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安徽天气状况_2019年安徽天气
1.黄山的资料
2.夏季风强弱与淮河洪涝灾害的关系是什么?
3.宣城在哪
4.关于洞庭湖的资料
5.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
黄山的资料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北纬30度1分,东经118度1分),盘垣于歙、黟、太平、休宁四县之间,方圆250平方公里,精华部份154平方公里。黄山原称作黟山,因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修身炼 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黄山为群山构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神奇的冬景和壮美的日出,更让游客流连忘返。山中有名可数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他们或崔嵬雄浑、或俊俏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巧然天成。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均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遍布峰壑的黄山松,破石而生,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余风牙决壑之中,或雄壮挺拔,或婀娜多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黄山无时不松,奇特的古松,难以胜数。最著名者有迎客松、卧龙松、探海松、黑虎松等30余株。多少年来,它们抵御风吹雨打,霜剑冰刀,吸取岩石中的点滴水分和营养,迎着阳光稳稳地屹立于峰崖之上。而黄山云流动于千峰万壑之间,或成涛涛云海,浩瀚无际,或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壮美瑰丽。
黄山温泉,古称“灵泉”、“汤泉”、“朱砂泉”,水质清澈,可饮可浴,是黄山一绝。黄山是 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特殊的地理位置,构成36条大峡谷、形成36源,汇流24溪。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瀑布中著名者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
由于黄山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十分发育,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更有力带丰厚的文化积淀,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200多处。加上日出、日落、云雾、松涛、佛光、秋色、物松、冰挂等自然奇观,幽谷泉鸣,鸟语花香,整个景区犹如一幅幅立体的壮丽画卷。
黄山是美的综合体,是天地造化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清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似觉得到了天上人间,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美丽的黄山,以她博大的胸怀,张开了热情的手臂,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北纬30度1分,东经118度1分),盘垣于歙、黟、太平、休宁四县之间,方圆250平方公里,精华部份154平方公里。黄山原称作黟山,因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修身炼 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黄山为群山构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神奇的冬景和壮美的日出,更让游客流连忘返。山中有名可数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他们或崔嵬雄浑、或俊俏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巧然天成。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均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遍布峰壑的黄山松,破石而生,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余风牙决壑之中,或雄壮挺拔,或婀娜多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黄山无时不松,奇特的古松,难以胜数。最著名者有迎客松、卧龙松、探海松、黑虎松等30余株。多少年来,它们抵御风吹雨打,霜剑冰刀,吸取岩石中的点滴水分和营养,迎着阳光稳稳地屹立于峰崖之上。而黄山云流动于千峰万壑之间,或成涛涛云海,浩瀚无际,或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壮美瑰丽。
黄山温泉,古称“灵泉”、“汤泉”、“朱砂泉”,水质清澈,可饮可浴,是黄山一绝。黄山是 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特殊的地理位置,构成36条大峡谷、形成36源,汇流24溪。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瀑布中著名者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
由于黄山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十分发育,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更有力带丰厚的文化积淀,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200多处。加上日出、日落、云雾、松涛、佛光、秋色、物松、冰挂等自然奇观,幽谷泉鸣,鸟语花香,整个景区犹如一幅幅立体的壮丽画卷。
