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塞下曲怎样写作文

2.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简写

3.关于黄河

4.写游山玩水的经典诗句王维

塞下曲怎样写作文

1月2号永济天气情况_1月2号永济天气

1. 怎么扩写作文塞下曲把塞下曲当做自己来描写,描写当时的情况,

改写《塞下曲》 深夜,李广与一队新兵驻扎在山上,山林里黑黝黝的,伸手不见五指,十分灰暗.山上也十分安静,只能听见昆虫细小的鸣声.忙碌了一天的将士们都沉沉入睡,就连守夜的士兵也迷迷糊糊. 突然,林子里刮起了阵风,像有野兽在骚动.听到声响的士兵三魂吓去了两魂半,胆大的便去告诉了他们的将领───“飞将军”李广.李广听到此消息后,不慌不忙,镇定自如,取出弓箭,随著手下走出了帐篷.来到林子前,李广朝著林木晃动出声的地方,左手拿弓,右手拿箭,一下子把箭射了出去.只见那离了弦的箭飞快地向林子里驶去,一下子便不见了踪影.说来也怪,不知是李广箭法过人,还是他威镇八方,那风一下子没了动静.围观的人都啧啧称奇,夸赞李广是天降神人.由于夜色正浓,众人议论少许便纷纷回营安歇. 第二天清早,天气晴朗,士兵们都走出了大帐,想寻找昨晚猛兽的尸体.这时,他们忽然听见有人惊呼:“咦,那不是将军射的箭吗?怎么会在石头里?真是太奇怪了!”闻讯后,大家纷纷走到石头前看稀奇.只见李广的那支箭正深插在一块大石头中,却未见任何野兽的踪迹.有人走到石头跟前,想把箭 *** ,怎知箭深插石中,拔也拔不出.“李将军真是神仙呀!” 众人无不感叹.卢纶得知此事后,写下了《塞下曲》一诗,来表达他对李广的敬佩. 简评:古诗语言精练,叙事跳跃大.王景同学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展开了她丰富的想象,大胆地设想“李广夜射”的故事,合情合理地进行叙述,让人信服.我们真为王景同学那丰富的想象而叫好。

2. 写李广的塞下曲是怎么写的

塞下曲(其二)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注释] (1)草惊风:即“风吹草动”,形容边地野草在疾风中颤动。旧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这里是用“惊风”烘托猛虎出林的气势和氛围。(2)引弓:开弓。(3)平明:天刚亮时。白羽:指箭,因箭的尾部装有白色的鸟的羽毛。(4)没:陷没,指箭射入石中。石棱(leng):即棱石,指棱角的石头。

[简要评析] 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二首,内容为借用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事,来写将军夜巡时的英武行为。诗作在选材上基本袭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现成材料,显然是诗人有意识地把将军同历史名人李广相提并论,这就起到 以古喻今、赞美中唐名将浑瑊的目的。这首诗写得气氛紧张,节奏紧奏,简直使人有不敢喘息的感觉。前两句先说猛虎下山时的林草惊颤,这是以不知惊恐的草木尚且要为猛虎蛟龙的来临而战栗不止,来反衬将军的艺高胆大。他凭着手中的一张硬弓,不怕猛虎蛟龙,敢于横行在林暗草惊的夜幕之中,这需要多少勇气的胆略!后两句写将军寻箭见石的情节,同样也充满着惊险的气氛。读者自然要想到,那只老虎有没有被箭射死,如果受伤后又反扑过来怎么办?一直读到末句“没在石棱中”,读者才松一口气。原来昨夜是误厂石为虎。乃是一场虚惊。这首诗的创作另有一处值得称道的地方,即弥补了《史记·李将军列传》对李广射虎没石描写中的某些逻辑上的不足。其原文是这样的:“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笔者初读此文时就曾怀疑,李广是个好近战近射 的猛将,难道在射离他并不太远处的草中石时,竟会将它误认为虎?当时就感到应把首句改为“广夜中出猎”,这样就使下文的描写有了依据,后来,当笔者读到本诗时,见开首“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既指明了时间为“夜”,且光度又“暗”。这样,将军的误石为虎的描写便有了坚实的依据,一方面可见是将军的误射另一方面又可见将军的警觉性很高,再则还能见到他确是个膂力过人、武艺高强的大将。因此,卢纶此诗实则是补充了《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对李广射虎情节描写的某些不足,应该说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诗词中的典故应用,在用的恰当巧妙的时候,便是锦上添花,平添风韵,这首诗借古谕今,赞古人,更是赞将军,比明写更有效果,充分显示了典故的妙处。

3. 谁知道《塞下曲》这首诗怎么写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2.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作者简介: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

4. 塞下曲这首诗咋写

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塞下曲》摘录几首如下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 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是以边塞风光和边塞战争为题材的府辞。许浑的《塞下曲》是同题诗中最短小的一首。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这次夜战的结果,使得半数左右的战士再没有回来。在成千上万的牺牲者中,有一位战士,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还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这是一个在战争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实的悲剧。

