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天气的科学问题

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不要试卷)

3.初二上科学2.7中的五个气压系统?

关于天气的科学问题

科学不同天气的装备_各种各样的天气实验报告

1.珠穆朗玛峰上的温度很低,冰晶是因为运动员呼吸以及身体散发出的水蒸气凝结而成.

2.下雨之前,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高,相对湿度变大,当遇到温度低的水缸外壁时,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珠,看上去就象水缸出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不要试卷)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1、天气单元

科学概念: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风和气温。天气是不断变化着的,天气变化时可以观测和预测的,一些动物或植物可以作为我们的特殊“气象预报员”。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小于1/4)、多云(7/10左右)和阴天(9/10以上)的标准。云分为积云(下小雨,棉花堆一样)、层云(扁平层状,下毛毛雨、大雨和雪)、卷云(纤细羽状,冰晶组成,不下雨)。

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单位是摄氏度0℃,测量一个地区的温度应该在室外、通风、阴凉处,一天中清晨6时左右温度最低,下午14时左右的温度最高。早上到下午14时这段时间中气温是逐步上升的,下午14时以后气温开始逐步回落。水结冰时,温度应在0℃以下。水沸腾时应该在100℃

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有力量。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13个等级,风速仪可以检测风的等级和速度,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天气日历中的风力等级也可以用简化的旗子来表示:无风、微风、大风。(风力等级表见科学书本第10页。)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降雨)多少的装置,检测一天24小时内的降水量(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雨量器的口径大小不影响数据准确度,10毫米以下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为大雨,50—100毫米为暴雨,100—200毫米为大暴雨,200以上为特大暴雨。

科学实验:

1、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使用温度计的注意点:

把温度计的拿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平视温度计内液面顶端,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

2、小组制作一份天气日历,以后进行一个月的天气观测并作记录。

天气日历应包括: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用已学的天气符号)。日期不能少

简答题:

1、能用网状图表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科学书本第3页)

2、用什么办法来划分晴天、多云、阴天、有雾等天气状况? (要画图)

3、你知道可以用哪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可以用文字或者画图表示)

4、会统计天气信息,并能够分析数据。如《科学作业本》第7页等。

5、会画气温变化折线图(曲线)或者柱状图,会分析图中数据。

2、溶解单元

科学概念:

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水能溶解固体(如食盐、高锰酸钾等)、液体(酒精、白醋等)和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等),如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通过搅拌、加热、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食盐能溶解在水里的多少与水的多少有关。一般100ML水中能溶解36克左右食盐。如果一杯浓盐水的底部有一些再也溶解不了的食盐可以通过加水的办法在增加溶解的食盐的量。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

科学实验:

1、过滤实验

需要材料:方座支架、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漏斗下部 ②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2、怎样加快溶解?

(1)比较搅拌与不搅拌条件下要点:

材料:两份食盐、两个烧杯、玻璃棒、水

相同条件:水量、水温、盐量、观察时间一样

不同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2)比较加热与不加热条件下要点:

材料:两份食盐、两个烧杯、水(热水和冷水)

相同条件:水量、盐量、观察时间一样,都不搅拌

不同条件:一杯加热、一杯不加热

(3)比较碾碎和不碾碎条件下要点:

材料:两份食盐(一份粗盐,一份细盐)、两个烧杯、水

相同条件:水量、水温、观察时间一样,都不搅拌

不同条件:一杯中加细盐、一杯加粗盐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

要点:注射器向外拉的时候气压减小,气泡析出(变大,变多)

注射器往回推的时候气压增大,气泡消失(变小直至消失)气体溶解入水中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仪器准备:量筒、天平、药匙、玻璃棒、食盐、记录单

过程:1、用量筒取水100毫升。2、用天平分盐2克每份。3、放盐,搅拌加快溶解,溶解一份再放接下去一份。4、一直放,直至出现不能溶解,在数盐的份数,然后减掉不能溶解的那份。

结论:100毫升水中一般可以溶解36克左右的食盐。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

实验仪器:石棉网(均匀受热)、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三角架(支撑)

析出的食盐不能品尝,检验的办法:析出的结晶可以再次溶解与水中则证明这个是食盐

6、使用酒精灯的的注意点: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点。

熄灭的时候不能用嘴把火吹灭,而应该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盖一次。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简答题:

1、面粉溶解了吗?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用同样的办法回答食盐和沙子是否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

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就可以析出盐。

3、怎样把盐水中的盐和水分离开来?

蒸发或者暴晒(会写简单的步骤)

4、酒精和食盐都能溶解于水,请根据你做过的实验结果判断:它们都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吗?

酒精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水也可以无限的溶解在酒精中,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是一定的,他的溶解取决与水的多少,水多则溶解的多,水少则溶解的少,所以食盐并不能无限溶解在水中。

3、声音单元

科学概念:

音叉是一种发生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量音高。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位置是赫兹。

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真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只能看见振动但不能听见声音,所以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耳道传递声音到内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经常用MP3等物品会损伤耳朵,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器官。

小常识: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7、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

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科学实验: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1)、先预测音高的变化及理由,(2)实验,确定尺子伸出桌面不同长度下的音高变化:如:高、较高、较低、低等,(3)记录每次的音高变化,(4)整理收集的数据并得出结论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1)、先预测声音在哪种物质中传播的快,(2)实验,仔细倾听和感受音叉的振动,(3)记录数据,(4)整理收集的数据并得出结论。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

变响的方法:加大音量、发声物体接近发生罐

变轻的方法:减小音量、发声物体远离发生罐、用物品盖住发声罐、用手捂住等

简答题:

1、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

答土电话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听诊器是通过连接着的胶管声音到耳朵里的。

2、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控制发声物体的音量、植树、做防护屏

3、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请你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高 较高 较低 低

4、填图

5、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个振动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在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我们的身体

科学概念:

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人体外观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骨骼起着支撑身体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知道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我们的呼吸平静时一般为每分钟20次左右,心跳为每分钟80次左右

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养分和氧气。

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在口腔中会被消化部分淀粉,然后经过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并消化掉部分蛋白质,大部分的营养在小肠里被吸收,然后转入大肠中,食物在大肠吸收少量的水分和纤维素然后排出体外。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老人们常说

“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科学实验:

选择一个活动会用气泡图表示有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见科学书本65页

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 见科学书本78页和79页。

简答题:

1、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

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氧气。

2、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会增加?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新鲜血液。

3、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

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会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增强体质、

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等

4、举例说明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的联系。

呼吸器官提供氧气给运动器官和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提供养分给运动器官和呼吸器官

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

初二上科学2.7中的五个气压系统?

高压系统:高压区为晴朗天气

低压系统:低压区为阴雨天气

冷锋系统: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过境时:降雨,大风,降温(气压升高)等天气

过境后:晴朗,降温(气压升高)降温是因为冷空气过境后还有残留的冷空气,使气温降低

暖锋系统: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过境前:降雨、升温(气压下降)等天气升温是因为暖空气过境后还有残留的暖空气,使气温升高

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台风:降水、降温、大风天气。

我也是初二的,我们老师刚刚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