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北方气温会突然出现大幅度下降?

2.自然灾害的中国灾害

3.今年很多城市的气温创了新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为什么北方气温会突然出现大幅度下降?

中国天气全国冷冻线_全国冷冻线进程图

这股冷空气波被分为三条道路,分别从西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北部进入。然后这三股冷空气流向中部地区,最后直接向南袭击中国大部分地区。其影响是冷空气快速向南移动,形成“快速向南移动”模式,如广东和福建。海南的温暖也在本月初开始急剧降温。另一方面,北方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冷空气进入北方后,北方的气温将急剧下降,一般在一天内10~15~84451之间。尤其是在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因为北方已经很冷了,冷空气经过后,温度急剧下降,就像掉进了一个“冰洞”。

降雨是中国南方的主要形式。降雨和低温的结合意味着南方的湿度和寒冷将更加严重。北部地区,特别是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可能会开始下雪,甚至内蒙古中东、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区也可能开始下雪。谈到这一点,许多朋友会担心东北部的风暴会再次导致谷物运输困难。

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对中国夏季和秋季气候有重大影响。河南夏季暴雨和山西秋季暴雨与超强副高有关,但副高在鼕季基本上会从大陆后退。由于高压,空气将从这里流向低压区,两股气流将从副热带高压区分离,一股向南,另一股向北。

西风也会遇到来自极地的冷空气,这些冷空气在高压下会被强迫抬升,导致上升气流,形成一个低的副极地压力带。极地涡镟和的西风带在某种程度上被困在北极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中,因此它不容易向南移动。当北极温度较低时,压差较大,极涡和西区将相对较强,形状接近圆形,范围也相对较小,对冷空气的阻断作用较强。

一旦北极温度升高,极地涡镟将相对较弱,形状将变得不规则,甚至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北美,另一部分在西伯利亚。西部地带也经常摇摆不定。南部高温区的暖峰可能向北上升,并向北极推进。在热峰的袭击下,含有大量冷空气的极涡被迫南移,冷空气直接到达中国,形成强寒潮。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不同,它不会改变气候,但会增加极端天气的强度。换句话说,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它将使气候更加极端。例如,它将使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并使寒冷加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鼕天可能会更冷

自然灾害的中国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

民政部于12月7日日发布2015年1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经核定,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47.3万人次受灾,47人死亡,4人失踪;4000余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48亿元。据统计,低温冷冻和雪灾共造成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6万人受灾,4人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69.1千公顷,其中绝收3.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8亿元。

2016年元月份,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对2015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

此外,64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81.7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4.8万间房屋倒塌,250.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1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23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04.1亿元。

综合来看,2015年全国灾情总体偏轻。与2014年相比,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偏少4成以上;与2000-2014年均值(不含2008年)相比,倒塌房屋数量偏少8成以上、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偏少6成以上。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土地荒漠化;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酸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0)沙尘暴: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1)风暴潮:来自高纬地带的冷空气与来自海上的热带气旋通过交互影响,使沿海大风与巨浪接连发生,因此形成风暴潮。西太平洋是生产风暴潮最多的地区。

风暴潮的类型:台风型;冷高压配合黄、渤海气旋型;横向冷高压型;强孤立黄、渤海气旋型;强蒙古低压型。

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我国的风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从北到南是:莱州湾;江苏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门;温州、台州、沙埕至闽江口;广东汕头至珠江口;雷州半岛东岸及海南岛东北部沿海。

(2) 灾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的形成: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等天气系统引起并在强风作用下形成的。

灾害性海浪按天气系统类型:冷高压型(也称寒潮型);台风型;气旋型;冷高压与气旋配合型。

(3)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冻结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极地海域和某些高纬度区域是突出的海洋灾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灾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坏海洋工程设施、航道设施、或撞坏船舶造成重大海难;阻碍船舶航行,损坏螺旋桨或船体,并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锁港湾,使港口不能正常运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费用;使渔业休渔期过长和破坏海上养殖设施、场地等,造成经济损失。

海冰灾害主要出现特点:我国冬季易于结冰的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海海域,以及山东半岛部分海湾。

(4) 海啸:海啸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国家遭受的由于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灾害。

海啸形成的条件:引起海啸的海底地震震源较浅,一般要小于20公里至50公里;震级一般在里氏震级的6.5以上;必须有海底的大面积垂直运动;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横跨大洋的大海啸,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啸的危害:海啸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向岸行进的“水墙”,并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还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对人类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5) 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值,引起一定范围内在一段时间中的海水变色现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外排泄或死亡后分解的粘液,翻盖海洋动物滤食和呼吸,从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动物摄食后造成鱼、虾、贝类等中毒死亡。有的还会使脊椎动物和人类在食用后中毒死亡。在以下几节中,我们将对几种常见的,危害面积大的自然灾害进行介绍,同时介绍一些防灾救灾的措施。

(6)厄尔尼诺现象: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一)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对矿山的危害;

(二) 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部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雨、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三) 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按崩塌体物质的组成,崩塌可分为土崩和岩崩两大类。