诗用纯客观的叙事,真实地反映现实。表面看来,作者对诗中的边塞战争既不歌颂,也未诅咒,但从他描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不赞成这场战争的。由于许浑生活在中唐时代,唐帝国已日益走下坡路,边塞诗多染上了时代的感伤情绪。此诗基调是凄惋、哀伤的。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运用“以少总多”的手法来反映现实,诗人在成千上万的牺牲战士中,选择了一个战士的典型性的情节,即“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来突出牺牲战士的悲剧,使人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这实际上是对制造这场战争的统治者的无声谴责。

诗纯用白描手法,四句诗纯是叙事,不发任何议论,而倾向性却从作者提炼出来的典型上,自然流露出来。艺术风格显得自然、平淡、质朴。但平淡并不浅露,思想深刻,很耐人寻味,又能平中见奇,善作苦语,奇警动人。“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令人不忍卒读,也不忍回味,悲剧的气氛很浓。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 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 兵气销为日月光

卢伦〈唐〉

林晴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5. 李白的塞下曲改写成诗歌或散文200字以上

五月,他曾游过的江南是春暖花开。而这里,只有天山终年不化的积雪——如果雪花也是一种花的话。五月,他一直向往的长安已经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这里,没有春风,只有寒冷——可是寒风也是一种属于边疆男儿的风。他听到笛声从辽阔中传来,听不出是来自哪个方向,可居然是折杨柳——折杨柳,离别的曲调,思归的曲调,哀怨的曲调——没有听到醉人的歌曲,只听到战鼓阵阵;没有看到春天,只看到成列的战马。

但他不怨。他腰下的剑并不止用来击节唱歌,他是真男儿,是盛世的大丈夫。他是边疆无数战士中的一个。战鼓擂擂,他心中的号角也早已响了——冲吧,为了美丽的,为了的亲人!他挥剑斩断寒冷,无数的他一起如同一支利剑斩向楼兰!

6. 卢纶 塞下曲 场景描写

《塞下曲》出自 史记 李将军列传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注释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只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诗的前两句写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乔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津津乐道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

后两句写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缝,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汉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7. 古诗李白《塞下曲》改写现代文

译文

其一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其二

天朝的大军开向北方的荒塞,是因为胡人的兵马准备南侵。

战士们横戈走马纵横作战,只是为了报效朝廷的厚恩。

他们不畏艰苦,在瀚海握雪而餐,在陇头拂沙而眠。

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攻破敌国平定边疆,使祖国的百姓高枕无忧,安居乐业。

其三

骏马像一阵旋风驰骋,战士们鸣鞭纵马出了渭桥。

背着弓箭辞别了汉地的明月,在战场上弯弓射箭打败了胡人。

战争结束后天上的客星也为之暗淡,军营渐空,海雾已消。

功成之后,在麒麟阁的功臣像上,却只有霍嫖姚的画像。

其四

战马在黄金塞上奔驰,塞上的白云和黄沙回绕在思妇的梦中。

在这易生悲思的秋天里,边疆的征夫勾起了闺中 *** 的思念。

萤火虫在秋窗前飞来飞去,边城之月在闺房门前远近徘徊。

秋霜凋落了梧桐的残叶,西风在沙棠树枝间沙沙作响。

思念的人儿怎么等也等不见,相思的泪水只有暗自空流。

其五

胡虏乘着秋高马肥之际兴兵南侵,唐朝大军出动兵马前去迎敌。

将军带着虎符出征,战士们在龙沙坚守御敌。

夜晚的月亮弯如弓影,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

大军尚未进入玉门关,闺中的 *** 还是不要太着急了吧。

其六

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战火映红了甘泉宫的天空。

汉皇勃然大怒,按剑而起,召李将军率领大军前去迎敌。

杀气直冲云霄,鼓声震天动地,天兵英勇战斗,所向无敌。

横行战场靠的是勇敢的气魄,一战而扫清胡虏,平定天下。

《塞下曲六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主要叙述了汉武帝平定匈奴侵扰的史实,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诗中有对战士金戈铁马、奋勇战斗的歌颂,也有对闺中柔情的抒写,内容极为丰富,风格疏宕放逸,豪气充溢,表达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简写

历史人物:

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陈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

郭天宇

民间故事:

1、田国舅扒口(黄河故事)

田国舅是汉武帝的舅舅。他靠着有个当娘娘的姐姐,有个当皇帝的外甥,在朝中为非作歹,称王称霸,飞扬跋扈。汉武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不敢惹这位舅舅,对他又是封官又是封地。在京城里田国舅有很大的官府,还嫌不够,又向汉武帝伸手要地。汉武帝就在现在的濮阳北边,河南和山东交界的地方,封给田国舅一块风水宝地。

