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拉多加湖天气_圣彼得堡 天气预报
1.历史上的Lvan国王是谁
2.地理演讲稿
3.俄罗斯的旅游胜地有哪些?
4.俄罗斯西部旅游景点介绍 俄罗斯东部旅游
5.俄罗斯的城市中有: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 那么这个 格勒 是什么意思?
6.二战中苏联是如何抵抗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三年的围攻的?
列宁格勒原叫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在1703年建立的“西方的窗户”,此后一直作为俄罗斯的帝国首都。
正是在这里,俄国的***于1917年11月夺取了政权。列宁格勒是苏联第二大城市,有300多万居民,是苏联最重要的海港和重要的工业、文化中心。
列宁格勒的重大意义,苏德双方都十分清楚,1941年7月,就决定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夷为平地。8月底,西北方面的德军进逼列宁格勒。9月8日,德军完成了对宁格勒的包围,并开始收紧夹攻的铁钳。
负责驻防此城的苏军统帅伏罗希洛夫彻底感到绝望,他甚至跑到火线上,希望被德国人打死,苏军士兵的士气也极为低落。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启用朱可夫,要他来保卫列宁格勒。
朱可夫上任后立即着手整顿士气和纪律问题。他一到前线就发现第8集团军纪律松懈,如同一盘散沙,有些师长没有接到命令就擅自退出战斗,不少战士一听到枪声就跑,朱可夫认为对于这些状况必须采取最严厉的措施。
于是他颁布命令,凡是失职者都要处决。为了使命令具有威力,他逮捕并处决了一批投敌叛国的擅离职守的军官和士兵,并将一些不良风气弥漫的连队解散,士兵重新分配。对军队机关中不负责任、形式主义严重的不良作风,朱可夫也大力整顿。
经过整顿,部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朱可夫精心制定了一个加强城防的计划。苏军在最危险地段和战略要地集中了大量的高炮、舰船,并调集兵力建立了纵深防御。
朱可夫和高级将领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朱可夫显得态度烦躁。但他对士兵们仍旧保持友好的态度,对于那些没有责任感的军官特别是中高级军官则大声训斥。
朱可夫的精心防御有效地阻止了法西斯军的进攻步伐,这使布特勒大为恼怒,他下达命令猛攻列宁格勒,即使不能用武力取胜,也要用封锁的把城里人困死,然后将城市摧毁。
朱可夫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了,他手下的军队不但要进行残酷的防御战斗,还要应付空袭、炮轰,而且还要应付更严重的饥饿。
为了加强防御,朱可夫把全城分为6个防御地段。每个地段都建立了以营防御区为基础的坚强阵地,此外,又组织了所有的妇女在全城修建路障,在城周围挖防坦克堑壕。
朱可夫在进行地面防空建设后,还作了最坏的打算,就是德军突入列宁格勒后的应变措施。朱可夫命令在工厂、桥梁和公共设施内部安装了地雷,如果敌人进入了城市,把这些建筑物连同敌人一同炸掉,朱可夫还给居民们发放了武器,做了大量的组织发动工作,使列宁格勒变成了一座攻不破的堡垒。
由于固守列宁格勒的苏军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尽管苏军在城市周围某些地段发起的反攻未获成功,但他们得以与进攻的德军对峙达50天之久,打破了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夹攻、以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到9月底,列宁格勒几个方面的战线都处于稳定状态。
德军为了“彻底摧毁”列宁格勒,除了陆地上封锁外,还进行了系统的炮轰和飞机轰炸。
第1次轰炸是在9月8日,但规模最大的则是9月21日至23日的轰炸,约有400架轰炸机参加了他们选定的主要轰炸目标,企图摧毁喀琅施塔得要塞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
9月至10月,德军的飞机进行了数百次袭击。虽然,这些轰炸未达到目的,但毕竟给朱可夫及军带来了极其困难的局面。后勤供应基本中断,只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被称为“生命之路”的拉多加湖水道。通过这一水道进的食品和只能最低限度地满足官兵们的需要,特别是粮食的需求更加恶化。
9月至10月,居民的面包定量先后降了5次,10月至20日降到最低限量,即高温车间的工人每人375克,一般工人和技术人员250克,职员和儿童125克。可以想象,这么点粮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不**女在挖工事时,饿得一头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工人安装机器时,一下子倒在机器上再也唤不醒了。为了节省体力,对路旁的尸体,人们也懒得去进行安葬。
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红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仍然英勇作战,一次又一次把红了眼的德军打退到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到9月底,敌人终于相信,列宁格勒的防御十分坚固,依靠现有兵力是无法摧毁它的。剩下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围困列宁格勒,企图使苏军丧失战斗力,不战而胜。
可德国的企图最终还是失败了。1943年3月初,苏军开始全线反攻,终于结束了长达一年多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空前的,它不仅坚定了苏联人民必胜的信心,打击了德军的气焰,而且牵制了德军大量的兵团,对其他战场形势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朱可夫对于这个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确是功不可没。
朱可夫在作战役准备。5.莫斯科会战
1941年10月上旬,德军知道列宁格勒是攻不下的。于是,集中了100万多人、1700多辆坦克和1900门大炮,在空军掩护下,又对莫斯科发动了猛攻。
斯大林又一次将这场关系苏联生死存亡大战的指挥棒交给了朱可夫。
10月10日,斯大林给朱可夫打来电话,正式通知他,最高统帅部决定任命他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最后,斯大林以命令的口吻在电话中大声说:“赶快把一切都抓紧干吧!”
很快,朱可夫就接到最高统帅部于1941年10月10日17时发布的命令:
1、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防方面军合并为西方方面军。
2、任命朱可夫同志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
3、任命科涅夫同志为西方方面军副司令员。
4、任命布尔加宁同志、霍赫洛夫同志和克鲁格洛夫同志为西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
5、朱可夫同志于1941年10月11日18时开始指挥西方方面军。
6、撤销预备方面军指挥机关,用以补充西方方面军和莫斯科战线的预备队。
接到命令后,朱可夫立即出发去西方方面军司令部。方面军司令部临时设在几个帐篷内,朱可夫走进帐篷后立即投入了战役的组织工作。
熟悉朱可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意志坚强、处事果断、具有杰出才干和天赋的人,也是一个要求严格、持之以恒、目标明确的人,所有这些品质对于一个精明强干的军事首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莫斯科会战最激烈的日子里,朱可夫的严厉粗鲁几乎达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程度。可正是由于他的个性品质,才使他在国家与民族危难的时刻,能够挑起挽救莫斯科和整个国家的千斤重担,能够组织起保卫莫斯科的有效防御。
朱可夫以他特有的充沛精力和工作效率,开始实施这新的使命。他通过实地考察军情,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方针:莫斯科正西方面组织了一条牢固的防御带;加大纵深防御,建立第二梯队和方面军预备队,随时听候调动;组织有效的地面和空中侦察,以加强对方面军各部队的指挥;安排好军队的物资保障;增强战士们必胜的信心。最让朱可夫头疼的问题是兵力不足,现在的部队根本无法有效地驻守136公里长的防线。最高统帅部竭尽全力从其他地方调集了14个步兵师,16个坦克旅,40个炮兵团,以解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莫斯科几十万居民不分昼夜地构筑保卫首都的防御工事。他们修筑了7.2万米长的防坦壕、近9万米长的峭壁和断崖,设置了5万多米长的障碍物地带,挖掘了近12万米的战壕和交通壕。这些用居民双手挖出的300万多立方米土壤,建立起一个颇为壮观的环形防御圈。
前线的苏军官兵知道,全国人民都在为保卫莫斯科作最大的支援,这种军民同仇敌忾的团结精神,是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鼓舞力量和坚强支柱。
11月上半月,苏德军队双方都作了新的调整和补充,莫斯科附近一场更大规模的生死决斗即将开始。
11月15日清晨,德军从北面、南面、西面对莫斯科发起了猛攻。
德军的总的战役计划是:第9集团军牵制加里宁方面军并进攻克林,从北面包围莫斯科;第2集团军牵制西南方面军并占领图拉,从南面包围莫斯科;第4集团军在西面消灭莫斯科附近的苏军。然后入南、北包抄,在莫斯科以东会师并完成包围,最后几个集团军同时配合,正面进攻,一举占领莫斯科。
在11月16日以后的几天里,形势对苏及其危险,德军不顾一切动用强大进攻力量。用坦克开路,对苏军实施沉重的打击,苏军的兵力显得非常薄弱。
虽然在前几天残酷的战斗中,苏军损失惨重,但他们却以顽强的抵抗阻止了德军向莫斯科的推进。在德军方面,虽然战线向前推进了,但是种种不祥之兆却弥漫在军队中。
连续作战的疲惫和日渐寒冷的天气成为德军面临的两个大敌。最让德国士兵不安的是,由于战线过长,使得补给品奇缺,尤其是冬装非常缺少。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德军士兵只穿单薄的军服,冻得瑟瑟发抖,浑身僵硬。
从11月中旬起,其他战区的苏军相继展开了一些反攻,牵制了德军的兵力,支援了莫斯科方面的防御战。
然而,虽然德军进攻受阻,但是对莫斯科的威胁仍未减轻。德军继续缓慢地向前推进,日益逼近莫斯科。
最高统帅部经过仔细的分析,通过了朱可夫的反攻计划。
在苏军大反攻前夕,苏德双方在莫斯科附近的兵力情况表明并不利于苏军:苏军有110万人、7652门大炮、274辆坦克、1000架飞机;德军共有170万人、1.3万门大炮、1170辆坦克、615架飞机。
但朱可夫分析,德军人数虽多,可战线拉得过长,两翼的突击部队相距200公里,兵力分散。而苏军则比较集中,可以集中局部地区的优势兵力打击敌人。
1941后12月6日早晨,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从莫斯科南、北两面开始了反攻,几乎在同一时期,友邻方面军积极配合,苏德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战斗。经过十天的激烈较量,使已经削弱和极度疲惫的德军遭受重大损失,他们不得不在在苏军压力下节节后退。
得知德军败退的消息后大发雷霆,歇斯底里地禁止前线部队继续后退,并答应补充部队,
然而在苏军英勇无畏的进攻下,到12月底,德军已经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了。
在莫斯科会战中,朱可夫指挥的西方方面军歼敌50余万人,击毁或俘获1100辆坦克、2500门大炮、1.5万多辆汽车和其他装备。德军被击退了150~300公里,红军解放了1.1万个居民点,赢得了战役的全面胜利。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是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它打破了“闪电战”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
在此之后,德军的有生力量大大削弱,它在世界各地的侵略战争也终于开始走下坡路了。而苏军却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士气高昂。
