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浦霜冻天气情况_沙浦沙滩怎么样
1.“芦雪广即景联句”?浅解
2.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
3.关于冬天的风景诗句有什么意思是什么
4.关于长江的凄凉句子
5.带云和天的诗句
“芦雪广即景联句”?浅解
“芦雪广即景联句” 浅解
四大名著
2017-09-18
《红楼梦》第五十回,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广饮酒赏雪,割腥啖膻,即景联句,成为《红楼梦》中最为热闹的情节之一,也是参与诗社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有凤姐、李纨、黛玉、湘云、香菱、探春、李纹、李绮、岫烟、宝钗、宝琴、宝玉,共12人,可以说这是“海棠诗社”最为繁荣的一期盛会。
所谓“即景”指即此时此刻所见所闻所想;“联句”是指两人或多人共同来完成一首诗,所联诗句均是经过参与者自己创作,对仗工整的诗句,包括律诗、绝句和其它多仗古体诗。《红楼梦》中的此次联句由探春与李纨等议定题韵,为“即景联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萧’韵”,众人拈阄为序。他们联句的方法也是世人通常的做法,即由一人先作一句开头;第二个人对上这句,再起一句;下一个人再对这句,又起一句依次这样作下去,直至作完为止。因为诗句中涉及的典故较多,不容易理解,所以注解如下,以供同好诸友参考。
凤姐儿笑道:“我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听见了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可使得?”这里李纨便写了:
一夜北风紧,文中借众人之口评起句说:“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下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引自《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顾茅庐之时,得遇诸葛亮的岳父黄彦成大雪中吟诗“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译文:整整一夜呼呼的北风刮个不停。
自己联道:
开门雪尚飘。尚:仍然、依然的意思。译文:推开房门看到雪花依然漫天飞舞。
入泥怜洁白,怜:这里是怜爱、爱怜之意。《江南靖士诗稿·杨府山涂村办公楼旁桂树》:“花容不中黄金色,清志怜渠甲众芳。”意即:雪质洁白而怜其入泥。
香菱道:
匝地惜琼瑶。匝:周;遍。琼瑶:美玉。意即:雪似美玉而惜其遍地。两句译文:白雪落入污泥,犹如美玉抛撒遍地,令人怜惜。
有意荣枯草,荣枯草,使枯草繁荣茂盛的意思。草在冬日经雪覆盖,入春以后萌发更茂。
探春道:
无心饰萎苕。饰,装饰。萎(wei):干枯衰落,如《楚辞·离骚》“虽萎绝其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苕(tiáo ; sháo):这里萎苕指枯萎的苇花。秋开冬萎,开时一片白,诗中多喻雪。如苏轼《将之湖州赋诗》:“溪上苕花正浮雪。”芦雪广“四面皆是芦苇掩覆”,亭名当由此而得,此所以“即景”而咏。“苕”,程高本作“苗”,大误,苗何以用雪来“饰”?
价高村酿熟,价高:酒价高。雪大天寒,故酒价高涨。语用唐代诗人郑谷《辇下冬暮咏怀》诗:“烟含紫禁花期近,雪满长安酒价高”。村酿即村酒雪芹友人敦诚《佩刀质酒歌》和敦敏《赠曹芹圃》吟诗为证写雪芹嗜酒如命!
李绮道:
年稔府粱饶。稔(rěn),庄稼成熟。年稔,年景好;收成好府粱:府粮,府栗,指官仓中的粮食饶(ráo),丰富,这里形容很多的意思古人以为“雪是五谷之精”,冬雪大瑞,便得“年登岁稔”。这里说大雪后将会有一个丰收的年景
葭动灰飞管,葭(jiā),指芦苇。古代候验节气的器具叫灰管,将芦苇茎中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乐律的玉管内,置于特设的室内木案上,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动。
李纹道:
阳回斗转杓。杓(biāo),斗杓,北斗中的第五、六、七颗星的总称,也叫斗柄。冬至这天,斗柄指向正北,阴极阳生,自此开始,斗柄即渐向东转,所以说是“阳回”。见《后汉书·律历志》。阳回,阳气复来,冬至“阴极阳生”。斗,北斗七星,即大熊星座,形如水杓,其方位随时改变,同一时刻斗柄所指四季不同。杜甫《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又“吹葭六管动飞灰”。因出于同一首诗,故用以成对。
寒山已失翠,白雪覆盖在山上一片白茫茫,失去往日苍翠的风姿。唐·元稹《南秦雪》“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岫烟道:
冻浦不闻潮。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指雪后低温,湖面结冰如玉,已经听不见潮起潮落的声音。注:上句说雪积,下句说冰封。
易挂疏枝柳,引自宋·范成大《雪晴呈子永》“尘容俗状长为客,冷蕊疏枝又作春。”
湘云道:
难堆破叶蕉。引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清写芭蕉雪,秀胜芙蓉霜。”这两句主语都是雪。形容大雪纷飞,冬柳的枯枝和凋落的蕉叶都被大雪覆盖了。
麝煤融宝鼎,麝煤:本为香墨的别名,也叫“麝墨”;这里指取暖用的优质木炭之类。宝鼎: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这里是指焚烧香料的容器。
宝琴道:
绮袖笼金貂。绮(qǐ):据《说文》解释是有花纹的缯。平纹地起斜纹花的单色丝织物。《汉书·高帝纪》八年:“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紵、罽。”注:“绮,文缯也,即今之细绫也。”貂:哺乳动物的一属。种类很多,毛皮黄黑色或带紫色,是很珍贵的衣料,我国东北特产之一。金貂指貂制衣物。这里“绮袖”和“金貂”都是形容古代贵族女子的华美服饰。两句译文:含有麝香的熏香燃烧在珍贵的香炉里,丝罗的衣袖还挽着金色的貂皮
光夺窗前镜,夺:掩盖,超过。
黛玉道:
香粘壁上椒。椒:芳香植物,古时后妃居室多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芳香。译文:“雪夺窗前之镜光,雪黏壁上之椒香。”
斜风仍故故,故故:屡屡、阵阵之意。这里指风吹阵阵
宝玉道:
清梦转聊聊。聊聊:略微;短暂。这里指因天冷而梦境不长。或为“寥寥”之误,稀少的意思两句译文:只因大雪天气,窗外风声阵阵,榻上清梦短浅。
何处梅花笛?指吹奏《梅花落》的笛声。这里用落梅喻飞雪。南唐李煜《清平乐·忆别》:砌下落梅如雪乱,指了一身还满。梅花笛:指笛子。因笛曲有《梅花落》,故名。清·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词:“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宝钗道:
谁家碧玉箫?碧玉箫:指箫截竹制成,以碧玉喻翠竹。引自元代·王冕《竹斋集》·十二:“断云流水孤山路,看得春风几树花。 骑鹤归来城郭是,月明箫管起谁家?” 接续上文,两句译文:雪夜难眠,耳边似曾传来笛箫之声。
鳌愁坤轴陷,鳌:传说中的大龟。《列子》有巨鳌背负大山的传说。坤轴:即地轴,这里范指大地。古代传说以昆仑山为地轴。见《河图括地象》。又“地不周载”,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亦鳌所以发愁。参见《缘起诗》注。译文:巨鳌因恐雪压大地塌陷而发愁。
李纨笑道:“我替你们看热酒去罢。”宝钗命宝琴续联,只见湘云站起来道:
龙斗阵云销。阵云销:阵云消散,表示龙战已毕。宋代张元《咏雪》诗:“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龙斗时云集,斗罢云消。《后汉书·光武帝纪》:“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两句或隐写末世白地景象。译文:比喻大雪纷飞就像玉龙战罢鳞片纷飞的景象。