这片封地有良田千顷,打的粮食堆成山。田国舅在封地上修花园,建房屋。又过些年,田国舅当了丞相,更加专横不讲理,横行霸道。

这年,黄河大堤在濮阳一带出了险情。那时的治河官是汲仁和郭昌。两个人在黄河堤上领着河工们抢险固堤,忙得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田国舅听说大堤出险的地方,离他的封地不远,急忙离京赶到大堤上。他传来汲仁和郭昌,询问河堤险情。汲仁和郭昌告诉他,南岸大堤没事,北岸大堤险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弄不好就会决口。田国舅犯了嘀咕,北岸一决口,洪水窜出来,若挪屁股功夫就能淹掉他的封地。这可了不得,花了大把大把的白银修起的庄园,咋能叫一道水冲了?田国舅思量后对两个治河官下了命令:拱天戳地想办法,不能叫北岸决口,北岸大堤出了啥事,就拿你俩问罪下狱。

汲仁和郭昌也不糊涂,北边是田国舅的封地,万一黄河决口,两个人真要吃不了兜着走,谁敢惹他。

汲仁和郭昌不敢远离河堤一步,日夜加固大堤。可大堤险情越来越重,愁得两个人日夜不宁,吓得提心吊胆。

这天田国舅又把汲仁、郭昌传去,叫他们想办法保住北岸大堤。两个人说,啥法都用尽了,看来靠不住。田国舅眼一瞪说:“不是没法,是你们不想,还叫我给你们点破?”

汲仁和郭昌相互看看,不知田国舅葫芦里装的啥药,赶块跪下来说:“请大人指点,一定照办。”田国舅便向他俩说透了,叫扒开南岸大堤,洪水一泻出去,北岸还会有啥事?汲仁和郭昌心里打颤,这事千万干不得,一扒堤,不是成心苦害南岸的老百姓!

汲仁和郭昌回去后,俩人犯了愁。郭昌说,咱们不听田大人的,头上乌纱难保呀;汲仁说,就是砍脑袋也不能去扒堤。

第二天,田国舅派人去问汲仁和郭昌,办法想好了没有。这不是明摆着逼人嘛。汲仁和郭昌两个人意见不一样,汲仁说啥不干这伤天害理的事;郭昌说,有丞相作主,干就是干了。晚上,郭昌偷偷去找田国舅。田国舅给郭昌许下愿,事成后保他升官发财。

第二天,郭昌挑了十几个心腹河工,乘船过河,扒开了南岸大堤。黄河水从扒开的口涌出去,一冲一涮,呼呼隆隆,大堤塌了十几丈宽。洪水嗷嗷叫着向东南窜去,转眼,淹了地,淹了村,成了黄水一片。

郭昌带着十几个河工过河回来,刚上岸,被一队官兵拦住。这是田国舅派来的人马,要灭口。官兵不由分说,把十几个河工一一捆住,还倒打一耙,说他们故意扒口,扔进黄河。这可吓坏了郭昌,跪下磕头求饶。

田国舅给汉武帝写了奏章,胡说黄河大堤北岸由郭昌防护,安全无事;汲仁在黄河南岸不尽力护堤,马马虎虎,至使南岸决口。后来,汉武帝下旨撤了汲仁的治河官职,下了大狱,郭昌升为治河总督,又赏白银二百两。

南岸的决口向外哗哗流着水,向东南方向看去,洪水没边没头。汉武帝便要下旨堵口,田国舅却左阻右拦,说东南地势低,河水一流,正好叫黄河改道算了,不让堵口。郭昌掌管了治河大权,事事处处照田国舅的眼色办,不敢去堵这个口。就这样,田国舅利用手中丞相的大权,明里说不行,暗里吓唬人,不准堵口,一流流了二十年。河南岸老百姓可受尽了苦头。

后来,状告田国舅的本章越来越多,汉武帝看着再不堵口要坏大事,就下旨堵口。汉武帝又查明了汲仁是受冤下狱,把他放出来,又任他为治河官,去堵口治水。很快汲仁堵住了这个流了二十年的决口,洪水退了,老百姓回了家园。

2、大禹治水的故事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3、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禹门口”。

4、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5、李妍的心机与汉武帝的情长

汉代初元,将相多为布衣出身,而后妃也多出身微贱,实在是非常奇

特的现象。

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穷措大,甚至靠洗衣的老太太施舍;樊啥是屠

狗辈;灌婴是贩缯者,娄敬也是挽车的人,其他如陈平、王陵等都是市井小

民。

汉高祖的薄姬是魏豹的富人;汉景帝的王夫人是再嫁夫人;汉武帝的

卫皇后原本是个讴者,即流行歌手;李夫人更是出身娼门,要不是她死得早,

说不定也能当上皇后及太后。

李夫人花名李妍,生得云鬓花颜,婀娜多姿,尤其精通音律,擅长歌

舞,却不幸沦落风尘,不知风靡了多少走马章台的王孙公子。

李妍的哥哥李延年,能作曲,能填词也能编舞,算是一个天生的艺术

人才、李妍的弟弟李广利则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后来都因

李研的裙带关系,李延年被封为协律都尉,李广利则贵为贰师将军海内侯。

李妍的入侍汉武帝,是她哥哥李延年撮合的,当时李延年是汉宫内廷

音律侍奉,担当替汉武帝消愁解闷的优伶角色。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方面热衷于富国强兵,开疆辟土;一方面也醉