黄山是美的综合体,是天地造化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清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似觉得到了天上人间,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美丽的黄山,以她博大的胸怀,张开了热情的手臂,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夏季风强弱与淮河洪涝灾害的关系是什么?
洪涝灾害
旱涝是我省自然灾害中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旱涝的成因很复杂,与气候情况、地理条件、水利设施、土壤结构以及作物布局及其在不同生育期抗旱耐涝的能力等均有关系。降水的多少是形成旱涝的主要因素,而成灾与否和严重程度,则与水利设施有很大关系。
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我省旱涝灾害特点是:出现频繁、危害严重、旱涝交织、旱多于涝、涝灾重于旱灾。
一、洪涝概况 洪涝是由于降水集中、强度大造成的。一般说来,日降水量≥200毫米,或者2—3天降水量≥300毫米,不论其它条件如何,都会出现水涝。强降水持续时间愈长,复盖范围愈大,洪涝就愈严重。洪涝主要发生在汛期,梅雨期最为频繁。春、秋季也会出现内涝,一般称为涝渍或渍。春季涝渍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连阴雨,造成田间积水,影响小麦和油菜的后期生长,沿江西部、江淮之间的六安、庐江等地以及淮北南部和沿淮一带是多发地区。春季涝渍主要在4月下旬到5月,沿江西部安庆一带,5月份是全年出现涝渍最多的时段之一。但我省春季发生大涝的可能性很小,江淮之间大部分地区和沿江东部基本没有出现过。 秋季涝渍各地都较少。比较而言,淮北和沿淮东部的宿县、泗县、蚌埠等地出现的次数较多。80年代以来,秋季涝渍相对比较频繁。1996年10月底至11月16日,我省出现长达19天的连阴雨,强降水中心位于沿淮淮北,10月30、31日和11月7日沿淮淮北先后出现大范围暴雨,导致淮河干流水位上涨。11月7日王家坝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0日7时出现28.60米的最高水位(距汛期保证水位仅差6厘米),发生了50年来罕见的秋汛。临近冬季,数万人上堤防汛,这在淮河防汛史上尚属首次。
一年中夏涝最易发生,特别是大涝和特大涝,主要集中在夏季。夏涝的时间从南向北推进,沿江江南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江淮之间在7月,淮北在7—8月,这和我国东部汛期主雨带自南向北推移相吻合。易涝的区域主要在沿淮淮北和沿江西部的安庆一带。合肥是洪涝灾害最少的地区。全省性的大涝、特大涝约15年一遇。50年代以来,全省范围的涝年有1954、1969、1991和1996年等。各个自然区发生涝年的机遇,沿淮淮北和沿江江南为3—4年一遇,其中沿江西部2—3年一遇;江淮之间大部和淮北北部及宣郎广地区4-6年一遇;江淮中部9—10一遇;合肥地区10—15年一遇。山区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差别明显,加上山高谷深,水流迅速聚集,常有山洪爆发,发生内涝的机率更大。但洪水一般维持时间较短,影响范围较小。
二、洪涝成因
造成我省大涝的主要原因是梅雨反常,我省几次特大洪涝都是因为梅雨期特别长,梅雨量特别多,降水集中,暴雨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而造成的。
梅雨反常的环流条件是:亚洲及西北太平洋上空形势比较稳定,我省上空长期处于冷暖空气交锋区。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脊线较长时期保持在有利向我省输送水汽的最佳强度和位置(脊线约在18—25°N,西脊点约在100—120°E);亚洲中高纬往往维持阻塞高压,经向环流显著;而中纬度环流比较平直,无强冷空气南侵,小波动频频东传影响我省。在这种形势下,梅雨锋长期静止或摆动于长江中下游,低压扰动不断东传;高空槽东移过程中,如湘、鄂、赣西一带低空西南风常在12米/秒以上,急流中心前方气流辐合比较强,最易在江淮流域引发次天气尺度系统,从而造成暴雨或大暴雨。当这种环流形势长期稳定维持时,相应雨带也稳定于江淮流域,造成我省大范围历时长的严重洪涝。如1954、1991及1996年等。
造成我省内涝的另一个原因,是台风低压深入我省,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不能顺利地移出,而是移速减慢,甚至停滞、打转,北方又有弱冷空气南下,加上多种尺度的天气系统迭加和地形影响,一些地方便可出现强度非常大的暴雨,我省日降雨量≥400毫米的特大暴雨,多是台风低压所为,形成局部严重水涝。如7504号台风,在滁县、来安、嘉山一带造成严重涝灾。
三、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严重程度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水利设施及作物的生长季节有关,造成的经济损失还与当地的经济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我省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是1954、1969、1991、1996年等梅雨汛期。
1954年6月4日入梅,7月30日出梅,梅雨期长达57天。梅雨期暴雨多、雨量大、范围广,出现了百年未有的大汛。5—7月降水总量:江淮之间和芜湖地区900—1300毫米,大别山区、安庆、池州和徽州等地区,一般均有1300—2000毫米,局部超过2000毫米。由于降水时间长、强度大,致使江河水位猛涨。安庆、芜湖段长江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931年),超过警戒水位长达100余天。沿淮淮北7月初进入雨季,8月下旬结束,持续近二个月,雨季之长,雨量之大也是历年未有。7—8月降水总量,一般都在600- 1000毫米,宿县1100毫米。淮河干流各段相继出现最高水位,正阳关和蚌埠等地最高水位部分超过历史最高水位。长江、淮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水,沿江、沿淮及其支流的不少地区,堤岸溃决,积水成涝,农田被淹,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据统计,全省受灾人口1500万人,受灾农田4573万亩,粮食减产39亿公斤,死亡2843人。
