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零陵天气_明天零陵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怎么没有永州
2.求一篇由学校里的桂花所引出的友谊的故事! 谢谢,很急!!拜托啦!
天气预报怎么没有永州
你说中央台?
中央台肯定不会有啊。
不过LS的也太贬低永州了,怎么说柳宗元也留下了永州八景啊。
其实根本不是永州没有,是永州历届领导都没有开发相关的罢了
补充:TT啊。想当年腾讯在QQ个人资料设置里面也一直没永州,只有2009版才出来……我们反映了很多次,但都没有回应。这次建议你只能等待了……其实没必要用TT啊,遨游、世界之窗、搜狗,哪个都比TT强!
求一篇由学校里的桂花所引出的友谊的故事! 谢谢,很急!!拜托啦!
篇一:桂花的故事
传说好久好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发了一场瘟疫,人都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们用各种方便都不见效果.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上山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正赶回西天过中秋隹节,这天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是药,深受感动。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在树,也叫桂花,开着一种金**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挂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月宫摘挂。
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还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可要上到挂榜山顶要过七道深涧,上七处绝壁悬岩。最少需要七天七夜,可时间不等人,过了今年八月十五,错过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又要等一年。
长话短说,这个吴刚花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的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见着这天外之物,好不高兴.他就拼命的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氛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于是人们都说,这那是河水呀,这分明就是一河的比金子还贵的救命水,于是人们就给这条河取名为金水,后来,又在金字旁边加上三点水,取名”淦河”
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十五大集会,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这时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于是派差调查
差官到月宫一看,见月宫神树、定宫之宝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都落到了人间的“淦河”里,就报告给了玉帝。玉帝一听大怒。你要知道,玉帝是最喜欢吃月桂花做的月饼了的。今年一树的桂花都没了,他就吃不成月饼了
于是就派天兵天将将吴刚抓来。吴刚抓来后,把今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对玉帝说了,玉帝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心眼里敬佩这个年轻人,可吴刚必竞是儿犯了天规,不惩罚他不能树玉帝的威性
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
于是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这样吴刚长年累月的砍,砍了几千年
吴刚见砍树不倒,思乡思母心切,于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丢下一支桂花到挂榜山上,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于是挂榜山上都长满了桂花,乡亲们就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
再说吴刚同村有个叫嫦娥的姑娘,和吴刚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自从吴刚上月宫之后,她都一直照顾着吴刚的老母.直到老人辞世.
吴刚、嫦娥相隔天上人间,相思之情与日俱增,吴刚砍不到桂花树不能回来,嫦娥也隔着天地,不能前去与吴郎相会。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带着她的七个女儿到挂榜山下的鸣水泉洗澡,嫦娥看到了,偷偷的拿了七仙女的回天仙丹,拿回家去吃了,带上她的玉免,上天去和吴刚相会去了
再说这七仙女没了仙丹回不了天庭了,只有等她的姐姐们三天后再来洗澡时给她带来,她才能上天。你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在这三年里,七仙遇上了董永,于是就有了众所周知的那个动人故事。
篇二:桂花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两英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酒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汉子,看样子是个乞丐。酒仙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还有点气息,就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个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仙酒嫂子为难了,常言说,“寡妇门而是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果不出所料,关干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后来,人家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一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日,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上那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 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这瘫汉子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这事一传开,远近都来索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种下,很快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无限荣光。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便他感到难堪,从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子酒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桂花酒。
篇三:桂花的故事