心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有一天汉武帝罢朝回到内宫,李延年率领一班乐

师和舞姬,为皇上唱新歌,献新舞,舞既凌波回旋,曼妙诱人,歌更抑扬顿

挫,悦耳动听,只听唱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使人难再得。

汉代初元,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心,全在黄河流域,所谓“杏花春

雨江南”,那是晋代以后的事了,因此当时的绝代佳人,大都是北地胭脂。

李延年所谱的新曲及所撰的新词,最初只是一种寄情谴兴之作,不料汉武帝

却认起真来,冒然长叹道:“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吗?”

李延年倏地一惊,很快地想到她的妹妹李妍,于是和颜悦色地奏称:“舍

妹及笄年华,国色天香,倒确有倾城倾国之貌呢!”

汉武帝眼睛一亮,十分好奇地说:“召她立即入宫来见。”

仪仗堂皇,单策鼓乐,缀金饰玉的凤辇,载着出自平康巷中的李妍来

到汉宫内苑。

出身的李妍,在风韵、举止方面,与那些来自闺秀的后宫妃嫔比,

来的更加自然,奔放,热烈,给汉武帝一种全新的感觉,使得汉武帝漾起强

烈的怜爱之心。歌声悠扬婉转,舞姿凌云欲飞,更激起汉武帝的蓬勃意兴;

等到揽怀在抱,李妍娇喘吁吁,展现出她在平康巷里所积累的“经验”,把

一切蛊媚手段一齐施展,精明英勇的大汉皇帝那里见过这样的阵仗,一下子

便如坠十五里雾中,神魂颠倒,于是温柔乡里,好梦连床,以至于罢朝三天,

旋即册封李妍为“夫人”。

汉宫春暖,繁花竞艳,汉武帝自得李夫人以后,宠之专房,爱若至宝,

一年以后生下一子,被封为昌邑王,李夫人原就身体羸弱,更因为产后失调,

从此,萎顿病榻,日渐憔悴。

色衰就意味着失宠,然而李妍却心机活泼,自始至终给汉武帝一个美

好的印象。

先是,李妍对汉武帝说:“陛下朝政荒废已久,趁贱妾卧病期间,务期

专心国事,贱妾也好安心养病,暂时不必见面,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美好的

明天!”

汉武帝纳了李妍的意见,半个月后实在忍不住思念之情.特来到李

妍寝宫探视病况。李妍听到皇帝驾到,连忙用锦被蒙住头脸,汉武帝惊问:

“何以不愿见朕?”

李妍在锦被中泣不成声的答道:“身为妇人,容貌不修,装饰不整,不

足以见君父,如今久病低低,蓬头垢面,实在不敢与陛下见面。”

汉武帝坚持想看一看,李妍却始终不肯露出脸来,即使汉武帝以赏赐

黄金及封赠李妍兄弟官爵作为交换条件,李妍仍执意不肯,只是在锦被中呜

呜咽咽地说:“倘若妾一病不起,我们的孩子以及我的兄弟,希望陛下多加

照应。”

汉武帝既怅然若失,又心痛如绞,再请李妍一露芳颜,但是李妍却凄

切地大哭起来,转身侧向里面,以难言的隐痛谢绝了她皇帝丈夫的要求。

汉武帝有生以来予取予夺,那里承受过这样的冷落待遇,不免感到有

些愤怒与无奈,随即站起身来,拂袖而去。

汉武帝离开后,宫女们围拢上来,都说“如此”对待皇上,怕不要大

祸临头,不懂李妍为什么一定要固执己见、不肯与皇上见面。

李妍掀开锦被,环伺左右的宫女说:“凡是以容貌取悦于人,色衰则爱

弛;倘以憔悴的容貌与皇上见面,以前那些美好的印象,都会一扫而光,还

能期望他念念不忘地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吗?”

宫女们将信将疑,然而以后的情形果然不出李妍所料,她确实是有心

机与谋略!