1991年我省再次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1991年5月18日入梅,7月12日出梅,梅雨期56天,只比1954年少一天。梅雨分二段:第一段(5月18日—6月20日),先后出现强降水过程8次,16个区域性暴雨日;第二段(6月29日—7月12日),又出现8次强降水过程,共13个大面积暴雨日。暴雨强度大,雨势猛,日降雨量≥100毫米的大暴雨日共10 天,比1954年多4天;复盖面积超过10个县市的大范围暴雨共5次,最大范围超过15个县市。从5月18日—7月12日的56天里,全省降雨量500 毫米以上的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63个县市),超过800毫米有7.7万平方公里(43个县市)超过1000毫米约2.3万平方公里(11个县市)。 5—7月总降雨量,除淮北北部少数地区外,全省大部分地区在600—1300毫米,沿淮至沿江在900—1300毫米,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1991年洪涝与1954年不同的是,洪涝中心在沿淮至沿江。长历时、大面积的强降雨,致使淮河干流、沿淮湖泊洼地、两岸各支流和长江流域的滁河、巢湖及大中小水库水位暴涨。淮河、滁河连续出现超过或接近历史记录的大洪水,全省10个大水库有7个出现建库以来的最高水位。长江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巢湖闸出现建闸以来的最高水位。淮河干流连续出现三次洪峰,沿淮22个行蓄洪区,先后启用15个。淮河支流、湖泊洼地出现建国以来的最大洪水,16条中小河流出现建国以来最高水位,沿淮湖泊洼地最大滞蓄水量82亿立方米。滁河6月中旬至7月中旬,遭受两次特大洪水袭击,均超历史最高水位。巢湖内洪历史罕见,巢湖正常湖面为77公里,由于沿湖圩口大都溃破,湖面增至1240平方公里。1991年洪涝另一个特点是,雨季来得特别早,猝不及防。5月18日全省范围出现暴雨、大暴雨,淮河以南梅雨提早近一个月,淮北雨季提早40—50 天。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我省油菜、小麦成熟、收割期,突如其来的强降水,使麦收区绝大部分未来得及收割,造成严重减产乃至绝收。据统计,1991年夏秋两季农作物受灾面积8759.43万亩,其中成灾8008.68万亩,绝收2792. 17万亩,全年粮食减产109亿公斤,受灾人口4314.7万人,死亡921人,直接经济损失275.3亿元。
1996年是继1991年大水后的又一严重洪涝灾害年。其严重程度仅次于1954年和1991年。1996年6月2日入梅,7月22日出梅,梅雨期长达50天。是50年代以来的第三个长梅雨年。梅雨可分三段,分别在6月2—11日、6月15—20日、6月23—7月22日。1996年梅雨突出特点是,雨带不稳定,时南时北,反复在我省摆动,暴雨、大暴雨覆盖范围广,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日数多。6月份大暴雨主要集中在沿江西部和江南南部,7月份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区、沿江西部。区域性大暴雨主要在江南南部、沿江西部和淮北。1996年梅雨量:江北和江南东部400—800毫米,大别山区、沿江。江南南部1000—1800毫米。其中沿江西部和江南南部大部分县市超过1954年和1991年,大别山区超过1954年。50余天的梅雨期内频繁的暴雨、大暴雨反复在我省南北扫荡,致使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内涝和洪涝,其中江南南部、大别山区和淮北宿县等地区受灾最重,淮河干流王家坝出现三次洪峰。据统计,全省68个县市中40个县市不同程度受灾,15个县市受淹,受淹农田77.36万公顷,绝收11.73万公顷,受灾人口1025万人,死亡108人,直接经济损失116.8亿元。
自古以来,洪水一直是人类的最大威胁,特大洪水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据联合国救灾部门统计,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及人员伤亡,在15种自然灾害中居首位。我省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是夏半年主雨带经常滞留的地区,大部分年份都有不同程度内涝和洪涝,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危害。
第四节 干旱灾害
一、干旱概况 我省干旱主要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的,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春旱,北多南少,沿江、江南很少出现春旱;淮北北部是我省最易出现严重春旱的地区,干旱的频率比夏旱还高。夏旱,山区和淮北北部较少,其它地区比较容易出现,但严重的夏旱以淮北南部、沿淮和江淮之间北部最多。秋旱,全省均易出现,相对而言,严重的秋旱在沿江江南和皖南山区最易出现。冬旱,淮北北部最易发生,沿江江南和江淮之间南部,最少冬旱。干旱主要对农作物直接造成影响,所以夏旱危害最大。夏旱主要是梅雨量偏少造成的,百年难遇的特大干旱与空梅或梅期特别短、梅雨量异常偏少紧密相关。干旱常常出现季节连旱,如伏秋连旱、冬春连旱,甚至四季连旱。干旱还有数年连旱的严重情况。如六十年代的1966— 1968年,全省大部分地区连续三年严重干旱。六十年代我省干旱最频繁,进入九十年代干旱有增加的趋势。全省旱年的机遇大部分地区2—3年一遇,淮北北部2年左右一遇,大别山区及江南东部3—4年一遇,全省性严重干旱5年左右一遇。干旱发生频数比涝年大得多,除少数年份外,我省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干旱的地区。既使在大水年,象1954年、1991年雨季结束后,也出现较严重的秋旱。五十年代以来,全省性的严重干旱年份有1966、1978、1994年等。
二、干旱期的环流特点
各个季节发生干旱的天气形势是不相同的。造成我省夏季持续干旱的500百帕环流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类:
1、副高西伸控制我省;
2、大陆高压东进控制我省;
3、大陆高压东进与副高合并,形成东西向带状高压控制我省。
副热带高压控制范围内是暖气团,盛行下沉气流,在对流层中下层有明显的逆温层,因此在副高控制下天气晴热。当它在某地区长期维持,便造成干旱。一种情况,是初夏副高位置偏南,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华南至江南地区交汇,主雨带相应位于华南至江南一带。由于副高稳定,迟迟不能北跳,江淮入梅偏迟。副高一旦北跳,紧接着再度加强西伸,迅速完成第二次季节性北跳,相应的主雨带只在江淮地区作短暂停留,迅速移到黄淮乃至华北地区,我省出现空梅或梅雨期很短。之后,我省处在副高控制下,晴热少雨而发生伏旱。副高控制的时间愈长,干旱愈重。还有一种情况,夏季副高明显偏弱,呈椭圆状分布,位置异常偏东,华东沿海常维持一低压槽,江淮流域处在槽后西北气流控制下,中高纬西伯利亚鄂海地区无明显阻塞高压维持。在这种形势下,我省天气晴朗少雨,无明显高温酷暑。有时随副高短暂加强西伸,常出现过程性降水。这种情况,旱情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危害较轻。
三、干旱灾害