朱可夫作为拯救莫斯科的英雄,在这场举世闻名的战役中名声大振,被斯大林称为“胜利的象征”。
历史上的Lvan国王是谁
列宁格勒这座英雄的城市,不仅在政治上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在经济上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而且在军事上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它是苏联第二大运输枢纽,共有10条铁路线通过这里,特别是十月铁路线把列宁格勒与莫斯科和苏联的其他地区联结在一起,因此在国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认为,只有在保证完成占领列宁格勒之后,“才能继而打好占领莫斯科这个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防工业中心这场进攻战。”因此,在的对苏战争中,他是把占领列宁格勒这一战略要地看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的。
为了确保能够一举拿下列宁格勒,任命曾经指挥德军突破法国“马其诺防线”的陆军元帅冯·莱布为“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统率的兵员达70万人,配备了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12000门火炮,并限令莱布务必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规定日期,在1941年7月21日之前拿下列宁格勒。甚至狂妄地宣称,届时他不仅要前往列宁格勒“皇宫广场”检阅军队,而且还要在列宁格勒“阿斯托里亚”饭店举行盛大的“祝捷”宴会。
1941年6月22日拂晓,遥远的苏联西部天际,在经过了短暂的夏夜而逐渐变得暗淡无光的群星中,闪现出一种从未见过的“新星”。这是一些亮得非同寻常的星星,它们色彩纷呈,并且快速地向东飘来。与此同时,还伴随有阵阵发动机的轰鸣声。不一会儿,发动机的噪声骤然加大。终于,五颜六色的星光越过无形的空中国境线,1000多架机翼上涂有纳粹标志的飞机闪电般地闯入苏联领空,对苏联腹地的机场、军事指挥部和交通中心泻下瀑布般的弹雨。紧接着,7000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同时对准早已瞄好的目标开火。一时之间,苏联西部边境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大地在颤抖,山河在震荡,战火在燃烧,腥风血雨席卷整个苏联大地……的“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了。
其中,莱布统率下的“北方”集团军群,6月22日在大量航空兵的支援下,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向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起进攻。战斗一打响,德军就轻而易举渡过涅曼河这一水上天堑,长驱直入向苏联腹地进发。
在辽阔的北方战线上,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第56摩托化军,在开战后的24小时内就深入苏联境内40多公里。6月25日,德军坦克部队推进到离陶格夫匹尔斯只有70公里的乌提那。6月26日,德军装甲集团的先头部队离维尔纽斯和列宁格勒之间的主要铁路中心陶格夫匹尔斯几乎不到8公里的路程了。至此为止,在短短的4天内,德军装甲部队就翻山越岭、攻城占地,向苏联腹地推进达300公里。
为了完好无损地一举拿下陶格夫匹尔斯市内的一座大型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便于后续部队能够迅速越过西德维纳河,德军“勃兰登堡-800”特种部队一部,驾驶着缴获来的4辆苏制军用汽车,身穿苏军军服,口操流利的俄语,混进陶格夫匹尔斯市内,出其不意地占领了这两座桥梁,使德军的机械化部队顺利渡过了宽阔的西德维纳河。陶格夫匹尔斯的失守,使得奥斯特罗夫—普斯科夫—卢加—列宁格勒一线因失去了天然屏障而完全暴露在德军面前。
7月1日,随着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首都里加的失守,列宁格勒的形势越发险恶了。7月4日,德军又突破奥斯特洛夫—普斯科夫防区内的斯大林防线。7月9日,防守普斯科夫的苏军在经过一场血战后不得不放弃该城,退往诺夫哥罗德。于是,法西斯的铁蹄终于在闯入俄罗斯大地之后踏上了列宁格勒州的地界。
就在“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全力推进的时候,部署在列宁格勒北面芬兰一侧的两个芬兰集团军,为了配合德“北方”集团军群进攻列宁格勒,也于6月底分别在彼德罗扎沃茨克和维堡方向,对苏军“北方”方面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企图从北、东两个方向与德军一起完成对列宁格勒的全围。
在这种情况下,进展顺利的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赫普纳上将得意忘形地宣称,现在只要一举突破卢加河,他就拿到了打开通往列宁格勒大门的钥匙。然而,列宁格勒的英勇保卫者们,是绝对不会轻易交出这把金光闪闪的大门“钥匙”的。
1941年7月,列宁格勒的夜空遍布防空气球。就在列宁格勒面临三面受敌的危急时刻,苏军统帅部于7月10日任命伏罗希洛夫元帅为“西北”方向指挥部最高军事负责人,日丹诺夫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并责成他们两人统一指挥“西北”方面军和“北方”方面军的作战行动。与此同时,指挥部紧急动员百万列宁格勒居民夜以继日地沿着卢加河畔,构筑一条以卢加城为中心、南起希姆斯克、经卢加、北到金吉谢普全长约300公里的卢加防线,并在这条防线上部署了由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组成的卢加作战集群,其主要任务就是阻滞德军前进,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在列宁格勒附近周围再构筑第二、第三条防线。也就是为列宁格勒争取尽可能多的准备时间。
7月11日,德军坦克部队突破卢加防线外围据点波尔霍夫,朝着希姆斯克猛扑过来。就在卢加作战集群与优势的德军拼死作战的同时,苏军统帅部为减轻卢加作战集群的压力,命令“西北”方面军所属的第11集团军从旧鲁萨前出到希姆斯克西南方向的索耳策地区,对德第4装甲集团军的翼侧实施强有力的反突击。使德军损失飞机400多架,坦克120多辆,伤亡1万余人,迫使德“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莱布于7月19日下令暂停进攻,并不得不在卢加河畔据守待援达一个多月,从而为列宁格勒军民赢得了极为宝贵的准备时间。
经过双方的紧急调兵遣将,8月8日上午10时,德军首先从卢加河下游向苏军发起猛攻,德军的大炮在滂沱大雨中一齐瞄准苏军阵地轰击,顿时卢加河上弹雨如注,恶浪排空。德第41摩托化军所属第1、第6两个坦克师不顾恶劣的天气,向着列宁格勒—金吉谢普—纳尔瓦铁路线以南的一片开阔地疾驰而来。
8月9日凌晨,经过一天激战,德第1坦克师占领伊兹沃兹。10日,德军以第1坦克师为先导,继续推进到列宁格勒的莫洛斯科维策车站附近,这就使得德军随时都有可能切断加特契纳至纳尔瓦的铁路交通,使苏军纳尔瓦、金吉谢普、爱沙尼亚3个作战集群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为此,苏军“北方”方面军紧急命令新组建的列宁格勒第1近卫民兵师开赴这一地区投入战斗。8月12日凌晨,这支民兵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尚未来得及休整即与德军展开激战。后来,由于缺乏重装备,无法抵抗德军重型坦克的凌厉攻势,该民兵师才在给德军以重大杀伤后撤往金吉谢普。8月13日,金吉谢普防区的激战继续进行,德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于当天下午3时突破第1近卫民兵师据守的防线,占领了莫洛斯科维策车站,切断了金吉谢普至列宁格勒的铁路和公路线。
在卢加河上游的苏军防线左侧,德军于8月11日开始向希姆斯克地区发起进攻。12日,德军沿着伊尔门湖西岸猛攻苏军“西北”方面军指挥部所在地——诺夫哥罗德。经3天激战,苏军开始后撤,卢加至诺夫哥罗德的铁路线也被德军切断。德军这时用肉眼就能隐隐约约地望见诺夫哥罗德市内的许多建筑物的顶了。8月15日下午6时左右,德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突破苏军第一道防线,推进到该市市郊。16日清晨,苏军被迫从诺夫哥罗德撤出。诺夫哥罗德的失守,不仅使防守卢加弧形地带的苏军部队处于腹背受敌的困难境地,而且也使德军有可能前进到楚多沃,从而切断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10条铁路线。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德军占领诺夫哥罗德后,就立即向东北方向的楚多沃挺进。同时,以部分兵力准备越过沃尔霍夫河,占领提赫文,切断列宁格勒同苏联内地的铁路交通联系。
在卢加河中游防区内,虽然德军用2个师的兵力,于8月10日凌晨4时向卢加发起攻击,但在当地苏军的顽强抗击下,多次进攻均以失败而告终。曼施坦因在德军一再失利的情况下,建议把第3摩托化师调往卢加河下游,以增强那里的进攻能力,加快向列宁格勒的进军速度。这一建议被批准后,曼施坦因于15日挥师北上。与此同时,德军还以第50摩托化军继续在卢加牵制苏军。
就在德军向卢加防线发起全线进攻的时候,列宁格勒北面的芬兰军队也以3个师的兵力紧缩包围圈,直逼拉多加湖,并在西南方向的克克斯戈利姆地区向防守卡累利地峡的苏第23集团军的侧翼频频发起攻击。
这时,列宁格勒可以说已处于三面受敌的危急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弱德军的攻势,苏军统帅部命令“西北”方面军所属第34集团军利用德第16集团军因主力北上而在旧鲁萨和霍尔姆之间出现的一个宽达80多公里缺口的机会,从旧鲁萨沿铁路线前出到德第16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德诺地区实施强有力的反突击。德“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莱布对苏军这一突如其来的凌厉攻势感到十分意外,他不得不重新命令正在北上的曼施坦因掉头南下,前往旧鲁萨地区为第16集团军的被围部队解围。
8月21日,德军占领楚多沃,切断了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十月铁路。22日,德第16集团军在曼施坦因第56摩托化军的增援下,不仅解除了几乎被苏军围歼的危险,而且还向前推进到旧鲁萨东南的洛瓦提河畔。
8月25日,苏第34集团军终因力量悬殊而不得不撤出洛瓦提河沿岸。8月底,德军在卢加防线前遭受重大损失后进至距列宁格勒城南仅20公里的斯卢茨克——科尔平诺地区。
虽然对“北方”集团军群未能如期拿下列宁格勒不太高兴,但对莱布能在8月末挺进到列宁格勒城下还是私心窃喜的,为了加强“北方”集团军群的力量,使其能一鼓作气迅速攻下列宁格勒,他命令正在莫斯科方向作战的第39摩托化军北上驰援攻打列宁格勒。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在得到加强后,迅速以9个师的兵力向列宁格勒再次发动进攻,而这时盖世太保部队为了在德军占领列宁格勒后,能够“迅速恢复秩序”,也紧紧地尾随大军后面,它们甚至连供各种车辆进出列宁格勒用的特别通行证都印制好了。9月8日,德军占领什利谢尔堡,这就完全切断了列宁格勒与苏联各地联系的所有交通线,列宁格勒保卫者的处境更加困难了,现在他们只能经过拉多加湖和空中与外地保持着有限的联系。
9月16日,位于列宁格勒以南18公里、当年曾是老沙皇避暑胜地的普希金落入德军之手;17日,列宁格勒一条电车线路的终点站亚历山大罗夫卡失守。这时,德军离列宁格勒市中心的皇宫广场仅有14公里,德军的大炮已经能够直接轰击列宁格勒市区了。真可说是名副其实的“兵临城下”了。
形势异常危急!但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没有屈服,“西北”方面军司令员伏罗希洛夫元帅和军事委员日丹诺夫向300万列宁格勒军民发出紧急动员令:
“列宁格勒面临着危险,法西斯匪军正向我们光荣的城市——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逼近。我们的神圣职责是:在列宁格勒大门口,用我们的胸膛挡住敌人前进的道路!”