李妍死后,汉武帝伤心欲绝,以皇后之礼营葬,并亲自督饬画工绘制

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悬挂在甘泉宫里,旦夕徘徊瞻顾,低徊嗟叹;对昌

邑王钟爱有加,将李延年推引为协律都尉,对李广利更是纵容关爱兼而有之。

汉武帝一生中惯于从女人身上去发掘英雄人才,培养将帅人选。原先

宠爱卫皇后,就发掘了她的弟弟卫青与她的姨侄霍去病,加意培植,全力支

持,终于带领大军,远涉漠北,犁庭扫穴,彻底击溃匈奴的主力,留下燕然

勒石的佳话,如今又因为远征大宛,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统率大军,不计

代价地劳师远征。

大宛国都贰师城出产一种能够日行千里的名马:“汗血马”。汉武帝为

了征服匈奴、打通西域,必须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对于优良品种的好马,

总是梦寐以求。为了“汗血马”,不惜用黄金打造两匹骏马,派遣使者到大

宛国换两匹种马回来,无奈大宛国王硬是不买大汉天朝的账,毁了交换礼品,

杀了使者,直气得汉武帝咬牙切齿,毅然决然下令讨伐大宛。

孤军远征,远涉大漠,水土不服,补给困难,一般将领纷纷劝阻,但

是汉武帝立意已坚,调派大军,交由初生之犊,出身市井,毫无作战经验的

李广利全权指挥,封他为“贰师将军”,期望他直捣贰师城,取回“汗血马”。

这实际上是一场失败的战争,等到部队回到玉门关时,仅剩一万余人

而已,并留了李陵的干古冤案,带出了司马迁的“腐刑”。

但既然迫使大宛国订了城下之盟,取回了“汗血马”数十匹,汉武帝

便认为是空前的胜利。不管划算不划算,李广利总算满足了汉武帝的心愿。

更何况在“凯旋”东还时,沿途各小国箪食壶浆,郊迎王师,争先恐后派遣

子弟,携带方物珍宝,随军东来为质于汉朝。汉武帝龙心大悦,加封李广利

为海西侯,食邑八干户,当年卫青、霍去病横扫匈奴,所得封赏也不过如此

而已。

李广利的“扬威”酉域,使得汉武帝越发思念李妍,所说山东地方有

一位名叫少翁的方士,能够召神唤魂,特地命人千里迢迢地把他接进宫来设

坛作法,希望能够再见李妍一面。

折腾了三天三夜,灯烛辉煌,签歌喧天,到了第三天时分,正值

月圆,汉武帝坐在纱帐重帷中,忽然灯烛尽灭,浮云掩月,一片朦胧中,遥

见另一纱帐中,隐约有一美人,端坐床上,手挽秀发,模样神态与魂牵梦索

的李妍一般无二,汉武帝急呼:“夫人!你想得我好苦!”连忙趋前审视,可

惜芳踪已沓。

鬼神之说不可信,也许是一种幻觉,也许是方士故弄玄虚,不管怎么

说,汉武帝思念李妍的心思更加难以排遣了,时常借酒抒情,低吟浅唱: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栅其来迟。每当秋意转浓,这种思念之

情也必随之加深。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

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

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死后,托孤大臣霍光,体念帝心,请求继位的汉昭帝追封李妍

为皇后,并将李妍的衣物与武帝合葬,以慰藉其相思之情。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是耶!非耶

关于黄河

黄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头一冒红,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

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摇摆的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月亮已经升起。快到花园那里,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第二天到了约会的时间,那姑娘没来。以后一连十多天,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把他女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把姑娘救出来。”那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上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出,穿绸的着缎的纷纷而来。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

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塔箭,只听“飕”的一声,箭像流行似的飞了出去,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一扭身子,“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连声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大家都替黄河抱不平,忿忿地嚷了起来。

黄河挤出人群来到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自己从来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有射中,他觉得老大的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于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觉得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听,忙把箭从大鸟身上拔了下来。

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大鸟吓得飞到天空,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人们说,那是黄河心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神话传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成语: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炎黄二帝与尧舜禹的传说(陈梧桐陈名杰)

黄河和她的儿女们,是如何从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时代的门槛的,要揭开这个谜底,除了依靠考古文物资料外,还要利用古籍记载的许多远古神话传说。炎黄二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便可帮助我们探明黄河及其儿女从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时代的某些轨迹。

黄帝和炎帝其实并不是皇帝,而是古书记载中黄河流域远古时代的两个部落首领。黄帝和炎帝都出生于黄河的支流渭河流域,当时已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传说他们都是“有熊国君”少典氏的后裔,“昔少典娶于有氏,生皇(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里所说的“生”,并非说黄帝和炎帝是少典氏亲生,而是说他们都是少典氏的后裔。“黄帝以姬水成”,是说他在姬水岸边长大,因而以姬为姓。姬水当即古漆水,发源于今陕西麟游县西部偏北的杜林,在今武功县汇入渭河。姜水为渭河支流歧水下游的一段,即今之清姜河,在陕西宝鸡汇入渭河。这就是说,炎黄两个部落,最初的活动地区都在黄河的支流渭河的上游地区。

