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要询问有关合肥市的生活情况(合肥市居民请进

2.合肥:柳絮引发火灾,消防员紧急救援, 你怎么看?

3.合肥蜀山空气质量

4.安徽的气候状况

想要询问有关合肥市的生活情况(合肥市居民请进

合肥气候干燥_合肥近年天气干燥吗

1 今年冬天挺冷的。3月还挺冷。带毛衣和外套吧。羽绒衣不需要吧。厚外套就行。保暖内衣也不用。到5月一般会很热的。带点薄的。

2 饮食很普通。东西应该没有你们那边辣。 员工食堂各个单位不一样。好的单位伙食肯定好。一般的单位吃便当的也有。你说的那个单位我不知道。

3 那个单位我好像没有听过。不知道在哪。如果你说在哪条路哪个位置上的话。我可能和你说一下周围的环境。打车的话我们这边起步价分两种。黑色的出租车是9块,其它都是8块。

4 合肥不干燥。最近一直在下雨。已经下了一个多月了。伤不起。要进梅雨季了。估计还要再下段时间,南京你去过么?合肥到南京坐火车就50来分钟。和南京气候差不多,基本没差。南京下雨基本我们也下雨╮(╯_╰)╭

合肥:柳絮引发火灾,消防员紧急救援, 你怎么看?

我来回答一下,合肥进入五月份以来,天气干燥少雨,下过雨后一段时间是看不到飞舞的杨柳絮的,一般先飞杨絮再飞柳絮,还有梧桐絮,杨柳絮是洁白的,梧桐絮是黄褐色的,有点扎人。杨柳絮是杨柳树的,饱含大量油脂,遇到明火会迅速引起燃烧,且蔓延速度很快,可将其它可燃物引燃,引起火灾。北京18年4月28日一天内就接到杨柳絮起火报警300多起。今年5月1日至8日,开封全市共发生杨柳絮火灾101起。

据统计大部分起火原因都是用火不慎引起的,比如儿童好奇心强玩火,生活生产用火,未熄灭的烟头,在杨柳絮区电焊作业都可引起火灾。

合肥的这次起火,再次敲响警钟,看似美丽雪花的杨柳絮,实则隐患很大。据报道3年来园林部门己更换,短截杨树1万多株。对于杨树是不能立刻全换的,首先更换是一个巨大工程,不仅考虑已有树木的数量,而且更换后的树木短期内也难以形成原有的绿化和遮荫效果。

合肥蜀山空气质量

合肥蜀山空气质量良好。

蜀山区2023年9月环境空气简报:2023年8月,对环境空气11个国控点位、10个省控点位和1个市控点位进行监测。

根据生态环境部要求,用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等6项指标,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新标准)进行评价。

2023年9月,蜀山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9%。监测指标平均浓度:SO2为6微克/立方米,NO2为20微克/立方米,PM10为41微克/立方米,PM2.5为23微克/立方米,O3-8h为131微克/立方米,CO为0.6毫克/立方米。2023年9月,全区未出现酸性降水,酸雨频率为0。

蜀山区的气候特点

蜀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全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19.1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27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由于受到地形和气流的影响,蜀山区的气候变化十分复杂,常常会出现短期内气温、降雨量等因素的剧烈变化。

在夏季,蜀山区常常会出现强对流天气,如雷电、暴雨、龙卷风等,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在冬季,蜀山区则常常会出现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隐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蜀山区

安徽的气候状况

安徽地处中纬度地带,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在中国气候区划中,淮河以北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综观而论,安徽气候条件优越,气候丰富。充沛的光、热、水,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但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南北冷暖气团交绥频繁,天气多变,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常有旱、涝、风、冻、霜、雹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一、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安徽省各地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爽”,“冬寒”的气候明显。若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那么安徽省各地四季分配大致是:春秋各2个月,夏冬各4个月,冬夏长,春秋短。因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淮北冬长于夏,江南则夏长于冬。季节的开始日期,春夏先南后北,秋冬先北后南,前后约差5─15天,春季差别最大,夏季差别最小。

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1~4℃之间,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28~29℃左右,年较差各地小于30℃,所以大陆性气候不明显。除少数年份外,一般寒期和酷热期较短促。全省年降水量在750─1700毫米之间,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等特点。淮北一般在900毫米以下,江南、沿江西部和大别山区在1200毫米以上,1000毫米的等雨量线横贯江淮丘陵中部。山区降水一般随高度增加,黄山光明顶年平均雨量达2300毫米。从全国降水量分布图上看,安徽省雨量比较适中,一般年份都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4、5月是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南北气流相互争雄,进退不定,锋面带南北移动,气旋活动频繁,天气气候变化无常,因此,时冷时暖、时雨时晴是我省春季气候的一大特色。春季气温上升不稳定,日际变化大,春温低于秋温,春雨多于秋雨。3、4、5月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0─38%,自北而南增大。江南雨季来得早,全年雨量集中期在4、5、6三个月,沿江西部、屯溪、祁门一带春雨甚至多于夏雨。春温低、春雨多,特别是长时间的低温连阴雨,对早稻及棉花等春播作物的苗期生长不利。秋季,除地面常有冷高压盘据外,高空仍有副热带暖高压维持,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秋高气爽,晴好天气多。

9-11月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5-20%左右,南北差异不大。因此,安徽省各地常出现夹秋旱和秋旱。少数年份,在夏季风撤退和冬季风加强过程中,气旋、锋面,带来的秋风秋雨,对秋收秋种不利。

四、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梅雨期最长为(1954年)达57天,梅雨量超过正常年份降水量的1─2倍,发生了百年不黄山遇的洪涝灾害。1958、1959、1966、1967、18和1994等年,由于梅雨期很短或者空梅,造成了严重干旱乃至百年未见的大旱。可见梅雨量的多寡与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农业生产的关系极大。

夏雨集中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是雨带由南而北缓行的结果。我省夏雨集中的程度由南向北逐渐加大,6、7、8三个月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3─60%。

沿江、江南春、夏雨量几乎相当,江淮之间夏雨占40─50%,淮北大多数地区占50%以上。夏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需水量大,夏雨集中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过于集中,雨量过大,则易出现涝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