地理演讲稿
伊凡大帝 伊凡大帝
伊凡四世,即广为人知的伊凡大帝,是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伊凡雷帝对俄罗斯的影响深远,关于他的传说数百年来不胜枚举,对于他的历史评价也一直众说纷纭。传统上认为伊凡雷帝是一位暴君,生性冷酷无情,残忍多疑,视人命如草芥,尤其是晚年,对周围的大臣们几乎陷入病态的猜忌并大肆杀戮;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历史资料证明,伊凡大帝是当时沙皇俄国出色政治家和学者,博览群书,重视教育,推行了大量在历史上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措施,为俄罗斯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年伊凡大帝的父亲瓦西里三世在病重之际,为了保障儿子日后的王位稳定,特意下诏建立了一个由七位大贵族组成的摄政会议,这七位贵族将辅佐年幼的伊凡,直至他到十五岁亲政时为止。这七个人都是当时权倾一时的重臣,其中以伊凡的舅舅格林斯基大公为首,其次还有瓦西里三世的弟弟,也就是伊凡的叔叔安德烈;门庭显赫的瓦西里和伊万·舒伊斯基兄弟(另有父子的说法),另外三位是扎哈林,图奇科夫和沃伦佐夫三位大公。按照瓦西里三世的想法,这种安排足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可以保证年幼的伊凡有足够的能力对抗反对派云集的大贵族杜马。
1533年12月4日,瓦西里三世病逝。三岁的伊凡即位,史称伊凡四世。虽然瓦西里三世在生前就规定摄政会议将辅佐伊凡,但实际对朝政最有影响力的还是伊凡的母亲--叶莲娜·格林斯卡娅。年轻寡居的叶莲娜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宠臣,一位名叫伊万·奥伯连斯基的贵族。在奥伯连斯基的支持下,叶莲娜逐渐产生了所谓垂帘听政的想法,于是开始着手清除摄政会议。
这样,瓦西里三世去世还不到一年,大公国内部就开始分裂,以摄政会议的王党为一方,以叶莲娜为首的后党为另一方,权力之争拉开序幕。第一个回合的后党和王党之争以太后叶莲娜的胜利而告终。
叶莲娜对王党下手的突破口是1534年夏天的高级将领叛逃事件。这年8月3日,总领莫斯科南郊重镇谢尔普霍夫城军政的别利斯基大公和名将利亚茨基叛逃,投奔立陶宛大公国去了。时隔两天,因受到叛逃事件影响,摄政会议中为首的贵族格林斯基大公被逮捕入狱(另有被杀的说法),接着沃伦佐夫大公也遭到逮捕。接下来握有兵权的别利斯基和沃罗滕斯基家族也受到牵连,多人被逮捕。在一系列逮捕之后,叶莲娜在奥伯连斯基支持下成为摄政王,实际独揽大权。
叶莲娜·格林斯卡娅摄政期间,莫斯科大公国正在和立陶宛、克里木汗国和喀山汗国处于连年征战状态。为了保证莫斯科大公国的稳定发展,莫斯科大公国在这些军事冲突中占上风时,格林斯卡娅太后成功地这些敌对国家讲和。另外格林斯卡娅还推行了一项重要的金融改革--在俄罗斯货币体系中补充了一个新的货币单位:戈比,按照欧洲习惯,规定戈比是卢布的辅币,100个戈比等于一个卢布。
格林斯卡娅在摄政四年后的1538年4月3日,突然暴病身亡。史学界一致认为,太后格林斯卡娅是被毒害谋杀的。无论如何,年幼的伊凡成为孤儿。王党卷土重来,在格林斯卡娅去世后六天,就逮捕了太后的宠臣奥伯连斯基,将其投入监狱处死。以舒伊斯基兄弟为首的王党重新执掌摄政会议,操纵伊凡处理国政。舒伊斯基兄弟虽累世名门,但是对伊凡四世毫无敬意,欺负伊凡年幼,在宫廷上下为所欲为,甚至公开侮辱伊凡和他弱智的弟弟尤里。在瓦西里·舒伊斯基死后,伊万·舒伊斯基成为摄政王。
舒伊斯基的摄政王没有当几天,就在1540年被大贵族杜马驱逐,取而代之的是为人正直的别利斯基大公。过了两年,舒伊斯基再次暗中活动,推翻了别利斯基,再次成为摄政王。舒伊斯基一上台,就对反对他的朝臣们大肆迫害,逮捕杀掉了不少支持伊凡和别利斯基的大臣。
舒伊斯基在权势炙手的时候,只注意监视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却忘了盯住早熟的少年大公伊凡四世。1543年12月29日,在大贵族杜马开会期间,时年十三岁的伊凡四世突然命令手下卫兵逮捕舒伊斯基。尽管当时舒伊斯基在伊凡周围和朝中安插了不少党羽,但是事发突然,谁也没有想到伊凡能有此举,更不敢公开在朝堂之上反对大公。支持伊凡的大臣们趁机一举消灭了舒伊斯基在朝中的势力,同时推举伊凡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尤里·格林斯基为摄政王。
1546年12月,伊凡四世决定开始亲政。次年1月16日,伊凡登上王位,正式自称沙皇。拜占庭大牧首约瑟夫和其他三十六位拜占庭教区都主教承认了伊凡的沙皇称号,得到了东正教会的认可,这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君权神授"和"莫斯科是第三个罗马"的认可,也就是俄罗斯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而莫斯科是君士坦丁堡的继承人这个神权和君权交织的双重法律认可。于是,沙皇俄国诞生了。
伊凡登基后不到一个月,就举行大婚--皇后是阿娜斯塔西·科什金娜,是御前侍臣罗曼·扎哈林-尤里耶夫的女儿。阿娜斯塔西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以性格温柔,心地善良著称。罗曼家族因女儿为后而一跃成为显贵,从此自称罗曼诺夫家族。时隔百年,罗曼诺夫家族建立了俄罗斯留里克王朝之后的第二个王朝,而俄罗斯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彼得一世,按照家谱推算就是阿娜斯塔西的侄孙。
雄心勃勃的少年沙皇开始推行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1547年莫斯科大火之后,伊凡四世平定了城中居民因谣言煽动而引发的,此后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智囊团。
伊凡四世和他的智囊团们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包括建立新的贵族代议机构--缙绅会议,此后又建立了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行政衙门,专门处理政务。后来这个行政衙门成为中央政府的前身,此后从这个部门还分立出了外交衙门、刑事衙门等部门。伊凡四世还改革了司法制度,改变了此前在俄罗斯各城镇中督军和领主们独揽司法权的局面,规定凡是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有当地的贵族、缙绅等陪同听审,也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陪审团制度。对沙皇俄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还是军事改革:伊凡四世下令建立起职业的国家军队,将原来各城市里民兵性质的武装统一编为常备正规军,并指派贵族担任这些军队的将领;正式引入服役概念,规定凡是食俸禄者,必须在军中服役。这样各地的贵族子弟都被指派到军队中,担任各级将领,而贵族子弟获得官爵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战场上获得军功。此外伊凡四世还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兵种--射击军,射击军就驻扎在莫斯科城中,装备精良,配有当时最先进的火器,比起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射击军无疑是沙皇俄国的精锐力量。后来的历史证明,射击军在日后200余年的俄罗斯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伊凡四世还正式确定了俄国的国徽。从伊凡四世开始,俄国的国徽不仅仅是从拜占廷继承来的双头鹰,双头鹰的胸前还加上了留里克家族的族徽--绘有圣乔治立马挥矛,刺杀巨龙图案的盾牌。这个国徽图案被罗曼诺夫王朝沿用,直到现在的联邦制的俄罗斯。
1552年,伊凡四世已经亲政六年。22岁的伊凡踌躇满志,在成功推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内政之后,决定继续祖辈和父辈未竟的扩张事业。他选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喀山汗国。
伊凡四世即位之初,经祖辈、父辈两代的大力扩张,俄罗斯实际有效控制的领土面积已经和现代德法两国面积总和相当。俄罗斯的领土北起卡累利阿半岛,西至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戈梅利-切尔尼科夫一线,与波兰立陶宛王国接壤;在西南方和克里木汗国接壤,边境线从库尔斯克、叶列茨一线直至伏尔加河和苏拉河汇合处;在正南方就是顿河草原,那里居住着大量各斯拉夫民族、高加索民族和鞑靼人组成的哥萨克人,再就是鞑靼人建立的诺盖大汗国和诺盖小汗国;在伏尔加河流入里海的入海口处是鞑靼人建立的阿斯特拉罕汗国;而向东,就是俄罗斯的老对手喀山汗国。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伊凡四世执政初期的沙皇俄国,在南部、东部和北部,所谓边境线实际是地理概念,模糊不定,更没有明确的边界标志,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大致的势力范围。但在西部边界,也就是和立窝尼亚骑士团、波兰立陶宛王国接壤的那个边境线,和今天俄罗斯的西部边界线惊人地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当时切尔尼戈夫等地已经在俄国版图内(现在属于乌克兰领土),乌克兰首都基辅位于当时的边境线上;此外沿着波罗的海的海岸线,一条宽70-100公里的狭长领土,也就是今日圣彼得堡一带,当时还是立窝尼亚的领土。日后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沙皇俄国和欧洲的邻居们展开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
俄罗斯境内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自然是莫斯科。根据当时的统计,莫斯科城中共有41500户,居民数量超过10万人。当时俄罗斯在北部地区建立了为数不多的居民点,最北边的居民点已经建到了北极圈内。
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改革,伊凡四世极大地巩固了中央集权,把政权和军队牢牢地抓在手里。这首先体现在军队的作战能力上:当时的俄军装备了十六世纪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火炮,相应地也建立了一个新的军种--炮兵,一跃成为欧洲最强的军队之一。经过数年经营,俄军拥有了数量庞大的火炮。
据当时神圣罗马帝国驻沙皇俄国的大使约翰·科本采里写给皇帝马克西米里安二世的密信中记载,俄军每次发动大型战役,至少要出动上百门大炮。原来在中世纪时期建造的不可逾越的高大坚固的城墙,现在已经挡不住俄军大炮的轰击。除此以外,伊凡四世还下令铸造了重炮,这种大炮竟然重达数吨,每个炮弹的重量达到上百公斤。每当战场上俄军炮声轰鸣,往往能给敌方军队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