野岸回孤棹,野岸:野外水流的涯岸。 南朝·梁·何逊 《慈姥矶》诗:“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唐·杜甫《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野岸溪几曲,松蹊穿翠阴。”孤棹(gū zhào 孤櫂),亦作“孤棹”。独桨。借指孤舟。唐·长孙佐辅 《杭州秋日别故友》诗:“独随孤櫂去,何处更同衾。”宋·徐铉 《送黄秀才姑熟辟命》诗:“水云孤棹去,风雨暮春寒。”明·姚潜 《叶南屏田梅岑携樽过访同家舒恭侄赋》诗:“孤棹愁中去,清歌醉后听。”回孤棹指孤舟返回。以棹写雪,参见《结诗社帖》“棹雪”注。《棹雪》是宋朝著名文学家叶茵的代表作品之一。
宝琴也站起道:
吟鞭指灞桥。典用南宋尤袤《全唐诗话》:〔唐昭宗时〕相国郑綮(qìng)善诗。或曰:“相国近为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何得之?”因作诗而用“ 吟”。灞桥在长安东。译文:谓雪中行吟,诗思益增。
赐裘怜抚戍,赐:一般指皇上奖赏。抚戍(fǔ shù ):指驻防巡守的兵士。
湘云那里肯让人,且别人也不如他敏捷,都看他扬眉挺身的说道:
加絮念征徭。《唐诗纪事·开元宫人》:“开元中,赐边军纩衣(棉衣),制于宫中。有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曰:‘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兵士以诗白帅,帅进呈。玄宗以诗遍示宫中曰:‘作者勿隐,不汝罪也。’有一宫人自言万死。上深闵之,遂以嫁得诗者,谓曰,‘吾与汝结今生缘。’边人感泣
坳垤审夷险,坳(wā;aò):地低洼处;山间平地。垤(dié)小土堆。审:详察。夷:平坦;平安。险:大雪铺平了洼坑和高坎儿,走路时需要细察路面的高低不平两句意谓皇帝怜恤将士雪中辛勤抚边戍守而赐棉衣,制衣的人同情服兵役者寒冷而在衣中多加棉絮。
宝钗连声赞好,也便联道:
枝柯怕动摇。柯,树枝。意谓覆雪之地须察高低不平,担心树枝动摇掉下雪来。
皑皑轻趁步,皑皑:白,多形容雪,如白雪皑皑。趁步:信步;漫步。语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堤上柳,未藏鸦,寻芳趁步到山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一个高兴,趁步登楼。”两句译文:因为担心树枝上的积雪受到震动而跌落,所以走路还需轻手轻脚。
黛玉忙联道:
翦翦舞随腰。翦翦,犹簇簇,风尖细之状。唐·沉亚之《闽城开新池记》:“辛蒲翦翦,扇荷擎擎”唐·杜牧《感怀诗》:“苍然太行路,翦翦还榛莽。”宋·姜夔(kui)《浣溪沙》词:“翦翦寒花小更垂,阿琼愁里弄妆迟。”古人常用“回风舞雪”形容舞姿优美,这里反用其意,用舞腰来形容雪花的飞旋之美,十分生动。取自晚唐·李商隐《歌舞》诗:“回雪舞轻腰”。 此处以“风回雪舞”喻女子步态柔美,(见《警幻仙姑赋》注)。意思是说飘落的簇簇雪花随风盘旋,像舞女轻盈旋转的腰肢一般。
煮芋成新赏,宋·苏轼《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绝无此味也》诗“香似龙涏仍酽白(纯白)”句,这里是用玉糁羹的“酽白”,以喻雪色之白。这是苏东坡赞其幼子苏过以山芋作玉糁羹。“煮芋”原非用来比喻雪,这里是借用,古云“新赏”
一面说,一面推宝玉,命他联。宝玉正看宝钗、宝琴、黛玉三人共战湘云,十分有趣,那里还顾得联诗,今见黛玉推他,方联道:
撒盐是旧谣。意谓将下雪比作撒盐早已经成了旧事。撒盐和柳絮的故事即王凝之妻谢道韫幼时的一个小故事,见《世说新语·言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以?”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苇蓑犹泊钓,用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意 注:这两句程高本改为“苦茗成新赏,孤松订久要。”用《论语·宪问》语,赞孤松为岁寒之友,有道学气,不合人物性格。
湘云笑道:“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一面只听宝琴联道:
林斧不闻樵。“不闻樵”戚序本作“乍停樵”,“乍”字不妥;程高本作“或闻樵”,更误。雪中岂能“闻樵”?且大观园哪里真会有人打柴? 译文:长着芦苇的水中犹有蓑衣人泊舟垂钓,林间已不闻樵夫的斧声。书中说芦雪广可“垂钓”,宝玉“披蓑带笠”,人称“渔翁”。上句正用其意写雪,又是即景,且渔与樵对仗,
伏象千峰凸,象色白,故为喻;指山峰积雪如伏卧的白象
湘云忙联道:
盘蛇一径遥。雪覆大地,足印使小径曲曲弯弯的痕迹更显。指雪地小路似盘曲的长蛇意即“千峰凸起如象状,一径遥遥似蛇盘”。这两句取自唐代·韩愈《咏雪赠张籍》诗:“岸类长蛇揽,陵犹巨象豗”豗(hui,撞击的意思,这里指大象打架)。
花缘经冷结,花,指雪花。缘,因为。译文:雪花是因天冷才结聚而成古人将雪花称作“六出花”。《韩诗外传》中有云,“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古人对世间万物观察细致,却不知所以然。清赵翼《戏作》诗,“凝寒所成固其理,何以片片六出俱?”。古人以阴阳只说来解释,说六属阴,五属阳,所以雪花六出而春花五出。雪花何以六出,现代科学的解释是,由于水分子自身的结构,常规类型的冰晶是水分子堆叠形成的六边形晶格,所以雪花大多数是六瓣。
宝钗与众人又忙赞好。探春又联道:
色岂畏霜凋。色,指雪色。译文:洁白的颜色哪里会因怕霜冻而消褪
深院惊寒雀,注:大雪雀饥,噪声如惊。疑取自南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中用雪光代替明月。
湘云正渴了,忙忙的吃茶,已被岫烟道:
空山泣老鸮。老鸮:即鸱鸮(chī xiāo),也就是猫头鹰,叫声凄厉。意谓雪光照得夜色如同白昼,怕光的鸱鸮因不能捕食而哀泣
阶墀随上下,墀(chí),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
湘云忙丢了茶杯,忙联道:
池水任浮漂。浮漂:漂在水面上随水流动;亦指流散。现四川一带仍沿用这词。 三国·魏·曹操《碣石篇》之三:“流澌浮漂,舟船行难。”这里暗指“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两句译文:雪花铺满阶墀上下,落在水中的也随着没有结冰的池水任意漂浮。
照耀临清晓,清晓:清晨;天刚亮的时候。唐·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诗:“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 岘。”(岘xiàn,小而高的山岭)宋·欧阳修《渔家傲》词之七:“人语悄,那堪夜雨催清晓。”
黛玉联道:
缤纷入永宵。缤纷:一般是用来作为美丽和美好的代名词,也可以用来形容落叶落花,这里指雪花纷飞。永宵:长夜,冬季夜长。注:两句主语都是雪。。
诚忘三尺冷,三尺,剑。语出《汉书·高帝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借以说将士与戍守事,雪里刀剑随身,尤觉寒冷。指忠诚之心使人(戍边将士)忘却了(大雪)寒冷
湘云忙笑联道:
瑞释九重焦。瑞释九重代指皇帝。九重,出自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清皇宫享有“君门九重”的特权!此句是称颂功德。焦,焦虑。指皇帝因瑞雪能兆丰年而解除了焦虑。
僵卧谁相问,用“袁安卧雪”的故事袁安卧雪的故事,在古代极有影响,成为传统文学和绘画广为引用的典故和题材。袁安困雪:《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载,有一年冬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一连下了十余天,地上积雪有一丈多厚,封路堵门。洛阳令到州里巡视灾情,访贫问苦,雪中送炭。见家家户户都扫雪开路,出门谋食。来到袁安家门口,大雪封门,无路可通,洛阳令以为袁安已经冻馁而死,便命人凿冰除雪,破门而入,但见袁安偃卧在床,奄奄一息。洛阳令扶起袁安,问他为什么不出门乞食,袁安答道:“大雪天人人皆又饿又冻,我不应该再去干扰别人!”洛阳令嘉许他的品德,举他为孝廉。并又在汉章帝的建初年间出任河南尹,在职十年,政尚慈爱,被朝廷誉为"孙宝行秋霜之诛,袁安留冬日之爱",并且自此扶摇直上,成为了汉室的社稷之臣。谢安以一扇赠行,袁宏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古有“卧雪情操,扬风惠政”之赞。宋代的袁粲为刘僧敬所害,其子以身卫父,粲以“我不失为忠臣,汝不失为孝子”赞之,称谓“忠臣孝子”。指高士生活清贫但有操守。晋陶潜《咏贫士七首》之五:“袁安困积雪,貌然不可干。”
