。杭州片儿川是有面条,雪菜,笋片,瘦肉丝,高汤煮而成的汤面。杭州片儿川口感:鲜香咸可口,非常清爽开胃好吃。杭州片儿川是杭州当地人最爱吃的小吃。杭州片儿川汤鲜味美,实惠好吃,是非常值得品尝的一道特色小吃。
2、杭州猫耳朵
杭州猫耳朵是浙江杭州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杭州猫耳朵是用面粉和水制作成像猫耳朵疙瘩,加入虾仁,火腿,鸡脯肉,汤水等调味料煮熟后食用。
杭州猫耳朵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小吃。杭州的猫耳朵可以加水煮食用,也可以加入素菜和肉一起炒熟后食用。具体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