传说黄帝原姓公孙,因长于姬水,才改姓姬;曾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因是有熊国君之苗裔,又称有熊氏。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伶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后来被推举为部落首领,率部迁徙到陕西北部定居。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找更加平坦、开阔、肥沃的土地,又沿北洛河南下,到达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那里的黄土地给了他们发展农业的便利条件,但不时出现的干旱又困扰着他们,迫使他们去继续寻找理想之所。于是,黄帝又率领族人从大荔、朝邑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麓进入汾河谷地,再向东北迁移,到达今河北涿鹿附近。那里有由桑干河、洋河冲积而成的适宜农耕的宽阔谷地,附近还有可供的山林,他们觉得环境非常优越,就定居了下来。

就在黄帝率领他的部落东迁的时候,炎帝也率领他的族人开始长途跋涉。炎帝又称赤帝,一说他降生于厉(烈)山即今湖北随州市厉山镇,一说他降生于常羊即今陕西宝鸡神农乡常羊山,“育于姜水,姜姓,以火德王,亦曰烈山氏”。同是为了寻找理想的定居之地,他也率领部落东迁。但走的路线与黄帝不同,他们先是沿渭河东下,到达今河南西南部,再顺黄河东下,到达现在的豫东地区,在那里安顿了下来。

那时候,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氏族制度的瓦解,部落首领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特权。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为了互争雄长,经常发生战争。一些部落首领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也发动掠夺财富、奴役其他氏族部落的战争。这种战争加剧了社会的分化,给正常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但氏族制度调节社会矛盾的习惯法此时又已丧失作用,对此显得无能为力。面对日益增多的战争,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部落便互相联合起来,结成联盟,进而结成范围更大的联合体。炎、黄两大部落这时也都使用武力征讨四方,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冲突。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怀来)进行了三次大战,黄帝指挥属下的熊、罴、貔、貅、、虎六个氏族,与炎帝部落杀得天昏地暗,炎帝部落遭到惨败,只得缴械投降。由于这两个部落有血缘亲属关系,黄帝没有炎帝部落,而是和他们结成部落联盟,黄帝便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炎黄部落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雏形。

后来,定居在山东曲阜地区的九黎首领蚩尤扩展势力范围,又引发了与炎帝部落的战争。九黎即九夷,属于东夷族。传说蚩尤领有9个部落,81个氏族,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如同妖魔,这可能是出自炎黄子孙对其他部落首领的故意丑化。“蚩尤作冶”,“以金作兵”,制造兵杖、刀、戟、大弩,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他率领9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西进豫东,进攻炎帝部落。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居地尽失。蚩尤紧追不舍,炎帝向黄帝寻求援助。黄帝于是率部迎击,与蚩尤在涿鹿展开激战。这场战争进行得极其惨烈,据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不胜,蚩尤放出大雾弥漫了三天三夜,黄帝的部落看不清方向,黄帝之“臣”风后受北斗星座的启示发明了指南车,他们才得以冲出大雾。黄帝在困境中还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大鼓,用东海神兽夔的皮蒙鼓,用雷兽的骨头作鼓槌,在战斗中擂响,声闻500里。战斗延续了很长时间,最后在冀州进行决战。黄帝派应龙向蚩尤进攻,应龙蓄水,摆下水阵。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一时风雨大作,冲垮水阵,使黄帝再次陷入了困境。黄帝又请来天女旱魃阻止风雨,使天气突然转晴。蚩尤不知所措,部下惶恐不安,黄帝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最后的胜利,蚩尤和他请来的风伯雨师都投降了黄帝。黄帝便进入东夷活动的地区,他“驾象车而六蛟龙,毕言(兆火鸟)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凰)覆上”,至泰山之顶大会鬼神,并演奏了他亲自作的一支激越悲凉的《清角》乐曲,以纪念涿鹿之战的胜利。蚩尤后来被杀,一部分九黎人加入炎黄部落联盟,融入了华夏族;一部分南下,融入南方的苗蛮之中。

(3)涿鹿战争的胜利,进一步扩大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发展成规模更大的部落联合体。黄帝的权威大大提高了,集审判权、祭祀权、军事指挥权与生产指挥权于一身。各部落均需听从他的号令,不听从号令的,即出兵进行征伐。他还开山修路,努力打通部落地区的隔绝,增进部落之间的交往。传说黄帝一生“未尝宁居”,在118岁那年出巡河南时死在荆山,人们将他护送回陕北,葬在今陕西黄陵县的桥山之上,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黄帝陵。

由于黄帝后来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便把远古时代的许多创造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大臣”们,如说黄帝建造屋宇,开凿水井,缝制衣冠,制造舟车,炼石为铜,创制乐律,他的妻子嫘祖发明育蚕,他的“大臣”仓颉创文字,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等等。同样的原因,由于炎帝也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也将一些创造发明的功劳算到他的身上,并称他为神农氏。在先秦的传说中,神农氏和炎帝原本是时代不同的两个人物,神农氏生活的时代要早于炎帝。到战国时,人们将两个人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这些发明当然也是原始时代人们的集体创造。