宝琴也忙笑联道:
狂游客喜招。这句说踏雪狂游之客欣喜有人招待饮酒驱寒。唐时,王元宝每逢大雪就叫仆人从巷口到家门,扫雪开路,招客饮宴,名曰“暖寒会”。见王仁裕《开元遗事》。
天机断缟带,天机,传说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缟(gao)带,指白色的丝带,用以比喻雪或河流。把这句和“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加絮念征徭”、“自是霜娥偏爱冷”、“相对原宜惜寸阴”等联系起来,可以推测:湘云曾经有过一段恩爱美满的夫妇生活,但夫君因战事戍边为终生苦役,湘云亦曾有寄衣、“加絮”之类,以寄对夫君的“念”、“怜”;然终与牛、女“双星”一般,似隔天河,永不相聚,直至“白首”,相守终生
湘云又忙道:
海市失鲛绡。海市,海市蜃楼,海中幻境。鲛绡:这里鲛绡通鲛绢指贮泪之物.中国古代传说,在南海外有一种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说中的美人鱼。他们像鱼一样在大海中生活。鲛人善织一种薄的丝绸,做鲛绢,更为特别的是,鲛人在悲伤哭泣时,滚落的眼泪是美丽的珍珠,而且珍珠的圆润与否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圆之夜珠亦圆,月缺之夜珠亦缺。故此种珍珠称为“水仙的眼泪”。有许孔璋浮山赋云:“远山奔涌鲸涛,轻雾悬挂鲛绢。”书中黛玉之《题帕三绝》“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也是参考此典故。用天上落下的缟带、海市移来的鲛绡喻雪的洁白美好
林黛玉不容他出因为前面只说了一句,接着便道:
寂寞对台榭,台榭,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为台榭。春秋至汉代的六七百年间,台榭是宫室、宗庙中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防潮和防御的功能。最初的台榭是在夯土台上建造的有柱无壁、规模不大的敞厅,供眺望、宴饮、行射之用。或有隐意。第七十九回脂评说,原稿后半部有宝玉“对境悼颦儿”情节,并谓书中所写“轩窗寂寞,屏帐翛然”,先为其“作引”。“对”程高本作“封”,主语就不是指人了,与对句不相称。
湘云忙联道:
清贫怀箪瓢。箪指盛饭用的圆形竹器。怀念在风陋巷中过着“一箪(dan)(音单,盛饭的圆竹器)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的人。典出《论语·雍也》。这里只借取其常用义。从脂评说宝玉后来过“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生活看,或所说“怀”人,隐指黛玉死后宝玉情愿出家过清贫生活。译文:穷苦之士由于大雪封门饮食无着,连“箪食瓢饮”的生活也怀念起来了
宝琴也不容情,也忙道:
烹茶冰渐沸,渐,迟,很慢。冰雪之水,因此难沸。
湘云见这般,自为得趣,又是笑,又忙联道:
煮酒叶难烧。因雪柴叶沾湿,所以烧不着。“冰”程高本作“水”。两句指以湿叶为柴用冰水煮茶的贫苦生活。
黛玉也笑道:
没帚山僧扫,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意即山僧扫没帚之雪。用“江边扫雪夕阳僧”诗意。疑为取自唐·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宝琴也笑道:
埋琴稚子挑。这里的稚子指胄子;贵族后代。《史记·五帝本纪》:“舜曰:‘然,以 夔 为典乐,教稺子。’”裴駰 集解引 郑玄曰:“国子也。”按,《书·舜典》作“胄子”,稺、胄声相近。雪中埋琴,出处不详。这两句疑暗指宝玉因黛玉泪逝出家后的生活。
湘云笑的弯了腰,忙念了一句,众人问:“到底说的什么?”湘云喊道:
石楼闲睡鹤,闲睡鹤,雪夜鹤闲已睡。译文:在石楼里面,有一只悠闲地睡着的鹤。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具有很高的德性,故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达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结合“寒塘渡鹤影”暗指湘云最后结局。
黛玉笑的握着胸口,高声嚷道:
锦罽暖亲猫。锦罽[jì],锦毯。这句说,天冷,猫贴着毯子以取暖。黛玉戏语作诗,所以“笑得握着胸口”。此两句见宝玉《冬夜即事》“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鷞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唯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奴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宝琴也忙笑道:
月窟翻银浪,月窟指月光,银浪喻月光。翻,倾。宋代陈与义《咏月》诗:“玉盘忽征露,银浪泻千顷。”这里转而形容雪如月光倾泻大地。以月光普照暗喻白雪遍地“月窟”见林黛玉《咏白海棠》“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湘云忙联道:
霞城隐赤标。霞城,常指碧霞城仙境,与“赤标”并用则指赤城山,在浙江天台县北,“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城墙)”。见《会稽记》。晋代孙绰《天台赋》:“赤城霞起而建标。”赤标,谓赤色高峰望之可作标识。隐,指隐没于雪中。隐没赤标(赤城山的高峰)形容积雪深厚
黛玉忙笑道:
沁梅香可嚼,典出《花史》:宋时,“铁脚道人常爱赤脚走雪中,兴发则朗诵《南华·秋水篇》,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入肺俯。’”
宝钗笑称好,也忙联道:
淋竹醉堪调。意谓醉闻雪压竹之声,正好弹琴。用宋代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意:“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文中亦言“醉”酒。两句译文:雪落梅花入口沁香;雪压翠竹声比琴音。
宝琴也忙道:
或湿鸳鸯带, 鸳鸯带即鸳鸯钿带。 唐·徐彦伯《拟古》诗之三:“赠君鸳鸯带,因以鷫鸘裘。”(鹔鹴(sù shuāng):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鸟。鹔,鹔鷞也。五方神鸟也。东方发明,南方焦明,西方鹔鷞,北方幽昌,中央凤皇。——《说文》相传为 汉 司马相如 所著的裘衣。有鷫鸘鸟的皮制成。一说,用鷫鸘飞鼠之皮制成。)
湘云忙联道:
时凝翡翠翘。翡翠翘,古代贵族妇女头上的首饰。有“尘拥妆台翡翠翘,琼花开尽玉魂销”之意或、时,都是“有的”的意思。主语都是雪。形容雪后古代女子钗环服饰皆有湿意。
黛玉又忙道:
无风仍脉脉,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此句省去视觉、听觉,靠意念咏雪,运用了通感手法。(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宝琴又忙笑联道:
不雨亦潇潇。潇潇:指下雨时萧索的感觉。由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这两句译为:没有风仍然别有情致,没有雨也依旧萧条瑟瑟。着重写人的心境凄凉,所见的景色也变得萧条。脉脉和潇潇都是风雨潇洒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雪之纷纷扬扬。
湘云伏着已笑软了。众人看他三人对抢,也都不顾作诗,看着也只是笑。黛玉还推他往下联,又道:“你也有才尽之时。我听听还有什么舌根嚼了!”湘云只伏在宝钗怀里,笑个不住。宝钗推他起来道:“你有本事,把‘二萧’的韵全用完了,我才伏你。”湘云起身笑道:“我也不是作诗,竟是抢命呢。”众人笑道:“倒是你说罢。”探春早已料定没有自己联的了,便早写出来,因说:“还没收住呢。”李纨听了,接过来便联了一句道:
欲志今朝乐,志,记载。
李绮收了一句道:
凭诗祝舜尧。舜尧,唐尧、虞舜,传说中古代的贤君。两句译文:若想记载今朝之乐,还需要用诗来歌颂这盛平之世。