伊凡四世下令铸造的这批火炮不但威力巨大,而且服役寿命超常。每门大炮的服役年龄长达数十年,个别火炮竟然在十七世纪时仍在使用。这固然是因为当时的火炮结构简单,粗大笨重,不易损坏;但从另一方面,当时俄罗斯的火炮铸造工艺高超,金属锻造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也是火炮服役寿命长达百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俄军完成鸟枪换炮的转变后,雄心万丈的伊凡四世决定像祖辈和父辈一样,开疆拓土。第一个目标就选定了喀山汗国。
当时喀山汗国和克里木汗国的统治者均出自吉雷家族,喀山汗国的君主就是当年从克里木汗国迎奉入朝的。当莫斯科忙于内乱时,喀山汗国屡屡侵袭莫斯科东部边境城镇,主要的侵袭目标就是下诺夫哥罗德、维亚特卡、弗拉基米尔、科斯特罗马等城镇。
伊凡四世决定亲征喀山,目的已不仅仅是让喀山俯首称臣,成为藩属国,而是彻底征服,把喀山并入俄国领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伊凡三世前后共三次出征喀山汗国。前两次东征因为天气原因和兵力不足而失败。
1552年10月份,伊凡四世率军第三次亲征喀山汗国。这一次伊凡四世带了一支15万人的庞大军队,另外配备了150门火炮。喀山抵挡不住俄军的进攻,很快喀山就陷落了。称霸百年的喀山汗国灭亡。
伊凡四世废掉了喀山汗,手下大将亚历山大·舒伊斯基被任命为喀山督军,喀山正式并入俄罗斯版图。
历史学家们承认,征服喀山对俄罗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战略上,改变了俄罗斯强敌环伺的恶劣地缘政治局面,在东面打开了一个缺口,除去了俄罗斯在东部的心腹大患,使得边境城镇免予鞑靼骑兵频繁的侵袭之苦。从长远看,这使得俄罗斯腾出手来,以各个击破的战术,逐个灭掉了周围的强国,将领土扩张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次,喀山汗国的灭亡搬掉了沙皇俄国东进的最大障碍。在征服喀山后,向东可以翻越乌拉尔山,向南可以顺伏尔加河南下直达里海,这样西伯利亚和阿斯特拉罕两个汗国已成沙俄的囊中物。
为了纪念征服喀山汗国,伊凡四世下令在克里姆林宫前面的广场上建立一座教堂,名为圣母大教堂,即今日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喀山汗国灭亡后,俄罗斯加紧了在伏尔加河流域的殖民化,俄罗斯各地移民大举向东迁徙,潮水般地漫延过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裘皮和木材变成滚滚财富,通过喀山流入莫斯科,使得俄罗斯在同欧洲的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喀山就成为了多民族混居的繁华重镇。
此后数年时间里,伊凡四世派遣大将舍米亚金、切列米辛诺夫等出兵攻打阿斯特拉罕汗国,在顿河哥萨克骑兵的协助下,两度重创阿斯特拉罕汗国主力部队,最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伏尔加河和里海交汇处的都城阿斯特拉罕。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灭亡。这样,伊凡四世的沙皇俄国征服了整个伏尔加河流域,把领土扩张到了里海沿岸,并把扩张的触角伸向了高加索、中亚和西伯利亚。此时,西伯利亚汗国、诺盖大汗国和南方草原上的哥萨克人在名义上已经臣服于莫斯科。哥萨克人以实际独立的地位、拥有新占领土地的条件,为沙皇镇守南部边疆并成为开拓东部领土的先锋。
在取得一系列辉煌的军事、政治胜利之后,伊凡四世开始集中精力对付克里木汗国。
在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相继灭亡后,吉雷王朝的克里木汗德夫列特一世发誓要使阿斯塔拉罕和喀山复国。德夫列特还没来得及采取行动,先是1558年莫斯科的盟友、波兰将领维什涅韦茨基率军在亚速海出海口处的要塞亚速击败克里木军队,接着在1559年又被伊凡四世派出的名将阿达舍夫率兵击败,克里木汗国军队败退至克里木半岛。
阿达舍夫攻克了克里木汗国以贩卖人口而繁荣起来的港口城市克兹列夫,解救了大量的被掳人口和奴隶。虽然阿达舍夫的军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最终未能攻进汗国腹地克里木半岛,没能给克里木汗国以毁灭性的打击。做为反击,德夫列特一世的克里木军队和奥斯曼土耳其联军两度东征阿斯特拉罕,但均被阿达舍夫率领的俄军击败。
但是屡败屡战的德夫列特一世不肯就此罢休,不停北伐俄罗斯,终于在短短三年后攻陷莫斯科,成为克里木汗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伊凡四世在对外扩张频频得分之际,国内政局出现动荡。宫廷内出现的事变使得伊凡四世的性格逐渐发生了变化。
1553年,伊凡四世突然病倒,高烧不退。宫廷御医束手无策,马上就有消息说沙皇将不治身亡。沙皇病重的消息传出宫去,大贵族们马上就激烈的权力之争,为日后权力划分展开激烈争夺。争夺之激烈已经达到了公开程度。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伊凡四世竟奇迹般地复愈。从此就产生了有关伊凡四世的第一个传说:据说伊凡四世当时确实不治身亡,此后代替他秉政的是另一个人;另一种说法是伊凡四世当时确实未死,但高烧导致发疯,此后自称瓦西里·勃拉仁内,流浪民间。但这两种说法均未得到正史的认可。
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沙皇俄国同这一地区的邻居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伊凡四世时代,俄罗斯的边境线是楚德湖北岸和拉多加湖西岸,边境线与芬兰湾平行,距俄境到芬兰湾最近处仅70余公里。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领土扩张,而是具有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如果俄罗斯能够在芬兰湾建立一个港口,就可以贯通整个北方通商路线,自行出海,到英国、丹麦进行自由贸易,而不必途经波兰立陶宛王国或者瑞典;其次,没有港口城市,就无法建立起强大的海军,也就无法保证俄国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存在。
1556年,俄军向瑞典发动了进攻。战争持续了一年,以双方签订诺夫哥罗德和约而告终。这场战争没有给伊凡四世带来任何实际结果:双方边境线依旧,各自归还了对方的俘虏。唯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瑞典无条件放回了俄军战俘,而俄方只在收到瑞典的赎金后才归还了战俘。
1558年,伊凡四世向立窝尼亚发动进攻。战争开始后,俄军节节胜利,连下四城,立窝尼亚骑士团遭到沉重打击。战争持续到了1559年,立窝尼亚实际已经不复存在,其领土划入波兰立陶宛王国、瑞典和丹麦三国的势力范围。
当时的欧洲各国广泛流传着关于沙皇俄国的各种可怕的传说,欧洲人,从平民百姓到王公君主们很少有人到过莫斯科,道听途说的结果就是把俄罗斯想象成半开化的国家,把俄罗斯人想象成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可以说,欧洲是把俄罗斯和鞑靼人、奥斯曼土耳其相提并论的。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军事行动引发了欧洲的恐慌。接下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瑞典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原本即将以俄军胜利告终的立窝尼亚战争变得长期化,参战各方停停打打,不断地和谈、开战,就这样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583年。最终俄罗斯也没能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持续25年的立窝尼亚战争不但没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以俄罗斯西北领土上的六座城市被瑞典占领而告终。
1560年,伊凡四世的皇后阿娜斯塔西·格林斯卡娅暴病身亡。实际上皇后死于。四百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初,俄罗斯的科学家们打开了格林斯卡娅皇后的棺椁,采样阿娜斯塔西的头发进行了化学化验,发现了体内大量的铅、汞和砷,这就证明了伊凡四世的皇后确实是被谋杀的。
在丧妻之后,伊凡四世的性格大变,日益变得多疑冷酷。伊凡四世对周围近臣和贵族们的怀疑逐渐变为猜忌以致憎恨。本来就时时盘算如何巩固君权、削弱贵族势力的伊凡四世变得烦躁暴戾,开始对大臣们斧钺相向。
1562年,伊凡四世宣布"消藩",直接剥夺了所有贵族的领地,宣布所有俄罗斯的土地为沙皇一人所有,也大概就是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时的沙皇俄国是典型的分封建制的君主集权国家,所有受分封的督军、贵族各自代表沙皇统治自己的领地,也就是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一来,失去领地的贵族们变成了依靠国家俸禄生活的"公务人员",不但权力遭到剥夺,在经济上也陷入受制于沙皇的境地。
沙皇的举动招致了众多贵族们的齐声反对,在遭到镇压后很多贵族暗中联络波兰立陶宛王国,甚至个别激进的贵族们策划推翻伊凡四世,另立沙皇。这使得伊凡四世开始对贵族们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
伊凡四世首先清洗了自己的近臣,提拔了一些本非贵族出身的大臣。正因为他们的非贵族出身,才获得了沙皇的信任。而这批近臣也不遗余力地依靠铲除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来博得伊凡四世的信任与欢心。在这批近臣中,最出名的就是名为格里高利·斯库拉托夫的御前侍臣,因其身材矮小,人送外号"矮子斯库拉托夫"。
1564年12月3日,伊凡四世离开莫斯科,前往莫斯科附近的小城亚历山德罗夫。在这里,伊凡四世向莫斯科的宫里发去手谕,指责莫斯科的主教和贵族们勾结波兰立陶宛王国,指责他们叛国,伊凡四世称自己因此深觉受辱,宣布退位,不再当沙皇。但同时伊凡四世有没有指明谁来继承皇位。手谕传到莫斯科,朝中大臣们和主教均无言以对:众人皆知,伊凡四世的所谓叛国指控纯属凭空捏造,宣布退位却不指明继承人,是明摆着在做出姿态。但这些大臣又不愿做谄媚献谀之徒,不愿公开对伊凡四世歌功颂德,大表忠心,最后只好沉默,不做应对。
莫斯科群臣的沉默激怒了伊凡四世,他把这种沉默看成是对其不忠的表现。伊凡四世宣布建立消藩区,并在消藩区属地挑选精壮青年,严加训练,建立了沙皇禁军。所谓消藩区,就是沙皇直辖区,在行政上直接受沙皇管辖。消藩区覆盖了莫斯科周围的几个城市,还有莫斯科城内的几条街道。在消藩区内,执行沙皇意志的只有禁军,禁军集司法、审判和执法于一身,而且只向沙皇一人负责。这就使得伊凡四世可以随时按照个人意愿,逮捕任何一个人,不经任何司法程序随意定罪,加以处置。
禁军士兵们骑着马,全副武装,身后背着扫帚,象征着要扫除一切"叛国者";马颈下挂着狗头,象征着对沙皇的忠心,随时准备按照沙皇的意愿咬死任何人。他们终日在消藩区内巡行,逮捕了大量"叛国投敌"的贵族,大多数被逮捕者很快就被处死,极少部分人侥幸得以全生,但被流放到北部高寒地区。据史书记载,有时在一天里处死的人之多,以致流经亚历山德罗夫的舍尔纳河被染成了红色。