尽管炎黄二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他们的发明创造也都是远古时代黄河儿女智慧的结晶,但是他们作为华夏民族先祖的象征和中华文明奠基者的化身,还是受到后人的无限尊崇与怀念。因此,在黄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之外的中华大地上,一直流传着许多有关炎黄二帝的传说,留下了许多同他们有关的名胜古迹。除了前面提到过的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和宝鸡市的炎帝祠、炎帝陵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山东曲阜的景灵宫,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济源的王屋山天坛,灵宝荆山的黄帝陵,河北涿鹿的黄帝城、黄帝泉,四川都江堰的黄帝祠、轩皇台,盐亭的嫘轩宫、嫘祖墓,安徽黄山的黄山轩辕峰,湖南岳阳的轩辕台,浙江缙云的仙都鼎湖峰,甘肃平凉的问道宫,湖北宜昌西陵山、嫘祖庙,随州的神农祠,山西高平的神农城、神农井,河南淮阳的神农五谷台,郑州炎黄二帝塑像,湖南炎陵县的炎帝陵,等等。这些源远流长的传说和名胜古迹,对于增强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激发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几位杰出的部落联合体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这时已是龙山文化的晚期,处于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他的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现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说,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对百姓却很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说这是他使他们挨饿受冻的,有人犯罪受了处罚,他说这是他平时没有管教好的缘故,自己出来承担责任。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东北)。传说他在接替尧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之前接受尧的考察时,曾在历山(中条山别称)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在河边的陶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制陶,后来尧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陆西南),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现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他曾几次遭到继母和同父异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贤惠的妻子巧设智计,才使他化险为夷。但他被推举为首领后,却不计前仇,宽待他的继母和弟弟,使他的一些仇人都受到感动,一心向善。禹的先祖传说住在河套一带,禹的时候迁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

还有很多,不一一摘录,自己看网址

写游山玩水的经典诗句王维

1. 关于王维的游山玩水的诗句

关于王维的游山玩水的诗句 1.描写游山玩水的诗句有哪些

1、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唐代:李白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释义:时光过得快啊,就像露水一见太阳就干,红花一遭霜打就蔫。

自从与君离别以后,仿佛俯仰之间春花就换了秋枝条。泰山顶上夏云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东海白浪连天涌。

云化飞雨从江面上扑来,卷起浮尘直入你的珠帘帷帐。也知道你此时一定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屋里,也知道你此时一定在思念我。

我独自一人在南楼读道书,幽静清闲仿佛在神仙的居所。可惜的是没有那个喜欢闹闹的人提酒来,只能希望你写篇动人的文章来提提神!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宋代: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释义:译文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3、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春题湖上》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释义: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

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4、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彭蠡湖中望庐山》唐代: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释义: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

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

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5、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代: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释义: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2.形容游山玩水的诗词

《望天门山》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鸟鸣涧》唐代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望庐山瀑布》唐代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前赤壁赋》宋代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描写王维山水的诗句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6、《山中》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7、《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菱归。

8、《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9、《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1、《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2、《送祢郎中》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13、《送钱少府还蓝田》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14、《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5、《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

4.求游山玩水的诗句描写

《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宋 李珣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生查子 独游雨岩》宋 辛弃疾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江雪》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饮酒·结庐在人境》晋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竹里馆》唐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鹿柴》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瞑》唐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以上供参考。

5.表达游山玩水志趣的诗句

1、《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2、《白云泉》

唐代: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太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3、《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4、《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

山谷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询问那归来渔人。

这里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哪边?

5、《汉江临泛》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6.什么诗人,游山玩水作诗

文学史家喜欢将文学家分派,比如诗人,就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其中有一个被叫做山水田园诗派。

被归入这一派的诗人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人。其实,这一派的诗人未必个个都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与此同时,不是这一派的诗人也决非足不出户。

相反,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有一些并不见得特别爱游山玩水,而不属于这一派的诗人,有一些却是山水风景的狂热爱好者。王维应该说是比较喜欢欣赏山水田园景致的,但是,他对于游历名山大川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兴趣。

王维的兴趣偏于安静,关心景色的情调与意蕴,对于那些名声显赫的山水,他没有什么好奇心。自从得到宋之问的辋川别业之后,他喜欢邀请裴迪等若干诗友,流连其间,诗歌唱和。

别业中的景点,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等等,都曾被写入诗篇。王维早年也曾经奉派出使塞上,写出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名句。

但是,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长安的半官半隐中度过的,辋川别业是他的主要游玩之地。孟浩然一生都在求官与归隐之间徘徊,壮年时期曾漫游吴越,所到过的山水名胜比王维肯定要多得多。