芦雪广联句是大观园中的盛事之一。在这次联句中,最活跃的人物是湘云、黛玉和宝琴,联到后面竟不顾联句的规矩,你一句我一句地抢作起来,显得十分有趣。联句诗多为游戏取乐而作,参加者争强斗胜,力求压倒对方,所以极事铺张,堆砌词藻,合起来极难形成一首好诗。这里当然是作者一个人作的,照顾到联句诗的上述特点,就不能写得很精彩,否则就失真了。这首联句的特点是充满了富贵享乐的情绪,绝少颓丧的情调。其中还有若干“颂圣”的句子,如“年稔府粮饶”、“赐裘怜抚戍”、“瑞释九重焦”、“凭诗祝舜尧”之类,简直就等于说感谢皇上赐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生活了。这是作者为避开“伤时骂世”的嫌疑,作的“称功颂德”的表面文章。同时,写这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渲染“极盛”,也是为了反衬将来的“极衰”,也就是秦可卿说的那句“登高必跌重”,反差越大,越能震撼人心。
(本文由落笔升蝶整理,部分借鉴前人注解,在此不一一说明,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1季冬:农历十二月,冬季最末一个月,包含小寒、大寒两个节气。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唐·杜甫《小至》
岸边已有暖意,等到腊月柳叶便可舒展。山中尚存寒气,迎着北风梅花就要开放。这两句诗极有趣味。柳是春天之物,梅是冬天之物。因冬天比较温暖,所以才会出现诗中描写的现象——柳欲舒叶、梅欲吐蕊。然而,柳叶将舒未舒,梅花欲放未放,一个将字,一个欲字,使人犹见两者谁先孰后争执不下之状,竟让人也难以判断此刻究竟是春天,还是冬天了。
衡茅林麓下,春气已微茫。
宋·林逋《山村冬暮》
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暮冬时节,坐落在林边山脚下的小山村里,已经可以微略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那雪后的翠竹还泛着微微的寒气,轻风吹拂着已凋残的梅花,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山村的冬暮本是缺乏生命力的,而诗人笔下的山村冬暮却充满了勃勃生机。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宋·沈括《延州诗》
二郎山下纷纷扬扬飘着雪花,人们效仿边塞地区的习俗住在盘旋直立的帐篷里。虽然积雪已渐化尽但冬天的寒气尚未退尽,看那帐篷中吐出的黑色煤烟仿佛洛阳街上的尘土一样多。诗句描绘陕北延安冬末的景色。积雪虽已化尽,但冬寒尚存人间,故人们尚需生煤火炉取暖,正是北方气候的特点。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其一
阳光融尽了最后一抹残雪,晶莹的雪水也不再顺着屋檐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了,春天伴着纤嫩的小草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人间。诗人抓住典型事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回的景象。描写生动传神,诗人喜悦之情荡漾其间,也给读者带来了温馨和甜美。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宋·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
正要叫这大雪尽情地飘落,落尽透骨的冬寒。为的是不妨碍桃李享受自己美好的年华。两句诗寓意深刻。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不管残冬多么寒冷,它终不能妨碍春的到来,桃李依旧要开放,要芬芳。这是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淡天如水雾如尘,残雪和霜冻瓦鳞。
宋·范成大《宿东寺二首》其一
淡淡的天空如水一样雾气迷濛,屋顶上残雪和积霜冻结在鳞片似的瓦上。诗句写江南冬景。上句写残冬初春之交水蒸气升腾的景象。次句的“冻瓦鳞”把本来就屋瓦鳞次的房顶又涂上了一层斑驳陆离的银光。诗句极其简炼地将水、雾、雪、霜连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凄情萧瑟的江南残冬图,衬托出诗人客旅他乡的'孤寂愁怅的心境,更给人以凄楚之感。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2仲冬:也称中冬,农历十一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
严风截人耳,素雪坠地凝。林上飞霜起,波中自生冰。
晋·傅玄《诗》
凛冽的寒风可刮落人的耳朵,纷纷扬扬的白雪一落到地面便凝结住了。树枝上的积霜在北风中频频飞起,水中也已生成厚厚的冰层。诗句写深冬的严寒景象。诗人列举最能体现寒冬气象的风、雪、霜、冰四物,加以渲染,便描绘出一幅令人生畏的冰天雪地图。首句截人耳最为夸饰,北风尖利似刀,简直可以割截人耳。
零雪霏霏集宇,悲风徘徊人襟。
晋·陆机《上留田行》
飘零的雪花飞飞扬扬地洒落在屋顶上,凄厉的寒风打着旋儿吹进人的衣襟。诗句描绘了寒冬里雪花纷飞、冷风刺骨的萧杀景象,反映了诗人凄苦悲凉的心境。诗人拟人化的“徘徊入襟”,形象地表现出狂风回旋的景象,首句霏霏写出飞雪之密集。
冬日凄惨,玄云避天。素冰弥泽,白雪依山。
晋·包播《诗》
冬天的太阳凄暗惨淡,黑云避开了天宇,紧紧笼罩着大地。素冰充满了水泽,白雪依附着群山。诗句描写了仲冬季节的苍白景象。前两句写仰望寒空,日色晦暗。后两句远眺山泽,满目冰雪。涂满天宇山泽的冷色使人更加畏惧冬季的凄惨。“避天”为夸饰彤云密布、紧压山河的严冬景象,极有气势。
仲冬寒气严,霜风折细柳。
梁·萧衍《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
仲冬季节,寒气逼人。凛冽的朔风吹折了细长的柳枝。诗句描写的是仲冬时节,冷气刺骨,霜风呼啸的景象。诗句紧紧围绕一个“寒”字,先写寒凉的空气,后写寒冷的冬风。“折细柳”突出寒风的猛烈、疯狂,使人对无形的寒风有了具体的感受。诗句运用凄寒的冬景申诉自己无力实现孔子的遗训。
霜风有恨号平楚,寒日无光下远岑。
元·安熙《仲冬初吉归途即事》
挟霜带雪的寒风似乎有诉不尽的怨恨,在远处平林间怒号。寒冷凄残的斜阳暗淡无光,从遥远的山峰后慢慢地沉落了下去。这两句诗描写仲冬傍晚日落时的景色。诗中着力渲染了冬天的寒冷和萧索,风是“霜风”,日是“寒日”,都透着一股逼人的凉气。作者又以拟人的手法,把“风”拟人化,那风的响声似乎是“有恨”,因此才这般号鸣,更增添了冬天的凄惨。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3孟冬:农历十月,在24个节气中的立冬、小雪两个节气。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初冬寒气已至,北风呼啸,令人感到凄惨战栗。诗句以夸张的笔触状写初冬十月的凄冷景象。初冬远不至于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凄冷寒冻,然而对于心境极其孤寂的人来说,完全可能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产生惨栗的效果,这是艺术上的夸张。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明月皎月光》
看那北斗七星中的玉衡三星所指的方向,知道时节已进入孟冬。天空寒星闪烁,格外分明。诗句状写初冬时的景象。以写众星位置的推移来点明季节的变换。诗句较为含蓄,耐人寻味。
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
齐·谢朓《冬日晚郡事隙诗》
满池荷花象遭到风雨袭击一样凋零衰谢,而那绿荫遮窗的翠竹也像鸟的羽毛一样枯焦无光泽。诗句写作者闲暇坐观卉木时眼中所见的萧条、冷落的初冬景象。冬日之荷必然会凋残,竹木自然也要枯蔫。作者之所以描写如此之残景,正反映了他心境之无绪。
季月寒气重,滋兰错无芳。
梁·江淹《就谢主簿宿诗》
孟冬寒气刺骨,培植的兰花杂乱无章,没有芳香。诗句写出了孟冬时节寒气逼人的气氛。下句“错无芳”三字不仅写出了兰花无人照料,杂乱而生,没有清香的萧瑟景象,而且将冷气逼人的数九寒冬用具体形象渲染了出来,使“寒”可见可感了。
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昔日凌波挺立的荷花,现在已经枯衰,枯败的荷茎再也不能举起那似伞的碧绿荷叶来遮挡风雨了。后凋的几株残菊,虽花叶全无,但尚有那挺拔的枝干傲霜凌寒。诗句描绘秋末冬初的景色。作者写荷、菊的凋零,侧重于荷叶、菊枝的对比,观察细致,形容绝妙。“傲霜枝”,写菊虽衰残,犹存风骨,有赞美之意。