干旱是时空尺度较大的环流系统造成的,是一个缓慢加剧的过程,对农作物直接造成危害。干旱造成的危害和作物的生长季节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作物孕穗阶段出现的“卡脖子旱”危害较大。作物在孕穗期,对水分最敏感,如果出现干旱,常使作物官发育不良,空粒显著增加,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至于数月、数季乃至数年的连旱,江河水位下降,河湖库塘干涸,农业灌溉无水源可用,农田干裂,庄稼枯死,粮食油料等大量减产。更严重者,农村人畜饮水都发生因难,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用水受限,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其危害不亚于洪涝,我省发生的几次严重的干旱都造成巨大危害。
1978年是我省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年。自三月中旬以后,月月少雨,干旱持续发展,范围波及全省,灾害之重,范围之广为近百年所未有。全省年雨量:沿淮淮北、江淮之间大部、芜湖地区400—700毫米,砀山、泾县、大别山区以及安庆、池州、徽州等地区700—1100毫米。与历年平均值相比:除砀山偏多1成外,其余地区偏少3—5成,蚌埠、寿县、芜湖等地不及常年一半。年内1、2月份雨量比较正常。自3月中旬以后,沿淮淮北雨水稀少,春旱严重。此时正值越冬作物生长需要大量水份之时,遇此严重干旱,对小麦、油菜产量影响较大,春播作物难播种或出苗不齐。江淮之间大部分地区雨量偏少,旱情较为明显,给水稻栽插造成一定困难。沿江江南雨水尚较调匀。进入夏季,我省常受弱冷高压控制,晴天少雨。直至6月下旬,副热带高压迅速北抬跳过江南,雨区随之北移,23—25日先后在江淮之间和沿淮淮北下一场大到暴雨。雨后,副高很快控制华东地区,天气晴热,形成“空梅”,我省提前半个月进入盛夏,旱情迅速蔓延全省。6—7月沿江一带降雨量仅为常年3成左右,芜湖、安庆、屯溪等地两个月雨量不足100毫米,为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小值。6—8月份淮河以南各地雨量大都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600—800毫米,是降水量的4倍,旱情大大加剧。盛夏季节,又无台风影响我省,反而在多个台风转向后,大陆高压迅速加强东移,与副高合并控制我省,每次都出现10天左右的高温干热天气,使旱情越来越重,特别是淮河以南地区,旱情尤甚。9—10月份,各地仍以晴天为主,降水稀少,秋旱严重,影响秋播作物播种和出苗。11月份出现多次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旱情略有缓解。12月份全省受高压控制,以情天为主,旱情继续。1978年,淮北是春旱;夏旱加冬旱,沿江江南夏、秋、冬连旱;江淮之间从春到冬全年连旱。由于持续降水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各地除沿江、沿湖低洼地区外,不少地方河塘干涸,水源枯渴,大型水库均已见底,无水可放,长江水位大落,涵闸断流,大片农田干裂,秋季作物因断水大部枯死,水稻、棉花等作物因旱而大幅度减产,全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县市人畜吃水极为困难。
1994年,我省发生了仅次于1978年的严重旱灾。淮北春夏连旱,全省的夏伏旱是5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年,秋季全省又出现了两段短时干旱。1994年6月6日受华南雨带的影响,我省江南南部入梅。6月28日出梅。梅雨主要落在江南,而沿江、江淮之间主要受北方南下冷空气影响,为过程性降水,实属“空梅”。出梅后,各地降水稀少,高温酷暑,蒸发量大,土壤墒情急剧下降,江北地区旱情迅速发展,淮北地区尤为严重,至7月中旬初,全省受旱面积4100万亩,严重受旱2430万亩,死苗面积近百万亩。7月12日起,全省普遍降雨,旱情一度缓解。7月下旬起,我省再次出现高温酷热天气,我省东部旱情日趋严重,滁县、合肥、巢湖、宣城等地区,一些小型河塘、水库干涸,田地干裂,人畜饮水发生困难。进入8月份,全省降水稀少,干旱持续发展。至8月中旬,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945万亩,占在地作物的78%、成灾面积3590万亩,其中重灾1266万亩,1258万亩基本绝收。受灾人叽叽喳喳600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75%,因高温引发的各种疾病人数112万,520万人和100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
下表是我省1953-1996年的旱涝等级统计,共分5级,1级为大旱,2级为偏旱, 3级为正常,4级为偏涝,5级为大涝(标准及统计表由省气候中心提供)。
1953—1996年旱涝等级统计表
年 淮北 江淮 大别山 沿江 江南 年 淮北 江淮 大别山 沿江 江南
1953 1 2 3 3 1975 3 5 5 3 4
1954 5 5 5 5 1976 1 1 1 2 2
1955 3 2 3 3 1977 3 4 5 5 5
1956 5 4 4 4 1978 1 1 1 1 1
1957 3 3 2 3 4 1979 4 3 3 3 1
1958 3 2 3 2 1 1980 3 3 3 5 5
1959 2 3 3 3 3 1981 2 3 4 4 4
1960 3 3 3 3 3 1982 3 3 2 3 2
1961 2 2 3 2 3 1983 3 4 5 5 5
1962 3 3 2 3 1 1984 4 3 3 3 3
1963 5 3 3 2 1 1985 3 3 3 2 2
1964 4 3 3 3 2 1986 2 2 3 3 3
1965 4 2 1 3 3 1987 3 5 4 3 3
1966 1 1 1 1 3 1988 2 2 3 2 1
1967 3 1 2 2 2 1989 3 4 4 4 5
1968 3 2 1 1 1 1990 3 2 3 3 3
1969 3 4 5 4 3 1991 5 5 5 5 4
1970 3 3 3 4 4 1992 2 2 1 2 2
1971 3 3 2 2 3 1993 2 4 3 3 5
1972 3 4 3 3 3 1994 1 1 2 1 1
1973 2 2 4 4 5 1995 3 1 1 3 4
1974 4 4 3 3 3 1996 5 4 5 5 5