伊凡四世在基本清除了他认为的贰臣之后,回到了莫斯科。这时候伊凡四世的独裁权力达到了顶峰,全俄罗斯上下噤若寒蝉,无人敢于发表任何与沙皇相左的言论。
在贵族们集体失声之际,只有代表神权的教会,敢于公开反对沙皇。1568年,德高望重的都主教菲利普拒绝支持伊凡四世的消藩制度,并多次声言沙皇的举动是逆天而行,不符合基督教义。伊凡四世并未因为都主教德高望重、以上帝名义代言就有所忌惮,暴怒之中下令将菲利普都主教投入监狱,次年被"矮子斯库拉托夫"扼死在狱中。
对贵族们大肆杀戮之后,伊凡四世并未罢手,清洗和镇压浪潮被沙皇禁军进一步放大。根据密报,伊凡四世认为诺夫哥罗德暗中和波兰立陶宛王国勾结,图谋叛变,于是派禁军前往该城,大肆进行逮捕和处决,诺夫哥罗德被禁军血洗一空。
伊凡四世因消藩过程中展现出的恐怖手段,获得了"伊凡雷帝"的称号。
但另有史料表明,伊凡四世的独裁有可能被夸大了,镇压和清洗没有达到传说中的规模,例如他就曾亲自赦免了很多贵族,而且严格恪守基督教教义,清明行政。身为沙皇,每天清晨四时就起床处理政务,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教堂内做祈祷。以虔诚的东正教徒自居的伊凡四世,竭力展现宽宏仁慈的一面,但还是背负上了暴君的恶名。
现在有关消藩前后的历史,大多出自外国驻俄罗斯使节们和反对伊凡四世的贵族们的记载。当时俄罗斯当时印刷出版远不如欧洲不发达,俄罗斯宫廷史官记载的历史传播范围远远不如前者。换句话说,伊凡四世丧失了话语权,在新闻战中败给了反对派。但在当时,伊凡四世并不关心自己的历史名誉,他关心的只是如何巩固君权。
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可避免地招致外敌的大举入侵。南方一直寻隙觊觎俄罗斯的克里木汗国集结兵力,开始进攻俄罗斯。
此前克里木汗国一直没有停止对沙皇俄国南部地区的侵袭,远在伊凡四世消藩之前,克里木汗国就曾在1552年联合土耳其盟军,出动7千余骑兵,打到图拉附近,被当地守军击退;后又集合了6万余人的军队再度大举入侵,但被舍列梅捷夫大公率领的7500人的精锐射击军再度击退。
1571年,波兰立陶宛国王西格蒙德-奥古斯特劝说克里木汗德夫列特一世进攻俄罗斯。德夫列特一世一直以鞑靼人诸汗国之首自居,加之此前曾发誓要恢复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故而作了充分准备,进军北伐。这一年,德夫列特一世集合了汗国的4万精兵,此外又征集了大小诺盖汗国、高加索的切尔克斯人,出兵北上。很快,克里木汗国的联军就抵达俄罗斯腹地,占据了莫斯科以南的大片土地。起初德夫列特一世并没有计划进攻兵精粮足的莫斯科,但在北伐途中,遇到少量背叛伊凡四世、前来投奔克里木汗的俄军。据叛军透露的情报,俄罗斯不但因消藩引发政局动荡,而且这一年又发生大面积饥荒,加之爆发瘟疫,因饥饿和瘟疫致死的人多达数十万,莫斯科城内空虚,已经无力对抗克里木军队。德夫列特闻言,立即决定全力进攻莫斯科。
德夫列特一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统帅。在力量对比悬殊之际仍未敢轻敌大意。他派出少量部队佯攻俄军防守严密的莫斯科南大门谢尔普霍夫要塞,自己率领主力绕过要塞,西进越过乌格拉河,从西南方向进攻莫斯科。莫斯科西南地区之有6千名守军,很快就全军覆没。此后德夫列特的军队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直抵莫斯科城下。
伊凡四世曾有众多妻子,史书上正式记载的就有七个或八个。按照东正教规定,沙皇只能三次成婚,其他的妻子均为非法,得不到教会的承认。在十月革命前,结婚生子等民政不是由行政部门来负责,而是教会才有权力承认婚姻是否合法和有效。伊凡四世的第一个妻子阿娜斯塔西在1560年夏被毒害致死后,伊凡四世于次年再婚,但很快第二个妻子也死掉了。此后伊凡四世的第三个妻子还未及成婚就死了,他就这样频繁再婚,直至第八个妻子。
教会只承认伊凡四世的前四个妻子是合法的。这四个妻子都是在教会承认后才正式被宣布为皇后。伊凡四世的频繁再婚在当时是很不同寻常的。
伊凡四世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一方面严格恪守教义,但另一方面在结发妻子被害后,性格变得多疑暴戾,续弦妻子中有几个就是遭到伊凡四世猜忌,在暴怒中下令被毒死或是扔到河中溺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伊凡四世一直想生一个继承人。
伊凡和阿娜斯塔西一共生了五个孩子,长女安娜和次女玛丽娅都在幼年夭折。此后伊凡又生了个儿子德米特里,本可立为王储,但在德米特里两岁的时候,被保姆失手坠入河中,溺水身亡。伊凡和阿娜斯塔西此后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做伊万,另一个是弱智的幼子费奥多尔(历史惊人地相似:当年伊凡四世的弟弟尤里也是弱智)。伊凡四世和其余合法的三位妻子均无子嗣,这样伊凡膝下只有伊万和费奥多尔两个儿子,费奥多尔弱智,不能继承大统,伊万就成了唯一的继承人,遂被立为王储。
1580年,伊凡四世最后一次结婚。末任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伊凡给这个儿子起名为季米特里。因为这个婚姻为得到教会承认,季米特里被认为是非法所生的私生子。
就在这一年,在伊凡四世的住持下,弱智的儿子费奥多尔举行大婚,新娘是消藩时期禁军将领戈东诺夫的女儿伊琳娜。婚后,戈东诺夫家族成为皇亲,故而全家被加官进爵,家族长子鲍里斯,也就是国舅,被册封大贵族称号。
俄罗斯的旅游胜地有哪些?
那就给你一个《海拔与足球》吧。这个既是文化又是地理!
足球的竞技发挥水平,会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很多球迷应该都注意到2007年12月的一条新闻,国际足联通过了“限高令”,禁止在海拔2750米以上的地方举行国际足球比赛。本来国际足联想限制得更严格,超过2500米就不许设主场,但是南美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几个拥有高原主场的国家,对此强烈反对,因此,妥协的结果是,限高标准又往上提了点。不过,这场风波可能还没有结束,玻利维亚的首都拉巴斯海拔为3600米—几乎快赶上拉萨了,他们可不想这么轻易地放弃自己的高原优势。
高原对玻利维亚足球起了多大的作用,看看美洲杯的数据就知道了,这支球队2次进入美洲杯决赛,全都是借着东道主的优势。他们队员的心肺功能早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但是,其他球队来到高原上,即便是实力强劲的巴西队,都是很难发挥水平的,他们能克服高原反应,跑满90分钟就谢天谢地了。在看到玻利维亚于1994年,厄瓜多尔于2002、2006年因高原主场优势获得世界杯出线权后,足球方面没落了若干年的秘鲁也动心了,想把主场搬到海拔3400的库斯科,虽然其绝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沿海和低海拔谷地。可惜,如今,这限令一出,秘鲁人的计划只能胎死腹中了。
我们国家队最近也动起了高原主场的念头,2010年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中国的第一场主场迎战澳大利亚,确定安排在海拔1800米的昆明。据说,国足总教练当年率加纳队闯进德国世界杯,就曾在预选赛上因带队前往纳米比亚训练提前适应高原条件从而攻破了南非队设下的高原主场“陷阱”,如今又想以高原“陷阱”难倒澳大利亚。
用手机打字,打这么多,手都麻了…
俄罗斯西部旅游景点介绍 俄罗斯东部旅游
俄罗斯主要观光城市
?莫斯科
?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以红场为轴心,可以在周边看到诸多俄罗斯风格的特色建筑。这些建筑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基因。
瓦西里升天教堂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严厉的色彩,洋葱头式的塔顶,在蓝天的映照下仿佛冰淇淋一般。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的“白宫”,总统办公的场所一样开放供游人参观。内有彼得保罗大教堂和二战时期制造的炮王、钟王。
新圣女公墓是俄罗斯名人长眠之地,这里常年游人祭拜,是生命开始的地方更代表了俄罗斯人对智慧、才能的尊重。
?圣彼得堡
?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艺术灵魂。
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内部收藏有上千件艺术珍品。
夏宫是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的避暑宫殿。夏宫广场有诸多造型各异,或华丽、或精巧的喷泉,绝对会让夏季到来的你平添许多凉意。
滴血大教堂是世界四大教堂之一,这座教堂的传说与历史让它原本肃穆华丽的外观更添悲彩。
?谢尔盖耶夫镇
?
小镇位于俄罗斯的郊区,有着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安宁、平和。
镇上的教堂建筑群是最有特色的去处,在教徒谢尔盖耶夫最早建立的一座修道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主教堂外观仿造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而建,不同的是前者有着蓝色的洋葱顶,白色的主体石墙外壁,更加平和优雅。
??贝加尔湖
?
贝加尔湖是“西伯利亚明眸”,月牙形的造型更平添优美。
可乘坐环湖列车游览,亦可徒步沿河岸静静走走,呼吸着湖边的清新空气,汪如同海水般广阔幽兰的湖水以及岸边茂密的白桦林,这才是自然应该有的模样,生命的本初。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贝加尔湖的特有生物,如环斑海豹等。冬天能冰下垂钓,夏天的湖水温度适宜,可畅游其间。
里斯特卡温镇是贝加尔湖的小镇,有着贝加尔湖沿岸居民特有的生活特色和优美景色。
新西伯利亚
?
对于西伯利亚这个名字我们一定不陌生——那是天气预报里冷空气吹来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给新西伯利亚带来了无法复制的自然风光,平原广袤,植被丰富。
?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
海参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座有着复杂历史情感的城市。不过,这种复杂并不欣赏这座城市的魅力。这里有着丰富的海鲜资源,市内的东正教堂有着独特的建筑外观,这里还有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火车站。
另外还有苏兹达里
苏兹达里是一个古城,在这里保留了很多的先前的建筑,这里的木质建筑也是最为出名的,这样的一个古城自然环境优美,有多处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人们是以种植黄瓜等蔬菜生活的,因此这里的富人被称为“黄瓜富翁”,尽管这个城市的人口不多,但是教堂却很多,展示了人们的美好信仰。
俄罗斯的城市中有: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 那么这个 格勒 是什么意思?
俄罗斯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去俄罗斯旅游应该注意些什么?