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
宋·陈与义《居夷行》
洞庭湖畔残留的落叶更加稀少,秋风绕林的飒飒之声已经没有了。黄帝从前在这里演奏的咸池之乐再也听不到了,川原上只留下一片明亮的日光。诗句写洞庭湖畔冬初叶落水明的景色。诗人不仅直写眼前景物用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担忧,而且还引用历史典故,说明此地确不景气。
幸自寒林俱淡笔,却将浓墨点栖乌。
宋·杨万里《晚风寒林》
本来寒林都是用淡笔描绘的,却用浓墨点上了几只栖落的乌鸦。作者从绘画的角度描写了初冬的风光。冬天,树叶凋零,树林灰朦朦一片,如果有几只乌鸦落在上面,一定会显得很黑。再加上作者的艺术处理,浓淡对比分明,便将乌鸦的形象突出在读者面前。
叶空树影疏,秋杪禽声杀。
清·蒲松龄《冬初过石隐园即景》
冬日来临,树木枝空叶尽,地上的树影也显得稀稀疏疏。秋日已过,疾飞的飞禽,鸣叫声也变得萧杀、凄凉起来。这两句诗描写初冬时节满目肃杀、荒凉的景色。诗句运用白描手法,空、疏、秋、杀等字都带有凄寒之气,含悲苦之意,表现出初冬的冷漠和孤寂。诗虽短小,却传神地表达出初冬之内涵。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41、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2、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3、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4、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5、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6、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7、相思一夜梅花发。
8、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9、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10、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11、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12、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13、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1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5、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16、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1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18、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19、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20、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21、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22、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23、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24、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25、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
26、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27、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
28、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29、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3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31、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32、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33、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34、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35、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36、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37、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38、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39、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40、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51)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唐·李咸用《大雪歌》
2)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明·徐渭《梨花》
3)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4)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5)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6)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唐·元稹《南秦雪》
7)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8)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9)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10)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11)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12)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13)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14) 雾凇杭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5) 岂若天庭瑞 ,轻雪带风斜。
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61.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1、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12、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1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