第五节 气候资源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及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研究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农业生产趋利避害与长期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许多专家学者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十分关注。 据省农气中心研究(《安徽农业气候资源近40年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减灾与发展,2,1997)表明:五十年代安徽偏冷, 但光和水份资源丰富;六十至七十年代雨水偏少,光热水组合不尽合理;八十年代温度偏低,冬暖夏凉,光照不足,气候生产力偏低,但光热水组合较好。
一、温度及热量条件变化特征
1、温度变化
安徽省历年年平均气温淮北及皖南和皖西山区为14~15℃,江淮之间15~16℃,沿江江南为16~17℃,年际间在0.0~1.5℃之间波动。四十年来全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五十年代(1953-1960年)比历年平均偏低0.19℃, 六十年代(1961-1970年)偏高0.26℃, 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温度距 平为负值,七十年代后期温度偏高,八十年代全省年平均温度比历年平均偏低0.12℃。 不同年代温度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夏季,六十年代夏季温度比历年平均值偏高0.45℃,八 十年代夏季偏低0.42℃,说明八十年代夏季变凉的趋势很明显;冬季温度以五十年代 最低,七十年代较暖,八十年代有偏暖的趋势,但与历年平均值的差异很小;春、秋季 五十年代偏低,其他年代差异不明显。
2、热量条件变化
除温度以外,表示热量条件的指标有积温、无霜期、≥0℃及?0℃的天数等。积温年际波动是引起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0℃、5℃、10℃的界限温度积温可分别表示农业活动期、作物生长期、喜温作物生长期可利用的热量条件。安徽省≥0℃的积温在5100~6100℃·日之间,其年际波动在500~700℃·日。五十年代年际间波动较大,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后期积温距平为正值,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期积温逐年减少,说明这个时期热量条件逐渐变差。七十年代后期积温比历年平均高;进入八十年代由于夏季转凉,高温时间缩短,导致积温不足。≥10℃的积温年累积值的年际波动与≥0℃、≥5℃的积温变化有一定差异,在六十年代以前偏少,七十年代偏多,而八年代则处于相对偏少时期。不同季节积温年际变化是:夏季(6-8月)≥0℃积温,淮北及江淮之间七十年代初以后逐渐减少,八十年代几乎每年均小于历年平均值;沿江江南积温下降的幅度小一些,但也有减少的趋势。冬季与春、秋季积温,五十年代明显偏少,六、七十年代偏多,进入八十年代则明显偏多。说明八十年代以来呈冬暖夏凉趋势,这种趋势在淮北及江淮之间表现比较明显。
≥0℃天数、无霜期以及?0℃天数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热量条件的重要指标。统计分析表明,安徽省0℃天数及无霜期,五十及七十年代比历年平均值短6~9天,而不宜农业活动的?0℃的天数多5~7天;六十与八十年代?0℃的天数与无霜期均有所延长,八十年代?0℃天数平均延长11天。说明虽然八十年代积温量不足,但作物生长季节变长了,积温的减少主要是由于温度强度降低所引起。八十年代冬季低温寒冷季节缩短,有利于农业生产及作物越冬。
二、降水及旱涝变化特征
1、年降水量的变化
安徽省年降水总量不同年份之间波动很大,大涝的1954年与大旱的1978年年降水量相差近3倍。四十年来全省经历了五十年代多水期、六十至七十年代少雨干旱期与八十年代雨水充足时期。五十年代年降水量比历年平均量偏多近100mm,六十至七十年代偏少60-70mm,八十年代则偏多60mm左右。从地域分布看,北部(沿淮淮北)地区六十年代后期以来雨水持续偏少,而南部(江淮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则从八十年代初进入多雨时期。不同季节降水的年际波动也相当大,夏季(6-8月)降水量与年降水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地域分布不一。北部七十年代以来夏季持续少雨,而南部则雨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五十、七十年代冬季全省多雨,六十、八十年代雨水偏少。春季八十年代以来降水偏少趋势明显,秋季则南北均呈增加的趋势。
2、旱涝变化
安徽省是一个旱涝多发地区,旱涝灾害平均2-3年一遇,全省性的旱涝4-5 年一遇。建国四十多年(至1990年)共发生全省性干旱7次、水涝3次,其中五十年代干旱2次、洪涝1次,六十年代干旱3次、洪涝1次,七十年代干旱1次,八十年代干旱1次、洪涝1次。 沿淮淮北旱涝的频率均大于其他地区,且旱大于涝,沿江江南干旱发生频率小于洪涝灾害。六十年代是各地旱涝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八十年代旱涝灾害也有增多的趋势,特别是涝灾增加趋势明显。
三、日照及太阳辐射变化特征
日照时数是衡量光照条件的主要指标。安徽省全年日照时数在1800~2500小时之间。其中北部可达2300~2500小时/年, 大别山区及皖南山区不足2000 小时/年。 日照时数年际波动最大可达20%以上。七十年代以前全省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距平为正值,比常年平均值偏多400-600小时;1971年以后日照持续偏少,1971-1980年平均偏少近500小时,1981-1990年平均偏少300小时左右。
安徽省太阳辐射只有合肥站有实测资料,合肥站资料分析表明:太阳辐射总量历年平均在115.4千卡/cm2,其中1953-1960年、1961-1970年的平均值分别为123.2、124.3千卡/cm2,偏多7.8、8.9千卡/cm2。七十年代以后太阳辐射持续偏少,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偏少趋势明显,1981-1990年年辐射总量十年平均只有97.8千卡/cm2,平均偏少17.6千卡/cm2。太阳辐射量减少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造成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较大幅度下降。
四、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