1、在红场西面的克里姆林宫,它是俄罗斯的心脏地位、政治中心,红场上最主要的建筑,也是俄罗斯民族最负盛名的历史丰碑,还是全世界最美的建筑作品之一。克里姆林宫的中央是索皮尔雅娜广场,周围环绕的都是历史、艺术和纪念性建筑,中心是大伊凡钟楼,钟楼旁有世界最大的沙皇钟。克里姆林宫还珍藏了大量的文物,详细的记录了俄罗斯的历史。许多的俄罗斯之谜,在这里都能得到解答。
2、与克里姆林宫相邻的瓦西里大教堂,呈现的是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的艺术风格,它是俄罗斯东正教最华丽的建筑之一。整座教堂由9座塔楼巧妙地组合为一体;在高高的底座上耸立着8个亮丽色彩的塔楼,簇拥着中心塔。此教堂没有正、侧、背面之分,每一面都是正面。在建筑规模上看并不是很宏伟,但它独特的设计与美感让你忽视了这些缺点。
3、红砖银顶的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里面有最完整,最丰富的古币收藏室,还有大量的出土文物,这里丰富的展品和档案材料,全方位的介绍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列宁墓就在红场的西侧,最初的列宁墓是木制结构的,后来改建后用的花岗石和大理石。如今的列宁墓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整体是个阶梯状的3个立方体,墓顶的平台两侧是个可以容纳上万人的观礼台。
俄罗斯旅游注意事项:
1、游客必须随身保管好自己的有效证件(护照)。
2、俄罗斯的通用货币为卢布,在口岸按当天的汇率兑换。
3、手机原则上可以带出境,但在俄罗斯边检经常发生中国游客的手机被没收或罚款等事情,所以建议大家把手机寄存在口岸。
4、俄罗斯的宾馆不提供拖鞋和牙具。
5、应自备少许常用药品。
6、凡带高档照相机、摄象机、大额人民币、美元等外币,都必须如实报关登记,并且在回国时货币数量必须小于或等于所填报数额。
7、在俄罗斯境内禁止在公共场所喝酒,吸烟等,在旅游观光过程中,要求着装正规;不得着拖鞋或着运动服进入。
8、在服务性场所,如饭馆里,一般给小费。
9、应邀做客时,进屋先脱衣帽,向主人及其他人问好。在主人家里,先向女主人鞠躬问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置上。
10、用餐时请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面包用手拿。举杯饮酒请用右手。嚼东西时把嘴闭上,不能嚼出声来。吃水果一般削皮。在宴会上须“绅士”一些,照顾身旁的妇女。
11、俄罗斯人有“泡澡塘”的习惯。所泡的蒸汽澡堂,有炉子、烧热的石头,把水泼到石头上,立即出现蒸气,然后用白桦树条编成的扫帚拍打身子。
12、如果进一步交谈,你可以按对方性别年龄,分别称“先生”(嘎斯巴季尼)、“**”(捷乌什嘎)、“女士”(达姆)、“朋友”(得路克)、“小伙子”(马拉多依)。
13、还有,对他人不得用手指指点点,交谈时不要大声嚷嚷。俄罗斯人在公共场合要么不说话,要么低声交谈,很文明。
俄罗斯景点 俄罗斯十大旅游胜地
1、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克里姆林宫城市最古老的部分,不仅是莫斯科也是全俄罗斯的象征。这里曾建造着尤里?多尔戈鲁基的堡垒,第一次在史册中提及是在1147年。在这里坐落着1519世纪的建筑群,包括大克里姆林宫、军械库、参议院大楼,这里是俄罗斯总统的官邸。还有完美的教堂建筑,以及俄罗斯铸造艺术珍品钟王和炮王。红场,兴建于十四世纪,坐落着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国家历史博物馆建筑和布尔什维克领袖弗拉基米尔?列宁的陵墓。
2、圣彼得堡的历史中心:圣彼得堡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这得益于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它的历史中心区和市郊有著名的宫廷和教堂建筑群,它们是18~19世纪期间,由俄罗斯和意大利工匠们建造的。非常值得游览的是_彼得保罗要塞、彼得保罗大教堂、珍品陈列馆、彼得一世的夏宫、东宫、斯莫尔尼宫、埃尔米塔物馆、科学院、艺术学院、大理石宫、陶立特宫、阿尼奇科夫宫、喀山大教堂、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瓦西里岛的岬角、宫廷广场、涅瓦街。除了圣彼得堡的历史中心外,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还有市郊的宫廷园林建筑群,您会在这里找到最豪华的夏宫。
3、勒拿河柱状岩:勒拿河柱状岩-垂直的岩石沿着勒拿河岸绵延40公里至雅库特。它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前寒武纪时期(5.3亿年前)。从远处看,柱子像一整座墙插入河里。庄严又宏伟,它们以其非凡的美丽吸引着人们的到来。自2012年起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
4、索洛韦茨基群岛:索洛韦茨基群岛包括六座岛屿,位于白海,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距阿尔汉格尔斯克250公里。这里有许多考古遗址,其中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3000年。中心建筑之一索洛韦茨基修道院,始建于15世纪上半叶。在20世纪初,东正教的百年修道院变成了政治犯劳改营,一直存在到1939年。在90年代才重新恢复了修道院生活。已成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索洛韦茨基群岛,不仅以其充满戏剧性的历史,还因其不同寻常的景色,其中包括丘陵、湖泊、洼地,吸引游客的到来。自1992年起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
5、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白石纪念碑:在7~8世纪,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以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为首,依然保持着独有的建筑艺术流派的样式。其主要特点铺设着完美比例的白色石灰石砖,精致的石雕,建筑物外观优美,与大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这种风格最鲜明的代表是弗拉基米尔圣母升天大教堂和德米特里大教堂、金色大门、苏兹达尔圣诞大教堂和苏兹达尔克里姆林宫、叶夫菲米救主修道院和波克罗夫斯基修道院。自1992年起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
6、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是独一无二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其年龄为2500万年。贝加尔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俄罗斯最大的湖泊。拥有世界20%的淡水资源。贝加尔湖湖水清澈透明,一些物体在水下40米还能看到。湖泊里共计有上千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其中有3/4在其他地方尚未发现。贝加尔湖独特的美丽以及风景如画的海湾和新奇别致的峭壁,吸引着来自俄罗斯和世界各个角落的游客们。是俄罗斯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7、间歇泉谷和堪察加火山:间歇泉谷和堪察加火山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上,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火山博物馆,共有300多座活火山和死火山,数十个间歇泉。始建于1934年的克罗诺基火山自然保护区,坐落着26座火山(其中有12座活火山),还有高山冰川和湖泊。间歇泉谷是欧亚大陆唯一一个世界规模的奇特景象。在六公里长的地段有20多个大型间歇泉,数十个温泉和蒸汽流。
8、阿尔泰山脉:阿尔泰_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南部地区,拥有截然不同的景致,从草原和原始森林到高山冻原和冰川。在其范围内有四个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自然公园。.阿尔泰自然保护区,共计有1500种高等植物,以捷列茨科耶湖和它附近独特的原始森林而著名,其淡水储量仅次于贝加尔湖。别卢希自然公园的主要名胜古迹是双头山,高度为4506米,山顶被永久性冰雪覆盖。只在20世纪被人类征服过。在卡通斯基生物圈保护区主要是以冰川景观为主,冰川占据了其领土的50%。其中最大的是卡通斯基滋养的卡通河,是漂流爱好者最喜爱的。这里还有风景如画的冰川湖梯形急流。最后,乌科克墓葬区_高原永久冻土地带,在这里发现了远古画家刻在岩石上的绘画和古代墓葬。自1996年起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
9、库尔斯沙嘴:库尔斯沙嘴是位于波罗的海东南部的一个沙滩半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沉积地貌(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在中世纪时,人们就开始加固被海水和风力破坏的沙层。至17~18世纪末,在沙嘴的森林面积仅为10%,沙子开始覆盖居民点、道路和幸存的树木。19世纪中叶,开始了植树造林的工作。今天,林带占据了库尔斯沙嘴面积的2/3。
10、燕巢: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这座城堡更换了许多主人,并在地震中幸存了下来。最初属于德国工业家弗拉基米尔?施泰因格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新的主人在其中开设了饭店。在30年代这座建筑被认为有危险并关闭了起来。30年后就开始修复这座建筑。
俄罗斯旅游景点 俄罗斯旅游景点有哪些
1、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红场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红场是俄国历代皇帝居住的宫殿以及宗教中心,归属于全球历史文化遗产。红场是巴黎最历史悠久也是最知名的城市广场,是巴黎甚至全部乌克兰的代表。
2、俄罗斯圣彼得堡历史中心区
圣彼得堡历史中心区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诸多知名的城堡和宗教信仰古建筑群,在其中约翰宫是彼得堡最奢华的行宫,也是来此必游的城堡。
3、勒拿河柱状岩
勒拿河柱状岩位于勒拿河柱状岩自然公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前寒武纪时期,距今已有5.3亿年历史,从远处看像一整座墙插进水中,观感时分震撼。
俄罗斯有什么名胜古迹
问题一:俄罗斯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克里姆林宫、莫斯科红场、叶卡捷琳娜花园、彼得堡罗大教堂、普希金城、涅瓦大街、俄罗斯金环、新圣女暮等。
问题二:俄罗斯有哪些名胜古迹? 莫斯科
1.克里姆林宫 2.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圣母檀蠼烫茫 3.红场 4.救世主基督大教堂 5.阿尔巴特大街 6.新处女修道院 7.马涅什广场(练马广场) 8.欧罗巴广场
圣彼得堡
埃尔米塔物馆国立埃尔米塔物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艺术博物馆之一。
涅瓦大街圣彼得堡市最主要的大街。
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曾经是俄罗斯帝国最主要的大教堂。
宫廷广场历史上它曾经是圣彼得堡市的中心,建于1829年。
冬宫这里曾经是俄罗斯沙皇的官邸,建于1754年至1762年间。
亚历山大柱为庆祝俄罗斯民族在1812年卫国战争中取得胜利而建造。
青铜骑士它是一座纪念彼得大帝一世的纪念碑,坐落在圣彼得堡市古城区中心地带的枢密院广场上。
彼得保罗要塞它是圣彼得堡市城市建设的开端,也是欧洲最非凡的建筑物和防御工事。在彼得保罗要塞有一座著名的“俄罗斯的巴士底狱”,这里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用来关押政治犯。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修道院该修道院建于彼得一世时期,坐落于涅瓦河边。
圣滴血教堂圣滴血教堂又名基督复活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该教堂的名字来源于喀山圣母圣像画。
圣彼得堡市郊区的博物 馆俄罗斯北方首都的郊区也同样闻名于世。
彼得宫彼得宫是圣彼得堡郊区最美丽的景点之一,坐落在芬兰湾南岸。
巴甫洛夫斯克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把此处送给了她的儿子,王位继承人大公保罗·彼得罗维奇(保罗一世)作为他避暑行宫。
奥拉宁堡(罗蒙诺索夫)奥拉宁堡是彼得大帝送给彼得堡总督亚历山大· 缅希科夫的礼物。
加特契纳,独具特色的宫廷园林建筑群。
问题三:莫斯科有什么名胜古迹 红场 克里姆林宫 瓦西里大教堂 新圣女公墓 胜利广场 莫斯科建城只有8哗0年 所以所谓的古迹其实都很“年轻”
问题四:俄罗斯都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世外桃源:幽静的苏士达小镇 苏士达建筑大都以白为主色,并建在流经全城的卡缅卡河两旁高高的河岸上。 在莫斯科东北面200公里外,有一宁静、美丽、乡土味浓郁,且 *** 了俄罗斯古代宗教文明小城镇DD苏士达(Suzdal)由12世纪开始至17世纪,这里共建筑了11所修道院和25所教堂。这些历史建筑大都以白为主色,并建在流经全城的卡缅卡河(Kamenka River)两旁高高的河岸上。建筑的布局和形式都与大自然的风水气势相协调,加上镇内民宿多以粗大的园木建造,屋檐和窗框上都雕刻上精美图饰,除了古色古香的路灯,没见电线杆或天线,因而组成了多幅美丽,宁静和谐,幽雅的乡土景色。在这仅有9个平方公里的镇里,时见河水缓流,野花盛开;苍天的蔚蓝,融入一片片翠碧绿草,配以古色古建筑,感觉截然如入梦幻。漫步于这诱人风景,始明了她为何成为俄国很多画家创作的源泉。 哥尔克村列宁故居 哥尔克列宁故居位于莫斯科以南35公里,原是一个地主庄园,1918年列宁遇刺后在这里养伤,1924年1月,53岁的列宁在经过数次中风后在这里逝世。他在这里说出了他的“临终遗嘱”,其中有一段有名的警告:“斯大林同志手中已经集中了无限的权力,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始终非常谨慎地使用这种权力?”庄园里的钟表都停在6点50分,列宁离去的时刻。尽管房屋已年久失修,但一些珍奇的纪念品还保存在这里,像列宁专用的劳斯莱斯轿车,它考虑了俄罗斯的特点进行了改装,加上了滑雪板和半履带后轮驱动装置。