14.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15.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6.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7.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9.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2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21.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2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2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2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26.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7.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8.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29.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30.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31.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2.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33.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当年我去戍边时,杨柳枝嫩随风摇曳;如今我回家乡来,大雪纷纷漫天飘飞。诗句描写了戍卒出征与凯旋时的情景。诗人融多种表现手法为一炉。对偶的运用造成错落有致、整齐中富有变化的结构。时间、行动、景物以及哀情乐景的对比,突出了境象的立体感。叠字的运用增强音乐节奏感。这不仅创造了诗句的形式美、韵律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增强了细微曲折之情的传达。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
晋·陆机《苦寒行》
山岩背阴处的积雪尚未融化,被风一吹,纷纷向上飞扬。寒风掠过树梢,发出凄厉的鸣声。诗句描写冬季朔风呼啸、积雪纷飞的景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风声生于树梢,甚合事理,但又为一般人所疏忽。两句诗还运用了互文手法。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晋·陶渊明《答庞参军》
过去我们话别时,正是黄莺鸟开始鸣叫的春天;如今相遇时,已是雪花飘飞的冬天了。诗句描写与故友庞参军分手与相遇时的不同景色。诗人不是抽象地陈说时序的变化,而是通过描绘当时的季节特征来表现分手与相遇的时间概念。诗句形象含蓄,感情真挚。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隋·虞世基《出塞二首》其二
大雪纷飞使天山的道路昏味不明,千里寒冰堵塞了交河的源头。笼罩在浓雾中的烽火暗然无色,结满霜花的大旗冻僵不能翻飞。这是描写塞外寒冬的景象。诗人择取了最能表现冬季特征的雪、冰、雾、霜四物,并将它们放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来描写,真切传神地突现出塞外冬天的寒冷、寂寥和戍边生活的艰苦。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唐·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因天气寒冷,渔船在码头边的河道中都冻住了,猎人们在阴冷的原野上点燃了熊熊的篝火。只有在悠悠白云的深处,时断时续地传来钟鸣声和猿猴夜间的啼叫声。夜,静极了。阴森、寒冷的环境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
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其四
马厩里的马骨瘦如柴,无力驮人外出。邻居家的鸡冻得不能司晨报晓。两句诗通过对马和鸡的描写,从侧面渲染了严冬季节寒冷透骨的天气。诗人展开想象,施以拟人化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描摹景物,十分生动形象。
风衔松竹怒咆哮,鸟泣冰霜裂冻巢。
清·陈璧《言怀》
狂风摇撼着松枝竹干愤怒地咆哮着,小鸟在伤心地啼泣,它那本来就很寒冷的窝巢已被冰霜冻裂了。诗句写冬景。狂风、冰霜使得松竹失去抵挡的能力,使得孤苦伶仃的小鸟无家可归。诗中的“衔”字与“泣”字非常形象,把冬季里寒风和啼鸟的独特状态传神地表现出来。
关于冬天的风景诗句有什么意思是什么
1.形容冬天的风景的句子
1、雪发了疯似的施展着浑身的解数,铺天盖地地落下来,将大地冻得颤抖了起来。刺骨的寒风在耳畔狂笑。行人在猖狂的笑声中缩着脖子,艰难地挪到脚步,嘴里不住地埋怨老天爷的“冷酷无情”。
2、下雪的时候,一片片雪花从天上落下来,一会儿,山头白了,房子白了,窗外的一切都白了。雪花落在我们的手心上,正想看清楚它是什么形状,他它却化成了一滴水,真是“洁白无瑕,晶莹剔透”。
3、冬季我最想看的是树挂,有的像鹿角,有的像珊瑚,有的像盛开的桃花。为了迎接雾凇冰雪节的到来,大家开心地挂灯笼,刻冰雕。有的刻龙船,有的刻灯塔,有的刻迷你迷人的“东方明珠”,还有的刻巍峨壮丽的“灵霄宝殿”,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有些人还自找“霉头”,使劲摇树,让树挂往自己身上掉,如果树上雪多,差不多把那个人“活埋”了。
4、初冬的早晨是美丽的。一层薄薄的雾在空中轻盈地飘荡着。行人的欢声笑语,汽车“嘀嘀”的喇叭声交织在这一片朦胧之中。这一切,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当并不太耀眼的阳光照射到山顶上的时候,雾气便像幕布一样徐徐拉开了,大地渐渐显现在冬日的温暖中。
5、其实冬天也和夏天一样,也是一个善变的季节。早晨还有一丝斜斜的阳光,渐渐地,天空中便会飘起闪着银光的雪花。开始时,雪花依稀可数,隐约难觅,仿佛天上有位神人,漫不经心地撒落了几个细碎的小雪粒。慢慢的,雪粒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飘飘、慢悠悠地往下落,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天女撒下的玉叶、银花。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6、雪渐渐地停了,房屋。树木都笼罩在一片雪白之中,万里江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脚踩在地上,时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身后总会留下一串串美丽的脚印。风儿轻轻地吹过,停留在树枝上的白雪便“簌簌”地往下落,玉屑似的雪末儿在风中舞蹈。
7、冬天的美景毕竟是说不完的,因为它实在太美,太美,我爱冬天里的一切。冬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于别的季节的,所有的气息里都透着一股冬天特有的香甜。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这个可爱的季节,其实冬天也是个温暖的世界。
8、冬,纯洁美丽。它化做雪花,用自己洁白的生躯覆盖在大地上。此时,一切都是银装素裹,一副冰清玉洁的模样。光秃秃的树枝上缀满了朵朵洁白的“梨花”,风一吹,花儿纷纷飘落,好似一只只银白色的蝴蝶在空中偏偏起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不正是赞美冬天的吗?