估算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方法有多种,这里采用的是KassamWageningen法,综合考虑气候对作物的影响以及不同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动态过程。根据安徽省各地降水有效性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着重考虑降水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Y=Y1(1-Vi)100%式中的Y:气候生产潜力,Y1:光温生产潜力,Vi:作物i 生育时段降水引起的减产率:
Vi=Kyi(1-Pi/ETMi)(Pi<ETMi)Vi=Kmi(Pi/ETMi-1)(Pi>ETMi) 其中Kyi、Kmi分别为作物缺水、水分过多时产量反应系数。 ETMi:作物需水量,Pi:实际供水量 Pi=Ri-Si Ri:降水量,Si:地表径流量
利用上述公式对全省四十年来逐年气候潜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全省气候生产潜力六十、七十年代偏高,八十年代明显偏低。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生产力过低,其光合生产力比历年平均值低294公斤/亩, 比六十年代低471公斤/亩。气候生产力与光合生产力比值历年平均为0.54,六十年代平均是0.51,而八十年代为0.59,是比值最高的十年。说明八十年代的热量条件和雨水配合及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合理,只是由于太阳辐射减少使光合生产力下降过多,导致气候生产力偏低。因此,日照及太阳辐射不足,对八十年代及未来的农业发展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五、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八十年代以来安徽省呈冬暖夏凉趋势,降水偏多,日照不足,对作物生长及农业布局有较大影响。冬季温度偏高有利于夏收作物的安全越冬与冬季生长,但春季气温下降对越冬作物的春季生长不利,春季降水减少有利于减轻渍涝温害。因此,夏收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总体上向良性方向转化。夏季因高温日数减少,积温不断下降,不利于双季稻的栽培, 导致沿江江南及江淮之间南部地区双季稻面积有所减少,但有利于一季稻的生长。气候生产潜力因光照不足而明显减少,不利于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点,未来我省应改变生产方式和作物种植制度,适应 农业气候资源变化。首先要充分利用冬暖夏凉的特点大力发展夏收作物,向北发展 油菜和杂交油菜,扩大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种植面积。其次是适当减少双季稻的种 植,增加高产稳产的一季稻面积。第三应采取间种、套种等方式提高复种指数,增 加光合利用率以弥补太阳辐射不足的影响。第四要大力兴修水利设施防御旱涝灾害, 特别要警惕洪涝、内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第五要培育作物新品种,进一步推 广新的农业栽培技术,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宣城在哪
宣城算得上历史悠久的。而且历史文物、遗址也非常多。以下是我在百度百科上找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百度百科)宣城是安徽省的一个下辖市,东邻江浙,西连九华,南倚黄山,北通长江,是安徽的东南门户,自商周始,即为皖南重镇。位于东经 117゜58’~119゜40’、北纬29゜57’~31゜19’之间。辖1区5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2340平方千米(占安徽省总面积的8.9%)。市区主要通行江淮官话(洪巢片)及吴语(宣州片),辖县江淮官话、吴语、客家话、徽语并存。机电,汽车,建材,纺织,化工,造纸已形成为宣城六大支柱产业,农用运输车,汽车零部件,水泵,水泥,丝绸,纸等重点产品已形成系列化、规模化。
境内有沪渝高速公路(G50),皖赣铁路、宣杭铁路,另有205 国道、318 国道。
宣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55%,林业总面积44万多公顷,蓄积量17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9.3万多公顷,其中广德县4万公顷,毛竹蓄积量8000万株,居全国第七位、全省第一位,有“竹海”之誉;宁国市元竹、笋用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被评为“中国元竹之乡”。林产品有板栗、蜜枣、山核桃等,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中药材种类繁多,著名的有宣木瓜、郎吴芋(吴茱英)、宁前胡、宁贝母等。珍稀野生动物有3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扬子鳄、梅花鹿、金钱豹、云豹、黑麂 白鹳、丹顶鹤、白颈长尾雉等。境内的扬子鳄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绩溪清凉峰和宁国板桥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宣城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以下特点: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本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是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天气高温多雨,冬季受欧亚大陆气团控制,天气寒冷少雨,雨量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
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日照与温度的年内变化趋向一致,降水集中在暖热季节。
地形气候多样,气象灾害频繁 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山体相对较大,气象要素随山体坡向、坡度呈现不同的分布类型和规律,从而构成立体气候景观
宣州区 面积2533平方千米,人口83万。邮政编码242000。区人民政府驻叠嶂中路。
(辖 济川街道 鳌峰街道 西林街道 澄江街道 敬亭山街道 双桥街道 飞彩街道 金坝街道 水阳镇 水东镇 孙埠镇 狸桥镇 向阳镇 朱桥乡 周王镇 杨柳镇 沈村镇 洪林镇 古泉镇 养贤乡 寒亭镇 新田镇 文昌镇 黄渡乡 溪口镇 五星乡)
县级市:
宁国市 面积244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邮政编码242300。市人民政府驻河沥溪街道。