崩塌的活动时间: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及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强烈地过程中;开挖坡脚过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区为我国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区。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于长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地下水等导致的地壳变形现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等次生灾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除了地震、洪水、台风、瘟疫等灾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乃至威胁我们的生命以外,我们对雷电、大雾、冰雹等其他灾害也要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范能力。

雷电

(一)雷电的形成

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称为雷暴。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某些物体就造成雷击。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安培,温度可达摄氏两万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等,同时急送医院。

浓雾

在近低层空气中悬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视线模糊不清,当事人的水平能间距离下降到1000米以下时,就称雾。雾有等级之分,能间距离小于1000米大于500米时称为轻雾;能见距离不足500米时称为大雾;能见距离不足200米时称为浓雾。

雾灾的防护措施: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3、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4、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乘车(船)不要争先恐后,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自然灾害及疫病

自然灾害破坏了人与其生活环境间的生态平衡,形成了传染病易于流行的条件,因而,控制传染病便成为抗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灾害后,随着旧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灾害条件所引起的传染病流行条件的改变还将存在一个时期,这种灾害的“后效应”使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控制与其他的抗灾工作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当自然灾害的直接后果被基本消除之后,消除其“后效应”将成为工作的重点,而且这种工作实际上将成为灾害条件下传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一是灾害分布点多面广,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二是南方春汛夏汛明显,北方洪涝异常偏重。

三是台风频繁密集登陆,影响范围跨度较大。

四是风雹灾害局地较重,干旱灾情明显偏轻。

五是西部地震频繁发生,低温雪灾连袭北方。

六是贫困地区灾频灾重,灾贫叠加效应显著。

今年很多城市的气温创了新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今年冬天有多冷,今年冬天可不怎么太平。往上疯传了很多新闻都是以往不曾有过的。有的车大街上被冻成冰雕了,有的小动物被大批冻死。还有很多家里多年没被冻的水管也结冰了。这些都是往年不曾有的。

冬天来得有点早

今年秋冬的第一场大范围降雪确实来得比较早,在阳历10月3号开始,北方多省出现了大面积降雪,并且降雪量还不小,就是地处中原的河南北部山区也飘起了大雪,这着实让农民们感受到了秋冬的第一次寒冷天气。

今年9月22号秋分节气,是124年以来最早的秋分,十几天之后就下起了雪,这不由得让人们有60年以来最冷冬天的说法。既然这个6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是从10月初下大雪提出来的,那我们就要搞清楚那场大雪是怎么来的?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拉尼娜是首因

今年秋天冷得如此之早,和一次迅速发展的拉尼娜有关。9月11日,NOAA率先宣布拉尼娜的出现;9月30日,澳洲气象局和我国国家气候中心也宣布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随后升级为拉尼娜,还是中等强度。

大气环流把北半球变冷

从欧洲严寒到日本雪灾以及中国持续低温,全球似乎正在经历着“最冷”的冬天。对于这些严寒的成因,专家表示,这与北半球极高地区以及极地地区大气环流变化有关,有两个最直接的原因。

一是西伯利亚高压。这是北半球特别是欧亚地区控制冷空气的主要系统。西伯利亚高压偏强意味着冬季风比较强冬天比较冷,今年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就是偏强的。二是北极大气环流转换。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北极地区也不太平

北极地区大气环流有两条,一条是沿着欧洲中部地区向南扩散,这就给欧洲带来了严寒天气;另一条是沿着亚洲东部地区扩散,导致日本从1月16日以后暴雪十分明显。

当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时,极地地区和极地外的中高纬地区气压场形成“南高北低”形势,冷空气滞留极地;相反,当北极涛动为负位相时,形成“北高南低”形势,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给中高纬地区带去寒冷天气。

今年1月开始维持了长达四个月正位相的北极涛动逐渐减弱,1月20日左右迅速向负位相发展,之前一直停留在极地的冷空气爆发南下。由于在欧洲、日本至西北大西洋一带高空气压相对较低,形成两条冷空气南下的有利路径。

欧亚大陆部分中纬度地区出现的寒冷天气与北极地区大气环流现象——“北极涛动”的变化密切相关。近一段时间以来,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导致冷空气南侵至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而暖空气则北上北极地区。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全球气温变冷是趋势

“入冬以来,欧洲强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国低温实际是相同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极端气候链。”,极端低温冷冻在这个季节并不少见。近年来,1月份欧洲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寒潮暴风雪天气。

不过,今年欧亚持续寒冷灾害,国内外大气科学界均给予密切关注。虽然欧洲遭遇了寒潮袭击,但这样的低温天气并不反常。欧洲科学家在英国《独立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北冰洋海冰融解消退是造成这一反常天气的主要原因。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体积减少。极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层覆盖,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这样,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进发,导致地区气温骤降。

从21世纪初开始,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步减弱,开始向负位相发展,也就意味着,“南高北低”逐渐转为“南低北高”,北极极地中心逐渐被高气压控制,之前一直限制在极地范围的冷空气就被排挤南下,导致寒流出现,从而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