2.描写冬天美景的诗句有哪些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咏雪 傅察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唐·高骈《对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李白《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柄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尽, 万径人踪来.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王安石 作品: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7.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8.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1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8.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杜甫《阁夜》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王维《老将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古从军行》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白居易《长恨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卢纶《送李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
3.冬景的诗句意思本文原名为《赠刘景文》,《冬景》为版名。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七绝 原文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最:一作“正”。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派别被称为“苏辛”词派,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
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孝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4.描写冬天风景的诗句冬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冬夜答客》唐鲍溶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 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负冬日》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5.关于冬天的风的诗句1、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酬崔五郎中》唐. 李白
2、冻结南云,寒风朔吹,纷纷六出飞花坠。 ——《踏莎行 咏雪》元. 白朴
3、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悲出塞长。 ——《送孙徵赴云中》唐. 韦应物
5、寒风淅沥,遥天万里,黯淡同云幂幂。 ——《白苎》宋. 紫姑
6、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 ——《子夜歌十八首》唐. 晁采
7、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冬狩》唐. 李世民
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9、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0、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1、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送董元达》宋. 谢逸
12、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早朝贺雪寄陈山人》唐. 白居易
6.有关于冬天的古诗和它的意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注释]1.芙蓉山:地名。
2.苍山:青山。3.白屋:贫家的住所。
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4.犬吠:狗叫。
[简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
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
“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
“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
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
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
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
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
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
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
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
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
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
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
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
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既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
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 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
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
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
7.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冬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冬夜答客》唐鲍溶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负冬日》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8.描写冬天的风景优美的句子我爱冬天,因为它白雪皑皑,能给我们带来乐趣。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白雪皑皑,冰冻三尺。那纯洁的白雪,都让人忍不住陶醉。大雪如鹅毛,飘飘洒洒地给大地装饰。
站在山尖上,低头俯视着下方的沃野,不由的感慨一番:冬天是洁白的,冬天是美丽的,冬天是上帝派来的一位穿着白衣服的天使。站在山坡上,仰望天空,雪花呈六角形向下飘,飘向大地;飘向田野;飘向我的村庄;飘在我身上,蓦地,我成了一个雪人。雪飘飘扬扬的落在大地上,大地正在构思着春天的图画,小草将会萌发,小花将会绽放,大地将会充满绿色的生机!
寒风“呼呼”地咆哮着,用它那粗大的手指,蛮横地乱抓行人的头发,针一般地刺着行人的肌肤。行人万般无奈,只得将冬衣扣得严严实实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疾步前行。而大路两旁的松柏,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关于长江的凄凉句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带云和天的诗句
1. 关于云和天的诗句
关于云和天的诗句 1. 与云和天两字相关的古诗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官池春雁二首》杜甫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有所思》杨炯
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李乂
此时朝野欢无算,此岁云天乐未穷。
《寄天台司马道士》沈如筠
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泛永嘉江日暮回舟》张子容
无云天欲暮,轻鹢大江清
《过碛》岑参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送费秀才归衡州》钱起
云天有飞翼,方寸伫瑶华。
《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钱起
云天南望羡飞禽……秦楚眼看成绝国,相思一寄白头吟。
《刘方平壁画山》皇甫冉
青峰之外,何处云天。
2. 有关云和的诗句有哪些
岭上云 唐白居易 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
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夏云 唐曹松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唐陈师穆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
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
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
赋得云生栋梁间 唐陈希烈 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下帘山足暗,开户日添光。
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唐崔何 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
渐向群木尽,残飞更氤氲。 云 唐崔涂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闲共鹤忘机。
无端却向阳台畔,长送襄王暮雨归。 春云 唐邓倚 摇曳自西东,依林又逐风。
势移青道里,影泛绿波中。 夕霁方明日,朝阳复蔽空。
度关随去马,出塞引归鸿。 色任寒暄变,光将远近同。
为霖如见用,还得助成功。 咏云 唐董思恭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
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 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
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 云 唐杜甫 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
终年常起峡,每夜必通林。 收获辞霜渚,分明在夕岑。
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 云 唐杜牧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云 唐杜牧 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
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 孤云 唐贯休 将比鹭鸶还恐屈,始思残雪不如多。 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
云 唐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云 唐韩琮 深惹离情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 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
莫向隙窗笼夜月,好来仙洞湿行衣。 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白云向空尽 唐焦郁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
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
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中。倘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
南池杂咏五首·溪云 唐皎然 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
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 云 唐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云 唐李峤 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
锦文触石来,盖影凌天发。 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
会入大风歌,从龙赴圆阙。 云 唐李峤 英英大梁国,郁郁秘书台。
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 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
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 齐梁晴云 唐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
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 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
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 咏云 唐李商隐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
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 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
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山出云 唐李绅 杳霭祥云起,飘飏翠岭新。
萦峰开石秀,吐叶间松春。 林静翻空少,山明度岭频。
回崖时掩鹤,幽涧或随人。 姑射朝凝雪,阳台晚伴神。
悠悠九霄上,应坐玉京宾。 赋得含峰云 唐李世民 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
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 横天结阵影,逐吹起罗文。
非得阳台下,空将惑楚君。 咏云 唐李邕 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
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 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
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春云 唐李中 阴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
无心亦无滞,舒卷在东风。 夏云 唐李中 如峰形状在西郊,未见从龙上泬寥。
多谢好风吹起后,化为甘雨济田苗。 云 唐李中 悠悠离洞壑,冉冉上天津。
捧日终为异,从龙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万山春。
静与霞相近,闲将鹤最亲。 帝乡归莫问,楚殿梦曾频。
白向封中起,碧从诗里新。 冷容横钓浦,轻缕绊蟾轮。
不滞浓还淡,无心卷复伸。 非烟聊拟议,干吕在逡巡。
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 观云篇 唐刘禹锡 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
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
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山出云 唐陆畅 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
望树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张盖影,依涧布鱼鳞。
高似从龙处,低如触石频。 浓光藏半岫,浅色类飘尘。
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 咏浮云 唐陆凭 虚虚复空空,瞬息天地中。
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 云 唐罗邺 纷纷霭霭遍江湖,得路为霖岂合无。
莫使悠飏只如此,帝乡还更暖苍梧。 浮云 唐罗隐 溶溶曳曳自舒张,不向苍梧即帝乡。
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 春云 唐裴澄 漠漠复溶溶,乘春任所从。
映林初展叶,触石未成峰。 旭日消寒翠,晴烟点净容。
霏微将似灭,深浅又如重。 薄彩临溪散,轻阴带雨浓。