在公元前3世纪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桂花的记载,《山海经 .南山经》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 .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楚屈原《九歌》中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注:“桂浆”可能是添加桂花而酿制的美酒;“桂旗”是用桂树的花枝作为旗帜,以装饰用木兰树木材制作的车辆)。由此可见,在楚地的早期文献中便提及桂花的食用和观赏价值。此外,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和吉祥。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吕氏春秋》赞称:“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树。说明桂花在古人的心目中,已成为美的化身。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西汉刘歆撰《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所献奇花异木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汉元鼎六年(111),武帝破南越后,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诸如甘蕉、留求子、蜜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也有“桂菱木兰” 等记载。由此可见,桂花引种帝王宫苑,汉初已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既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芳香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许多文人吟诗填词来描绘桂花、颂扬桂花,甚至把桂花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而借喻仕途得志、飞黄腾达的“蟾宫折桂”,更是一般文人墨客向往的目标。以下根据秦汉至唐宋的有关典籍,介绍这些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嫦娥奔月”此传说最早出自《归藏》。这是一部约成于战国初年的上古典籍。书中有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精。”以后,西汉刘安撰《淮南子》(公元前2世纪)等典籍中多有征引,内容更为详尽,主要是增加了一段嫦娥变蟾蜍可能算是对嫦娥的一种惩罚。“吴刚伐桂”。这一传说引自唐代式撰《酉阳杂俎》(860):“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桂树的“树创随合”,即砍树的创伤很快愈合,隐喻着月亮的阴晴圆缺,意味着月亮的再生和永生因此,在这个传说中,月亮和桂树是两位一体的,桂树能与月亮一样象征长生。
“蟾宫折桂”。一说见自《晋史》。据该书载称:“郄诜对策第一,武帝问之曰:臣今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泛指历代文人喜爱桂花,简直到了如醉似痴、梦寐以求的程度。宋代与苏轼交游唱和的僧仲殊有词赞美桂花曰:“花则一名,种分三色,嫩红、妖白、娇黄。……许多才子争攀折。常娥道:三种清香,状元是红(丹桂)、黄为榜眼(金桂)、白探花郎(银桂)。”意指用攀桂、折桂来借喻科举及第的头、二、三名。
同受上述神话故事的影响,历代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在官邸宅园引种桂花也十分普遍。唐代柳宗曾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载植在零陵所住精舍。顾德在任宰相的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桂树,选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所在地。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曾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他不仅自己种桂,还想他日能在月宫植桂。有诗咏日:“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魏晋以来,文人诗词咏桂成风,名句佳作颇多。突出了桂花的名品和奇香,亦有借花寓情,抒发感情的。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由宋代诗人吕声之所作。他称桂花是三秋期间的领衔花木,有着不凡的渊源(月中种)和异异乎寻常的奇香(天际香)。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这是一首很有名气的咏桂诗,由宋代理学大师朱熹(1130—1200)所作。语言自然朴实,短短二十个字,就把桂花的生态习性(生于岩岭间)、物候表现(花开仲秋节)以及挺拔的主干、层叠的枝叶和稠密的花朵,描绘得淋漓尽致。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由宋代诗词并佳的朱淑真所作。她运用委婉、细腻的笔法,表达优美的客观事物和个人的内心世界。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日,正是桂花盛开之时;花好月圆是家人团聚和生活幸福美满的真实写照。而花残月亏则是人事沧桑的另一侧面。
桂花除了名品和奇香外,她的品格也是历代名人赞赏不绝的。例如,南宋爱国名相李纲最喜爱桂花,他抗金壮志未酬,晚年退居福州,其书斋就命名为《桂斋》,而且亲植桂花以明志。在两首题木犀的《桑子》中词云:“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直待秋风,香比余花分外浓。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吹动珑璁,恰似瑶台月下逢。” “枝头万点妆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介引幽人雅思长。玉壶贮水花难老,净几明窗,净几明窗,褪下残英簌簌黄。”
其后,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福州西湖荷亭边重修李纲祠时,在祠旁筑了一个读书处,也题名为《桂斋》,以表继承李纲的爱国遗志。
桂花是木犀属(0smanthus)植物中的代表物种,其民间栽培,始于宋代,盛于明初。全世界现已发现32种,我国有27种之多,我国是世界木犀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桂花不仅有极高的园林生态价值,而且在开发食品方面(桂花糕、桂花汤圆、月饼、桂花茶、饮料、桂花酒等);在化工方面(提炼自然、桂花香精、香水、香皂、香包);药材(桂花、根、桂籽、叶,都可入名贵中药);退耕还林(一些生长快、抗逆能力强的桂花新品种产业化开发使之 价廉物美)等方面有巨大的开发价值(特别是四季桂品种群的品种,在园林方面还是空白)。
古代桂花象征胜利、崇高、友好、吉祥。古有仕图得志者,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挖掘丰富的桂花文化,传承邀月赏桂的古老民俗,把赏桂与旅游节庆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桂文化的独特性,营造了高雅、热烈、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与此同时,有关城市每年举办桂花节,以花为媒,繁荣经济,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步伐。
篇四:关于桂花的故事
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当时住的院子面临水塘,是一个老式的四合院,中间空的地方,父亲种了一棵桂花树,还有一棵石榴树和葡萄树。因为父亲特别的喜欢种花啊草的,父亲的知识很渊博,懂的很多,我也是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欢花草和文学的吧。每到夏季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就睡在葡萄树下,围在父亲的身旁,听他给我们讲故事,像织女牛郎,七仙女下凡等都是神话故事。每年挂花开的时候,父亲都要给我们讲月里嫦娥和吴刚的故事,那是百听不厌啊!