(辖 西津街道 河沥街道 南山街道 天湖街道 汪溪镇 竹峰乡 港口镇 中溪镇 云梯畲族乡 南极乡 宁墩镇 万家乡 梅林镇 仙霞镇 霞西镇 青龙乡 天湖镇 方塘乡 甲路镇 胡乐镇)宣城市行政区划
县:
郎溪县 面积110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242100。县人民政府驻建平镇。
(辖 建平镇 十字镇 涛城镇 梅渚镇 南丰镇 东夏镇 毕桥镇 新发镇 幸福乡 凌笪乡 姚村乡 飞里乡)
广德县 面积2165平方千米,人口51万。邮政编码242200。县人民政府驻桃州镇。
(辖 桃州镇 柏垫镇 誓节镇 邱村镇 新杭镇 卢村乡 东亭乡 四合乡 杨滩乡)
泾 县 面积2059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242500。县人民政府驻泾川镇。
(辖 丁家桥镇 云岭镇 琴溪镇 汀溪乡 蔡村镇 昌桥乡 茂林镇 泾川镇 榔桥镇 桃花潭镇 黄村镇)
旌德县 面积 905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242600。县人民政府驻旌阳镇。
(辖 蔡家桥镇 三溪镇 白地镇 云乐乡 兴隆乡 孙村乡 旌阳镇 俞村乡 庙首镇 版书乡)
绩溪县 面积1126平方千米,人口18万。邮政编码245300。县人民政府驻华阳镇。
(辖 华阳镇 长安镇 伏岭镇 上庄镇 板桥头乡 扬溪镇 家朋乡 临溪镇 瀛洲乡 金沙镇 荆州乡)
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范晔、谢眺、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继来此寓居,众多的人文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得这座古城不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赞辞,更因谢朓、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咏,而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
宣城人文胜迹遍布。临风怀古,谢朓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兹山亘百里,合敬亭山沓与云齐”的敬亭山,自南齐谢朓以采,先后300多位诗人墨客登临此山赋诗作画,留下诗文600多篇,为名符其实的“江南诗山”;现存敬亭山麓的广教寺双塔,以其对唐塔风格的继承与革新,成为全国仅存,因而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大文学家冯梦龙发现并称为“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以其中空博大的气象成为溶洞奇观;以三雕艺术、徽墨、徽菜.明清古民居居称誉海内外的绩溪,历代人才辈出,著作《笤溪渔隐丛话》的胡仔,红顶商人、一代巨贾胡雪岩,徽墨传人胡开文,倡导者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小品文学家章衣萍,新文化出版家汪孟邹等,使绩溪赢得“邑小士多”的美名;黄山北坡之下的江村,古称金鳌,村中聚秀湖、狮山古庙、江氏宗祠等古迹文气盎然,江淹、涵、江绍原等名流硕儒皆从此村走出;泾县桃花潭不但因夹岸十里皆桃花而得名,更因李白一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名扬海内外。
[编辑本段]建置沿革
宣州春秋时名爰陵,古越族聚落生息于斯。
秦初正式置县。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宣州区)。
晋太康二年(281)析丹阳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为州、郡一级政区存在。
隋初废郡,改南豫州为宣州,不久又改称宣城郡。
唐初置宣州,中间一度改称宣城郡,以后复称宣州。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宣州改为宁国府。
元代为宁国路所在地。
明、清为宁国府所在地。
安徽正式建省后,宣州在皖南的地位与皖北重镇合肥并提,号称“南宣北合”。
民国期间,宣城先后为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区。
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宣城专区。1952年1月,宣城专区撤销,辖县并入新成立的芜湖专区(1971年改称芜湖地区)。
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1982年4月,行署机关移驻宣城。
1987年8月15日,经批准,撤销宣城县,设立宣州市。
2000年6月25日批准: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宣城市设立宣州区,以原县级宣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宣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叠嶂中路。
2000年12月,正式撤市设区。2001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百度地图
关于洞庭湖的资料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两者合计,仍有3879.2平方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以洞庭湖为核心,向东、南、西三周过渡为河湖冲积平原、环湖丘陵岗地、低山,为一碟形盆地。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岳阳、华容、湘阴、南县、安乡、汉寿、澧县、临澧、桃源、望城10县,临湘、沅江、汨罗、津市4县级市。
以及岳阳市的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益阳市的资阳区、赫山区,常德市的武陵区、鼎城区7区,共计21个县市区,此外还涉及湖北省的松滋、公安、石首等县市。其中湖南部分土地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5%。