问题五:俄罗斯有哪些名胜古迹 俄罗斯的古迹集中在莫斯科 彼得堡和金环城市,主要以教堂为主
问题六:俄罗斯的旅游胜地有哪些? 俄罗斯主要观光城市
莫斯科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以红场为轴心,可以在周边看到诸多俄罗斯风格的特色建筑。这些建筑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基因。
瓦西里升天教堂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严厉的色彩,洋葱头式的塔顶,在蓝天的映照下仿佛冰淇淋一般。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的“白宫”,总统办公的场所一样开放供游人参观。内有彼得保罗大教堂和二战时期制造的炮王、钟王。
新圣女公墓是俄罗斯名人长眠之地,这里常年游人祭拜,是生命开始的地方更代表了俄罗斯人对智慧、才能的尊重。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艺术灵魂。
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内部收藏有上千件艺术珍品。
夏宫是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的避暑宫殿。夏宫广场有诸多造型各异,或华丽、或精巧的喷泉,绝对会让夏季到来的你平添许多凉意。
滴血大教堂是世界四大教堂之一,这座教堂的传说与历史让它原本肃穆华丽的外观更添悲 *** 彩。
谢尔盖耶夫镇
小镇位于俄罗斯的郊区,有着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安宁、平和。
镇上的教堂建筑群是最有特色的去处,在教徒谢尔盖耶夫最早建立的一座修道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主教堂外观仿造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而建,不同的是前者有着蓝色的洋葱顶,白色的主体石墙外壁,更加平和优雅。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是“西伯利亚明眸”,月牙形的造型更平添优美。
可乘坐环湖列车游览,亦可徒步沿河岸静静走走,呼吸着湖边的清新空气,汪如同海水般广阔幽兰的湖水以及岸边茂密的白桦林,这才是自然应该有的模样,生命的本初。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贝加尔湖的特有生物,如环斑海豹等。冬天能冰下垂钓,夏天的湖水温度适宜,可畅游其间。
里斯特卡温镇是贝加尔湖的小镇,有着贝加尔湖沿岸居民特有的生活特色和优美景色。
新西伯利亚
对于西伯利亚这个名字我们一定不陌生——那是天气预报里冷空气吹来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给新西伯利亚带来了无法复制的自然风光,平原广袤,植被丰富。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海参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座有着复杂历史情感的城市。不过,这种复杂并不欣赏这座城市的魅力。这里有着丰富的海鲜资源,市内的东正教堂有着独特的建筑外观,这里还有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火车站。
另外还有苏兹达里
苏兹达里是一个古城,在这里保留了很多的先前的建筑,这里的木质建筑也是最为出名的,这样的一个古城自然环境优美,有多处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人们是以种植黄瓜等蔬菜生活的,因此这里的富人被称为“黄瓜富翁”,尽管这个城市的人口不多,但是教堂却很多,展示了人们的美好信仰。
问题七:俄罗斯有什么著名的景点吗? 去穷游网或马蜂窝看攻略游记吧。
问题八:俄罗斯有哪些旅游景点 这个就比较多了,俄罗斯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好玩儿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了,给你几个区域概念吧
1、政治中心莫斯科,及其周围的金环城市(谢尔吉耶夫镇、弗拉基米尔 、苏兹达尔、科斯特罗马、乌格利奇、雅罗斯拉夫尔)
2、北方首都圣彼得堡及周边的几个城市(维堡、大诺夫哥罗德、布斯科夫、彼得工厂、拉多加湖区、奥涅加湖区等)
3、南方黑海边上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几个城市(索契、捷姆留克、格连吉克等海边度假胜地)
4、北冰洋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5、远东首府海参崴(俄语弗尔迪沃斯托克)
6、大名鼎鼎的环贝加尔湖区
其他的都不是很出名,你的问题范围缩小点就更好回答了
问题九:俄罗斯有哪些旅游景点啊? 红场,克里姆林宫,胜利广场,凯旋门,普希金广场,冬宫,夏宫,全俄展览中心,圣瓦西里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埃尔米塔物馆,谢尔盖耶夫庄园,奥斯坦基诺庄园,莫斯科电视塔,莫斯科大学,青铜骑士像,旧阿尔巴特大街,涅瓦河,伏尔加河等等
俄罗斯有哪些旅游景点
这个就比较多了,俄罗斯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好玩儿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了,给你几个区域概念吧
1、政治中心莫斯科,及其周围的金环城市(谢尔吉耶夫镇、弗拉基米尔 、苏兹达尔、科斯特罗马、乌格利奇、雅罗斯拉夫尔)
2、北方首都圣彼得堡及周边的几个城市(维堡、大诺夫哥罗德、布斯科夫、彼得工厂、拉多加湖区、奥涅加湖区等)
3、南方黑海边上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几个城市(索契、捷姆留克、格连吉克等海边度假胜地)
4、北冰洋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5、远东首府海参崴(俄语弗尔迪沃斯托克)
6、大名鼎鼎的环贝加尔湖区
其他的都不是很出名,你的问题范围缩小点就更好回答了
俄罗斯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莫斯科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有许多历史和现代建筑值得关注。您可以参观圣巴兹尔大教堂、列宁陵墓和许多其他旅游景点。有许多公共公园,博物馆,艺术画廊,花园,酒店,餐馆和购物中心供游客参观。如果你想探索更多的俄罗斯,那么访问一次,并体验俄罗斯的文化,历史,食物等更多。
2、诺夫哥罗德
它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建筑物可供观赏。它是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有许多中世纪的纪念碑,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它有精美的铜门和坚硬的石墙。这里的其他旅游景点还有观景宫、钟楼和钟楼。圣尼古拉斯大教堂是最优雅的地方之一。
3、弗拉迪米尔
弗拉基米尔是俄罗斯最精致的城市之一,有许多旅游景点。这座城市位于莫斯科的东侧,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和现代化风格的建筑。弗拉基米尔的一些最好的景点是金门,假设大教堂,圣德米特里厄斯大教堂等等。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的白色古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名录,你也可以在这个城市美丽的公园里散步。
4、伏尔加河
俄罗斯约有11个城市位于伏尔加的分水岭,它是航行目的中心,在这条河的河岸上建造了许多水坝。还有游船供游客游览,附近伏尔加河地区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您还可以乘船游览更多的小村庄,也可以享受一些美味的俄罗斯美食。
5、凯瑟琳宫和公园
凯瑟琳宫位于圣彼得堡南侧的萨尔科耶塞洛镇,这座宫殿曾经是俄罗斯沙皇的避暑之所,它建于17世纪初。大约100公斤的黄金被用来建造灰泥外墙,这里有许多雕像。入口门是洛可可风格,餐桌上有哑巴装置。美丽的公园是这里必须观赏的景点,这里绿树成荫。
二战中苏联是如何抵抗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三年的围攻的?
俄罗斯的城市中有: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 那么这个 格勒 是什么意思?
苏联、俄罗斯有以名人命名地名的习惯。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等地名中的“格勒”是城市的意思。(“格勒”与现代俄语中的город发音接近) “堡”也是城市的意思(大概缘于德语)“斯坦”是国家的意思(缘于突厥语,俄语)。 其他一些城市名称确实有字尾,如布拉格维申斯克(布拉格维-“报喜”的意思)、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与人名有关)、哈巴罗夫斯克(哈保罗夫-人名),叶卡捷琳堡(人名) 但是,俄罗斯等俄语国家城市绝非都有后缀,莫斯科是约定俗成的译名,按照发音规则应该是“莫斯科娃”。取名于“桥”有关,明斯克(取名于обмен,即“交易”“贸易”)。这类的例子还有萨马拉,萨拉托夫等 俄罗斯不同级别的城市都有叫法 格勒----相当于我国的直辖市 斯克----相当于我国的省级市 在俄语中град(гoрад )是“城市”的意思(汉语翻译为“格勒”实际发音近似于:格拉得) Ленинград(列宁格勒) 就是列宁市或者列宁城; Сталинград(斯大林格勒)就是斯大林市或者斯大林城。 至于Москва(莫斯科)、Мурманск (摩尔曼斯克)、Челябинск (车里雅宾斯克)、Минск(明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布拉格维申斯克、伊尔库茨克...等等的字尾都带有“斯克”,就没有任何解释了,大约相当于我们的: 郑州、杭州、广州、兰州、福州、柳州、锦州、常州、苏州、温州、德州、雷州、惠州、株洲......的意思
俄罗斯地名中经常有“格勒”,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是 什么意思?苏联、俄罗斯有以名人命名地名的习惯。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等地名中的“格勒”是城市的意思。(“格勒”与现代俄语中的город发音接近)
“堡”也是城市的意思(大概缘于德语)“斯坦”是国家的意思(缘于突厥语,俄语)。
其他一些城市名称确实有字尾,如布拉格维申斯克(布拉格维-“报喜”的意思)、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与人名有关)、哈巴罗夫斯克(哈保罗夫-人名),叶卡捷琳堡(人名)
但是,俄罗斯等俄语国家城市绝非都有后缀,莫斯科是约定俗成的译名,按照发音规则应该是“莫斯科娃”。取名于“桥”有关,明斯克(取名于обмен,即“交易”“贸易”)。这类的例子还有萨马拉,萨拉托夫等
彼得格勒、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分别是哪里?俄罗斯还有什么格勒?彼得格勒,列宁格勒是现在的圣彼得堡斯大林格勒就是现在的伏尔加格勒 俄罗斯联邦伏尔加格勒州首府啦。他们的地名都是名人的名字。分布是彼得一世。列林。斯大林。伏尔泰。
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请问这中的“格勒”二字是什么意思?地名称谓
“格勒”是"城市"的意思,俄语中所有的城市名称后面都要加这个字尾,只不过按我们的习惯在翻译上有所不同。比如:莫斯科的“科”、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克”,都和“格勒”一样,是同一个字尾。
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是不是同一个城市?, 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是否是一个地方不是
列宁格勒州位于东欧平原的西北部,濒临芬兰湾、波罗的海、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领土从北到南的距离为325公里,从西到东的距离为446公里。其南部与诺夫哥罗德州和普斯科夫州交界,西部是爱沙尼亚,西北部是芬兰,北部是卡累利 *** 和国,东部是沃洛格达州。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的60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枢纽、欧亚两洲的咽喉,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现已更名为伏尔加格勒
圣彼得堡(saint peter *** urg)(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是俄罗斯联邦列宁格勒州的行政中心,它座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由涅瓦河三角洲上的近百个岛屿及河漫滩组成。包括卫星城和郊区共占地1350平方公里,有人口500万。
俄罗斯的斯大林格勒更名为( )A.伏尔加格勒B.列宁格勒C.戈尔巴乔夫格勒D.明斯
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的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这座工业城市始建于16世纪,1925年更名斯大林格勒,1961年改为伏尔加格勒.
故选:A.