那时听父亲讲了一个关于桂花树的传说,以稀还记住点内容;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桂林岛上拄着一个叫象郎的人,他很喜欢桂花,他用了18年的时间培育了一棵桂花树,但是他不知道桂花树是桂花仙子变的,更不知道桂花仙子爱上了他。就在这年的仲秋之夜,仙子捧出桂花酒与象郎相见。这事让龟王和夫人知道了,他们抢走了桂花酒和仙子,逼迫她造出桂花酒。象郎历尽艰辛,救出了仙子,但在返回途中背中飞剑遇难漓江边,桂花仙子力战龟蛇,为象郎报了仇,她将桂花酒洒向漓江边。从此,这里依山傍水,林木葱葱,桂树成林,桂花片片,天降灵实,据说这就是“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广西桂林得名的由来。。我很喜欢这个神话故事,父亲虽然离开我们十多年了,看每到桂花开的季节,我都会想起他老人家。
篇五:关于桂花的故事
这几天,在我的单位,我突然发现。学生教学楼和老师住宿楼的中央,不远不近的出现了三棵桂花树。确切点说,有三棵桂花树突然完完整整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是由于学校要创建省合格学校,其它的杂树无一幸免的被连根拔起,而身价暴涨的桂花树的被留了下来,现在三棵树完全暴露在阳光下,自然不自然的舒展着那藏匿已久的枝枝叶叶,都想加快生长的步伐。
其实当我还是个学生时,它们就在这里牢牢地扎了根,只是不知是他们生长缓慢,还是当时太小,一直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总之它们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一直被掩埋在其它绿叶当中而没有被人发现。
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我一打开家门,这三棵桂花树冠就落在我平行的目光中。这三棵树虽然同是桂花树,却形态各异。
右边那棵,没有树冠,没有侧枝,在几根长长的光光的向下弯曲的树干末端,突然出现一团团浓烈的绿色,在那里猛然膨胀。这很自然让我感叹,当年挤在它头顶上的那棵树是何等的强大。它曾经在那棵树下安然享受着它的呵护,不必忍受风吹雨打,安安心心的扎根生长。而现在,它不得不自己站出来,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
中间那颗桂花树,长得非常奇特,一半没有旁枝末叶,一半枝繁叶茂。就像刀削的那样齐整,干净利落。这可能是因为当初有一棵杂树和它根连根,杆靠杆的站在一起,谁也没有战胜谁,于是就各得半边阳光,平等的向着阳光使劲地生长,才使得现在的景象如此壮观。
左边那棵桂花树,由于一直没有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可以向四周尽情地自由生长,枝繁叶茂,虽然三棵树同时栽下,而此时它显得那么的不同寻常的挺拔、茂密。
看着那棵最小的桂花树,使我想起了我们的童年。童年最多的话题就是读书,考试的成绩单就是父母的脸色的“天气预报”,我们活在父母、老师的关爱下,尤其是老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读书的好处太多,可以找到好工作,可以挣很多的钱,可以受人尊敬。总之,读书才能生活得很好,我们坚信这一理论,我们规规矩矩的做个好学生,老老实实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踏踏实实地学习文化知识。我们仰慕那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们贬低那些不爱学习违反纪律的坏同学,于是老师喜欢我们,说我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我们没有自我,一切以老师的教导为基准,以家长的期望为中心。我们就像一台学习的机器,不管喜不喜欢,不管愿不愿意,但有一点绿色的旁枝末叶在心中强烈的翻滚,那就是“放”。有一天我们终于雄心壮志的走上了社会,结果用我们的所学在实践中却碰得头破血流。就像那棵桂花树一样,畸形发展,没有得到平衡发展,有点不适应离开保护的生活。
第二棵桂花树,使我想到了学业结束后,我们在社会上都开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才渐渐发现家长讲的、老师教的大部分都没有作用,诚实、正义使我们工作越来越累,越来越被别人瞧不起,那些我们牺牲了多多少少个休息时间所做的物理、数学、化学、英语没有一点作用,有一种受骗、愤怒的感觉,最实用的就是小学的加减乘除和语文的识字,于是当我们的家长再给我们指导人生大事,比如婚姻之类的时候,我们开始不相信他们那一套,我们偏偏喜欢他们认为难以白头到老的婚姻,我们要证明给他们看我们已长大,不需要任何事情都要他们指导。我们再遇到我们的恩师,心中充满感激之余,把他们的话由当初的崇拜变得现在的漫不经心,他们还在叫他们的学生背着各种各样的公式,定理,我们在不断的怀疑后坚决的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开始不断的辩解,抗-议。他们在我们的挣扎中慢慢老去。就像那第二课桂花树的命运一样,旁边的杂树被无情的斩断后,没有了竞争,剩下它可以自由的生长。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慢慢地和第三棵桂花树一样,整个天下都是我们自己做主,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而爸妈开始健忘,耳鸣,中风,像小孩子那样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强大,真后悔当初听他们的话,怎么报考那样的学校,的自己怎么要我报美术…太多太多的埋怨可以在毫无抵抗力的父母面前尽情地发泄出来,他们只是无奈的笑着,这时候,我们心里会由衷的松一口气,我们彻底的变成了第三棵树,没有任何的羁绊,可以自由的飞翔了。可没有飞多远,我们就开始摇晃起来,找不到方向,失去父母的孩子,就像失去根的树木,生活变得没有了颜色。之后每年的清明是我们最伤心的时候,梦里时有时无的父辈们的身影使我们开始后悔当初对他们的埋怨,在陌生的大街上我们会久久的注视着那些和他们一样的老人们的身影。
现在当我也成了人母,当上了爱唠叨的老师,逼着我的孩子和学生们去经历和自己原来一样的生活,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当年我的身影,就像那三棵桂花树的经历一样,我在不知不觉中又不可避免的演绎了我父辈们的角色,才发现生活其实应该可以更加完美,把三棵桂花树好好演绎在同一棵树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