空余负樵者,岭上自相逢。 看云 唐齐己 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
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 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
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片云 唐齐己 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怜形影似吾身。
3. 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和古诗
李商隐 评论
咏云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
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
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
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罗隐 评论
浮云
溶溶曳曳自舒张,不向苍梧即帝乡。
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
张籍 评论
云童行
云童童,白龙之尾垂江中。
今年天旱不作雨,水足墙上有禾黍。
韦庄 评论
春云
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台晚翠浓。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
官辞凤阙频经岁,家住峨嵋第几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
薛奇童 评论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
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戎昱 评论
赠岑郎中
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
四海烟尘犹隔阔,十年魂梦每相随。
虽披云雾逢迎疾,已恨趋风拜德迟。
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
阎朝隐 评论
明月歌
梅花雪白柳叶黄,云雾四起月苍苍。
箭水泠泠刻漏长。
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宋之问 评论
登逍遥楼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杜甫 评论
梅雨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阎朝隐 评论
琴曲歌辞·明月歌
梅花雪白柳叶黄,云雾四起月苍苍,箭水泠泠刻漏长。
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张南史 评论
月
月,月。
暂盈,还缺。
上虚空,生溟渤。
散彩无际,移轮不歇。
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
正看云雾秋卷,莫待关山晓没。
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4. 关于云和天的民间谚语
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 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星星眨眼天要变。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蜘蛛结网天放晴。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重雾三日,必有大雨。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 天上灰布云,下雨定连绵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十雾九晴。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夜星繁,大晴天。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冷得早,暖得早。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棉花云,雨快淋。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云交云,雨淋淋。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东北风,雨太公。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 南风头,北风尾。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昼雾阴,夜雾晴。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瓦块云,晒死人。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一日南风,三日关门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东风下雨,西风晴。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一场春雨一场暖。
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 七月北风及时雨。
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蚂蚁垒窝要下雨。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四季东风四季晴,只怕东风起响声。 东虹日头西虹雨。
云)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5. 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的成语、俗语、诗词、文章片段等
风云变幻 风驰云走
风谲云诡
楚天云雨
云开雾散
《骆驼祥子》
“
地上的热气与凉风搀合起来,夹杂着腥臊的干土,似凉又热;南边的半个天响晴白日,北边的半个天乌云如墨,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一切都惊慌失措。车夫
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的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又一阵风。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与行人,仿佛都被风卷了走,全不见了,
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
云还没铺满了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黑夜了似的。风带着雨星,象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象把
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的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
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
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
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
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6. 有关云和天气的俗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十月小阳春 六月六,彭祖死(下雨) 二月八,大水发 秋老虎 八月秋风渐渐凉,九月添衣裳(南方) 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
----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 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冻。
3、春占冬十日。 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
5、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
6、二八好行船。 7、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
8、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 9、春稻十八难。
10、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11、三月半,寒得勿会 足百 田岸。
12、四月初八太子尿。 13、五月走山 14、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
15、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 16、六月无风台,有雨无路来。
17、六月十九三盘新。 18、六月无善北。
19、六月天,七月火,石磨会焙粿。 20、六七月西风过午变作虎。
21、西北雨落勿会过田岸。 22、西北雨,连落三下哺。
23、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 24、七月厚台风。
25、无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 26、七月半,秋风返一半。
27、八月初关雨门。 28、八月飐,无人知。
29、八月十五,关门闩户。 30、秋西北,半瞑沃。
31、一阵秋雨一阵冷。 32、三日风,三日霜,三日炎日光。
33、十月小阳春。 34、冬无三天雨。
35、十二月南风现报。 36、(十二月)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37、未惊蛰先耳真 雷,四十九日乌。 38、春分豆仔伸。
39、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40、立夏小满,潭窟都满。
41、夏至未过勿会热,冬至未过勿会寒。 42、立秋处暑,热死老鼠。
43、过了处暑,夜冷白天热。 44、白露台,无人知。
45、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46、干冬至,澹年兜;澹冬至,干年兜。
47、大寒小寒,无内自寒。 看云识天气 云是天气变化最明显、最直接的标志,云的形状、数量、移动、颜色、厚度以及出现方位等反映了大气的运动和水分状态。
因此,云的演变能预示未来天气的变化。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更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
但是,如果云体好象细小的鱼鳞,则是卷积云,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近期会刮风或下雨的, 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
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 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是说早晨东南方向有黑云遮日,预示有雨。
因为早晨吹暖湿的东南风,温度较本地空气为高,形成上冷下热,水汽易上升成云,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对流上升,更促使云层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从而可能使天气变为不风即雨的情况。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黄云多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多降阵雨与冰雹。 **"山戴帽,大雨到"。
山戴帽是说气压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顶形成云层。至于是否会降雨,一般要视情况而定,如云逐渐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云逐渐抬升变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见到雾之后来了云,可能低气压要来临,是要下雨的兆头。
反之,如云消雾起,表示低气压已过,晴朗天气即将来临。
7. 关于云和天气的谚语,成语,俗语
云下山,地不干.云绞云,雨淋淋.黑云接驾,不阴就下.云低要雨,云高转晴.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闪雨小,横闪雨大.炸雷雨小,闷雷雨大.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扑地烟,雨连天.水缸穿裙,大雨淋淋.咸物返潮天将雨.柱石脚下潮有雨.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8. 有关云和天气的俗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十月小阳春 六月六,彭祖死(下雨) 二月八,大水发 秋老虎 八月秋风渐渐凉,九月添衣裳(南方) 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
----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 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冻。
3、春占冬十日。 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
5、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
6、二八好行船。 7、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
8、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 9、春稻十八难。
10、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11、三月半,寒得勿会 足百 田岸。
12、四月初八太子尿。 13、五月走山 14、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
15、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 16、六月无风台,有雨无路来。
17、六月十九三盘新。 18、六月无善北。
19、六月天,七月火,石磨会焙粿。 20、六七月西风过午变作虎。
21、西北雨落勿会过田岸。 22、西北雨,连落三下哺。
23、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 24、七月厚台风。
25、无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 26、七月半,秋风返一半。
27、八月初关雨门。 28、八月飐,无人知。
29、八月十五,关门闩户。 30、秋西北,半瞑沃。
31、一阵秋雨一阵冷。 32、三日风,三日霜,三日炎日光。
33、十月小阳春。 34、冬无三天雨。
35、十二月南风现报。 36、(十二月)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37、未惊蛰先耳真 雷,四十九日乌。 38、春分豆仔伸。
39、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40、立夏小满,潭窟都满。
41、夏至未过勿会热,冬至未过勿会寒。 42、立秋处暑,热死老鼠。
43、过了处暑,夜冷白天热。 44、白露台,无人知。
45、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46、干冬至,澹年兜;澹冬至,干年兜。
47、大寒小寒,无内自寒。 看云识天气 云是天气变化最明显、最直接的标志,云的形状、数量、移动、颜色、厚度以及出现方位等反映了大气的运动和水分状态。
因此,云的演变能预示未来天气的变化。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更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
但是,如果云体好象细小的鱼鳞,则是卷积云,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近期会刮风或下雨的, 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
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 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是说早晨东南方向有黑云遮日,预示有雨。
因为早晨吹暖湿的东南风,温度较本地空气为高,形成上冷下热,水汽易上升成云,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对流上升,更促使云层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从而可能使天气变为不风即雨的情况。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黄云多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多降阵雨与冰雹。 **"山戴帽,大雨到"。
山戴帽是说气压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顶形成云层。至于是否会降雨,一般要视情况而定,如云逐渐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云逐渐抬升变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见到雾之后来了云,可能低气压要来临,是要下雨的兆头。
反之,如云消雾起,表示低气压已过,晴朗天气即将来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