斯大林格勒在俄罗斯的那哪里就是今天的‘伏尔加格勒’。位于莫斯科东南,距离哈萨克不远。
为什么德军拿不下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这两座城市从战略层面上说,这个主要是自己对于战争总的指导方针概念模糊,从入侵法国开始,他直接干预军队将领的指挥作战,最后导致英法联军几十万人从敦刻尔克逃离,因为从一开始他自己也没有底到底能不能拿下法国,某种层面上说他就是个胆大的赌徒,确实有着过人的才智而且初期运气之神总是眷顾有加。
大概说下法国战局是为了抛砖引玉下面的俄国战局,其实在入侵俄国之前打算实施海狮行动即入侵英国,前后做了一年多的军事动员和准备,但是最终还是放弃,原因只有元首自己清楚,没人说的清楚,有人说本打算和英国人联手来称霸世界,但是丘吉尔不屑于顾让他转而把目标转向了刚站稳脚跟的苏维埃政权,想想不可思议吧,怎么说苏维埃继承的也是强大的沙皇俄罗斯帝国,但是德国人在苏芬战争后看到了苏联军队简直不堪一击,而且日耳曼人对斯拉夫人种有种本能上的厌恶,总觉得他们是劣等民族,根本不堪一击,扯得远了。当然从纳粹政权鼓吹的雅利安民族的生存空间的理论来说东扩也是更便于实施的一个方案相较于横渡英吉利外加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和空军。
扯到正题吧,俄国战役一开始,德国人兵分三路,北方集团军群方向为列宁格勒,这个目标的意义在于政治意义巨大。中路中央集团军群直取莫斯科,这个目标是战役开始的首要达成目标,因为俄国冬季来的早,德国人想速战速决。南方集团军目标乌克兰方向和克里木半岛,即南部港口重镇塞外斯托波尔军事要塞。初期主要目标就是直取莫斯科主攻方向也在莫斯科方向,其他的目标都是辅助性的。但是随着战局走向,苏军确实如初期预测的不堪一击,刚一接触防御基本马上土崩瓦解。德国人的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大,贪得无厌,想把每个地方都牢牢地攥在手里,但是俄国太大了,德国国防军兵力马上显得非常吃紧。虽然主要的军事***都对变更主动方向有强烈的反对意见,这个时候却把本来兵力有限的中央集团军群中宝贵的装甲机动兵力被调往战局日渐胶着的南线,而且频繁的神经质的干预各个军事行动,所以莫斯科战局进度后来非常缓慢,直到临近严冬,而且又是俄国历史上罕见的极寒天气,本来冬装防寒措施基本没有的德军在里莫斯科城只有几十公里的时候,都能看到远处红场上的标致建筑物时,被从俄东西伯利亚紧急调来的几个精锐师击溃。虽然由于坚决要求死守每一寸所占领土,俄国西伯利亚师的反击被遏制了,但是由于天气第一年的进攻也基本停滞,北边列宁格勒虽然被围困但是由于俄国人的死守,气力完全耗尽的德军也只能作罢转为长达数年的围城战。这里补充下,列宁格勒城后紧挨着一条河流没有被完全封锁,所以得以靠后方的物资援助来维持抵抗。
第二年德国指定新的作战方案,反复无常的性格再次彰显无疑,他放弃的首先占领莫斯科的目标,把主攻方向南移,南部乌克兰粮仓和北高加索油田都是重要的战略目标,从战略安全层面上看,这个选项也无可厚非,因为装甲机动部队的命根子就在油上,而且仅有的罗马尼亚油田对面就是克里木半岛的俄军。但毕竟兵力有限,而且经过半年的苦战德军的伤亡也是很大的。所以直到部队推进到伏尔加河流域的时候,元首和陆军参谋总部的高阶将领对战局的未来走向和认知反生了严重分歧,将军们的意见是集中优势机动兵力在一点上突破后进而达成战略纵深最后瓦解俄军的战斗力,因为战争初期德国人就是靠的机动速度和各个兵种的合理调配取得了傲人的战记,而不是像俄国人为了一块无战略意义的土地而死守最后被全歼。机动作战的目的就是最快速的达成有效纵深突破来瓦解和扰乱敌军任何的军事部署,不给对方任何时间来实行战术反击。但是就像鬼迷心窍一样,拒绝任何人的反对意见,从他在军事***事的频繁变动中,可以看到他不允许任何人质疑他的决定。所以第二年的战局,军事行动目标众多,有限的机动兵力从南到北被调来调去,好多有生力量几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战力量,都被无情的消耗在了装卸和运输的路途上。俄国人经过大半年的血的教训,慢慢的摸出了德国人的作战风格,所以当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誓言拿下斯大林格勒的时候,俄国人源源不断的把后备军都调到了伏尔加河对面的斯大林格勒。等保卢斯的军队被围困时,南部那支装甲机动部队仍在俄南部草原日夜兼程的奔向北高加索。最后曼斯坦因将军用东拼西凑的混杂作战部队在距离被围第六集团军仅仅几公里的地方开启一个缺口的时候,拒绝了保卢斯撤退的建议,坚持死守斯大林格勒,这样俄国人达成了合围,到弹尽粮绝时,最终保卢斯没有执行元首要求自杀的要求,而是带着二十几万的人的部队投降。至于说后来的德军将领写的回忆录解释说第六集团军的损失没有像苏联官方说的那样夸大,但是一个整建制的部队被吃掉确是一个铁的事实。
后来的军事作战部署都和机动作战理念背道而驰,机动灵活的作战变成和一寸一寸土地的争夺战,本来数量有限的兵力就慢慢被俄国人海战术的海洋消耗掉了。战争后期连有兵力人数优势的俄国军队都把成年参战男子的年龄扩大到60多岁,想想德国人那点人口那里够填这种大坑的。另外,补充下,自从俄国沙皇倒台苏维埃建立政权,二十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尤其是苏联的工业化确实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而且在一战后,最先由英国人提出的装甲机动作战理念而转化为实际操作就发生在苏联,而且一战后德国仅仅保留的几万国防军的还派出了顾问来向苏联求教装甲兵理论实践而且甘愿拜师,挺讽刺的吧,几年后,学生把老师揍的死去活来的。再说下,武器装备,苏制的T43其实并没有一些论坛说的不堪一击,德国为什么后来花大力气研制虎式坦克,就是因为初期刚刚装备的3号坦克和4号坦克并不能有效遏制T34的火力,而且T34造价成本低得多,数量是精益求精的德国人望尘莫及的吧。最后,我记得以前看过的古德里安的回忆录有说过一段话,在二战开战前期,他是负责装甲部队训练的研究的,他一直在抱怨说机动化的装甲部队应该全部机械化,但知道二战开打,很多运输工具还都要靠马托牛拉的,我想说的意思你应该能明白了吧。
忘了说了,美国人参战后也源源不断的向俄国人运送物资补给,据说数量相当客观,不然战局最终的走向真的不好说。
二战时苏联的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是现在的那个城市?列宁格勒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俄语: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旧称:列宁格勒/Ленинград 和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俗称:Питер )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也是仅次于莫斯科的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斯大林格勒就是今天的伏尔加格勒1925年前称“察里津”。1925-1961年名”斯大林格勒” 。重要河港。伏尔加格勒州首府。
二战期间,德国坚信只要攻占列宁格勒,苏联就会崩溃。
列宁格勒是圣彼得堡。1917年,列宁在圣彼得堡领导了十月革命。1924年,列宁改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改名为圣彼得堡。
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饥饿”是主题。城市里的食物越来越少。士兵每人只能得到500克面包,非战斗人员每天只能得到300克。最糟糕的是,工人和孩子每天只能吃125g面包,也就是“混合面包”。
德军的目的是饿死列宁格勒人口300多万,打击苏联的反德士气。苏联***斯大林已经作出指示:不惜任何代价,无论牺牲有多大,我们都要把粮食送到列宁格勒。
苏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不缺粮食。缺少的是把它送到列宁格勒的手段。
最早苏联采用的是空投。这是个好主意。莫斯科的特种部队航空旅在几个月内已经向列宁格勒投入了4300吨食物,但是这些食物并不能满足列宁格勒所有民众的需求。需要另一种方法。
斯大林盯着列宁格勒的地图,皱着眉头。突然,他眼前一亮,一大块蓝色映入眼帘。
这个蓝色的大湖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拉多加湖。多加湖,原名涅瓦湖,面积184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1米,最深处230米。拉多加湖位于列宁格勒东郊,最远距离20公里。拉多加湖东南有涅瓦河,经列宁格勒流入芬兰湾。
战前,列宁格勒有一条从市区到奥西洛维茨港、拉多加湖的客运水路。德军围攻列宁格勒后,拉多加湖对列宁格勒的重要性并非不为人知。但是,德军却是千里奔袭,节节败退。我们带的武器,重点是攻城,不能完全覆盖拉多加湖。
这让苏联人看到了机会。
从苏联各地运来的粮食集中在拉多加湖东岸,然后趁德军不备,将800吨粮食运往湖西岸的奥西诺维茨港。列宁格勒也被通知尽可能修复港口。但在秋天,拉多加湖气候恶劣,强风是家常便饭。为了阻止苏联通过拉多加湖向列宁格勒运送粮食,德国轰炸机经常在拉多加湖水面巡逻,发现一艘船炸毁了另一艘船。
许多运粮船还没走多远就被德国人炸沉在了湖底。
斯大林说:“继续运,看看我们有没有更多的粮食或者德国的炮弹!”
1941年9月12日后,苏联加紧入侵列宁格勒。驳船装载着谷物、罐头食品和鱼。虽然德军用轰炸的方式将其拦截,但还是有不少“漏网之鱼”。两个月内,苏联强行向列宁格勒运送了6万吨各种食品。
其实苏联不怕德国的炮弹。毕竟德军炮弹有限。你最怕什么?上帝啊。
拉多加湖的纬度很高。入冬后,拉多加湖开始结冰。苏联运粮到列宁格勒的速度明显变慢了,但列宁格勒如果不能及时送到,也撑不了多久。
我该怎么办?因地制宜。由于拉多加湖结冰,将开辟一条冰上救援道路。
然而,冰路最大的危险是冰的厚度不够。正常情况下,拉多加湖在每年的12月底之前不会结出厚厚的冰。十一月的冰很薄,汽车无法在冰上行驶。苏联的外围是列宁格勒,可以等到12月底,但是有危险。能持续到12月底吗?
显然不能。车太重了,可以用马拉的雪橇。马的重量很轻,但是因为太轻,大风一吹,所有的马都被吹进了湖里。
时间不等人,只能用车。
列宁格勒已经开辟了一条冰路,随着天气转凉,冰层越来越厚。汽车在结冰的道路上小心翼翼地行驶,有时会把冰推出裂缝,掉进湖里。截至12月1日,已有40多名汽车司机失业。然而,只运送了800吨粮食
不过,苏军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城内苏军收复重镇提赫文,距离苏军外围向城内输送物资的距离非常近。
苏联不惜一切代价开辟了几条人生道路,各路部队维护着这些人生道路。当拉多加湖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时,车队可以畅通无阻地前往城市运送物资。
苏联拉多加湖上有加油站和供热站,过往的汽车可以在这里加油取暖。拉多加湖更像是苏联的多余之地,德国人面对苏联的“招数”束手无策。在此期间,苏联通过冰路向列宁格勒运送了27万吨粮食、5.5万吨石油、2.3万吨煤炭和数万吨武器。此外,车队从该市疏散了55万人,其中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
苏联不计成本,只用了18天就建成了通往列宁格勒的铁路生命线。火车的运输能力远大于汽车,列宁格勒的物资短缺得到了有效缓解。虽然德军不断轰炸,但苏联每天能开2250辆满载货物的货运列车进城。
在全国的支持下,列宁格勒在围城战中越打越勇,终于在1944年1月27日迎来了春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