他的笔下,也留下了一些描写他游历过的山水胜景的作品。孟浩然可能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中专门游历山水最多的诗人。

韦应物、柳宗元跟山水田园结缘,都与他们的仕途经历有关,他们都曾在地方上担任刺史一类的官职。韦应物曾经担任滁州(今天安徽省滁县)、江州(今天江西省九江市)、苏州(在今天江苏省)等地刺史,因而写过《滁州西涧》等著名山水诗篇。

柳宗元在参加王叔文改革遭到失败之后,先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改为柳州刺史。因此,他的诗文里描写了一些永州、柳州一带的山水景致。

很可能,论性情,韦应物、柳宗元都是对山水没有特别爱好的人。唐代当然有特别爱好山水的诗人,而且为数不少。

根据我们的一时搜检,简单罗列如下:宋之问,虢州弘农(今天河南省灵宝县)或者汾州(今天山西省汾阳县)人,曾经因为谄附张易之,被贬为泷州(今天广东省罗定县)参军,到过岭南地区。后来又因罪被贬为越州(今天浙江省绍兴市)长史。

再后来,又被流放到钦州(今天广西钦县),在那里被勒令自杀。可见,这位人品低下的诗人一生到过的地方着实不少。

岭南地区不是他愿意去的地方,他也不像宋代的苏轼那样能够随遇而安,遍游岭南山水。不过,史书记载,宋之问在越州期间,却是曾经登山临水、饮酒赋诗的。

《新唐书》本传记载,他曾“穷历剡溪山,置酒赋诗”。剡溪在今天浙江省嵊州市,即曹娥江上游,那一带曾经是一些东晋名士的活动场所。

李端,赵州(今天河北省赵县)人,进士及第,做了一阵子京官之后,因为身体有病辞去官职,一度居住于终南山草堂寺。后来出任杭州司马,曾经在虎丘山下买了一些田地,经营庄园。

据说,后来李端又曾移家衡山,自号“衡山幽人”。其间,“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

张谓,河内(今天河南省泌阳县)人,十分喜欢欣赏湖山景色,其《湖上对酒行》诗云:“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姚系,河中(今天山西省永济县)人,韦应物同时诗人,“好游名山”,“与林栖谷隐之士往还酬酢,兴趣超然”(《唐才子传》卷五)。殷尧藩,秀州(今天浙江省嘉兴市)人,他一生到过不少地方,足迹所至,包括了今天陕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唐才子传》卷第六说他“耽丘壑之趣”,据说他自己曾讲过这样一番话:“吾一日不见山水,与俗人谈,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呼浊醪浇之,聊解秽耳。”张祜,大约出生于姑苏(今天江苏省苏州市),多种文献记载,这位晚唐著名诗人十分喜爱山水风景,喜欢游览寺庙,而且每到一处,往往即兴题诗。

杭州的灵隐、天竺,苏州的灵岩、楞伽,常州的惠山、善卷,润州(镇江)的甘露、招隐,他都曾留下过诗篇。诗人李涉在岳阳曾经赠诗给他,诗曰:“岳阳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

新钉张生一首诗,自余吟著皆无味。”可见,张祜的题咏诗歌是受到同时代诗人的好评的。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一下他的题咏诗,随便举几个例子。《万道人禅房》有两句云:“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题金山寺》有两句云:“寺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题孤山寺》有这样四句:“不雨山长润,无风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陈陶,剑浦(今天福建省漳州市)人,屡次落第之后,不求进达,“恣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

从诗人们保存至今的诗集中看,唐代诗人中曾经游览过各地名山大川的数量就更大了。比如,伟大诗人李白、杜甫,虽然不曾有文献专门强调他们的喜欢山水,也没有被文学史家归入山水田园诗派。

但实际上,他们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之数量,是一般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们所望尘莫及的;他们描写山水的诗歌作品,不但数量不比那些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少,质量也不比他们差。李白曾宣言,“一生好入名山游,五岳寻仙不辞远”,为了寻仙学道,为了欣赏山水风景,他不辞路途遥远,不惧山岭崇峻。

在家乡四川。

7.关于游山玩水心情很好的诗句有什么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

4.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5.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6.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7.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8.望断金马门,劳歌樵路。——孟浩然《田园作》

9.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10.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1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13.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14.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15.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6.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17.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二(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描写秋天游山玩水的诗句有哪些

秋天游山玩水的诗句如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____晏殊《中秋月》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____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____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____王恽《平湖乐·菱人语隔秋烟》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____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____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____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____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____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____杜甫《客夜》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____李白《乌栖曲》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____李梦阳《秋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____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____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____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____王维《山中》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____杜甫《秋兴八首》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____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____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____刘禹锡《秋风引》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____陶渊明《饮酒·其四》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____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____严武《军城早秋》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____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____杜甫《江汉》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____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