洞庭湖区是湖南乃至全国的“鱼米之乡”,周围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农业生产基础雄厚,劳动力众多。建立洞庭湖环湖经济圈对于加速洞庭湖区以至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强调经济效益并坚持环境效益的前提下,可建立全国特大型商品粮基地、商品生猪基地、商品水产基地、高水平创汇农业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建立高层次、高水平的旅游基地、科技文教基地以及商贸基地,实现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又称“九江”,它汇合了湘、资、沅、澧四水及荆江的分洪水流,向北流入长江。当时江水能到达澧水下游并过九江,即分流通过洞庭湖,而荆江南岸至澧水下游的地势为北高南低(这与现在的情形正好相反)。
由于荆江上游的长江流域及四水流域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原始森林保存尚较完好,水土流失情况极为轻微,因此,洞庭湖虽然接纳四水与荆江分流洪水,但入湖泥沙很少,水流清澈。
参考资料:
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
①行径诡异的75-03
1975年7月31日,“75-03号”台风形成于美国关岛附近的太平洋上空。由于西太平洋热带幅合线的北跃,使“75-03号”台风在登陆福建后,没有像普通台风那般在陆地上消失,而是越过江西湖南,突然转向,直入中原腹地。
当时的气象局始终关注着“75-03号”台风的走向,可到了8月5日,气象局发现,“75-03号”台风竟然从中央气象台的雷达监视屏上消失了。当气象局重新找回“75-03号”台风行踪时,其移动路径已然发生了改变,开始在河南省境内停滞。
在大环流形式、天气尺度系统以及地形因素的三合一影响下,造成河南地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的中心,位于板桥水库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越了当时世界的最高纪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密士港)的782毫米。
据后来前去调查情况的调查组称,一般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由地方气象局接管检测,但当时的河南省气象局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开启雷达,而南阳气象局虽然监测到了台风的动向,但由于没有传输设备,导致未能及时发布信息。
②固若金汤的水库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在其《千秋功罪话水坝》一书中介绍,1950年夏的淮河水灾促成了同年10月国家作出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这个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具体制定了“上游应筹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
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和“低洼地区举办临时蓄洪工程,整理洪汝河河道”的战略部署。当时的河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远东最大的平原水库――河南驻马店境内宿鸭湖水库的设计者陈惺当即反对:在平原地区以蓄为主,重蓄轻排,将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地表积水过多。
会造成涝灾,地下积水过多,易成渍灾,地下水位被人为地维持过高,则利于盐分聚积,易成碱灾。涝、渍、碱三灾并生,结果不堪设想。然而陈惺的忠告石沉海底无人理会,“以蓄为主”的经验被大范围推广。
淮河流域的水库星罗棋布,但排洪能力非但没有增强,反而年年递减,最终造成了淮河流域在后来数十年间致命的“肠梗阻”。
③?兴登堡号飞艇空难
全长245米、高41米,其长度足足有波音747的三倍半。1937年5月6日,在一次例行载客飞行中从法兰克福飞往美国新泽西州的雷克霍斯特海军航空站。准备着陆的飞艇在离地面300英尺的空中起火,船体内的氢气和易燃的蒙皮导致大火迅速蔓延。
飞艇在34秒内被焚毁,造成飞艇上的35人及地面上的1人死亡,这成为当时航空界最惨重的灾难之一。
“兴登堡号”的起火失事与其表面的铝热剂涂层有一定的关系,它是氧化铁外加防潮功能的醋酸纤维制造而成的。这种高度易燃的混合物几乎等同于火箭的燃料。似乎是为了保证它一定会燃烧起来,覆盖在醋酸纤维上的漆料是靠铝粉硬化的,而铝粉也是高度易燃的物质。
与其内部填充的氢气是此失事事件的祸首。美国探索频道一期节目分析的另外一个可能性:由于飞艇晚到,艇长急于降落,在错过了降低时机之后大幅度转向,导致结构破坏,一根固定钢缆断裂划破气囊,氢气外泄,然后因为静电火花引燃了氢气导致的事故。
据说,‘兴登堡’号的设计师胡戈·埃克纳曾要求飞艇的‘气球’用较氢气为安全的氦气充气。可是氦气只有美国生产,而美国人又怕德国可能用它来制造武器,结果外泄的氢气终于引起‘兴登堡’号的巨灾。
④爱沙尼亚号海难
15556吨的“爱沙尼亚”号客轮,于1994年9月27日下午7时离开爱沙尼亚的塔林港,驶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芬兰时间28日凌晨零点30分,船在芬兰西南部的波罗的海海域沉没。船上乘客和船员共964人,幸存者只有141人。这是欧洲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海难事故。
“爱沙尼亚号”海难事故发生后,有关方面组成了关于事故调查的国际委员会。经过长达3年的调查研究,国际委员会于1,97年12月3日向有关方面递交了长达228页的事故原因调查报告。报告从各个方面、不同的角度,说明‘爱沙尼亚号”海难事故发生的原因。
就船舶本身而言,有设计上的不合理和结构上的缺陷,存在事故隐患;各部门值班人员,存在工作上的疏忽及操作上的失误。另外,在船舶建造、维修、入级检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⑤韩国三丰百货大楼倒塌
三丰百货店,位于南韩汉城瑞草区瑞草1洞,1995年 6月29日下午5点52分,大楼开始倒塌,在20秒内,5层百货大楼层层塌陷进地下4层内,共造成502人死亡,937人受伤,是韩国历史上在和平时期伤亡最严重的一起事故,也是世界上建筑自行倒塌的最大伤亡事故。
曾是首尔地标的三丰百货店,由三丰集团兴建,位于今日首尔副都心的黄金地段、今日的韩国会计学院大厦旁。1987年,集团开始在这片位于瑞草区,原本用作垃圾掩埋场的开阔地上建设百货大楼。
按照最初的设计,大楼将被建设成一栋4层的办公楼,但是三丰集团会长李鐏却在建设工程中,将其重新设计成一栋百货大楼。这一改动,导致了很多承重柱被取消,以腾出空间来安装自动扶梯。原先的建筑承包商,拒绝按照新的设计继续施工。
李鐏因此解雇了他们,并让自己的建筑公司进行施工。
百度百科-河南75·8溃坝事件
百度百科- 驻马店水库溃坝事件
百度百科-兴登堡号空难
百度百科- 爱沙尼亚号海难
百度百科-三丰百货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